张作霖通过此举既施恩于马系,又在未来派系选择上,给唐枭加了一道阻力。
二、对张学良的布局。
若张作霖广收义子(此时已有张学成、张学文等人),会稀释张学良的‘少主’特殊性。
通过让元老收义子,既扩充奉系人马,又不威胁张学良的继承权。
马龙潭时年已六十多岁,其义子身份本质是过渡安排,一旦马去世,张作霖可顺势将马家势力通过唐枭,划归张学良麾下。
三、唐枭救主的特殊背景。
首先是报恩的政治化处理。
唐枭救马龙潭属于私人恩情,若张作霖越俎代庖收为义子,反而显得马龙潭无能报恩。
张作霖选择在‘大帅府家宴’这个半公开场合促成此事,既彰显自己知人善任,又看似让马龙潭的势力扩展(因为第二天唐枭会有封赏)。
这样一来,就堵住了那些说他边缘化结拜大哥的悠悠众口。
再就是身份适配原则。
唐枭若成‘大帅义子’,立即获得与张学良同辈身份,反而难以安置。
而作为马龙潭义子,今后的职位安排便可灵活许多。
说完这些后,陈卫熊一声长叹:“老帅真是鬼才,每一步棋都十分绝妙!可你酒后结拜,真是一步臭棋!”
唐枭苦笑:“那是臭棋嘛,明明是醉棋!”
“你可拉屁倒吧!”
唐枭问他:“你说,马龙潭明明是赶上的家宴,大帅脑子反应就这么快?你是不是想多了?”
“你呀你!”陈卫熊点着他,“他要是没有这两下子,能做大帅?你看看他那些把兄弟,哪一个不是人精,按结拜顺序他是老七,可为什么能成为咱东三省的大帅?”
“有道理!”唐枭起身把棉被裹在了身上,皱着眉把大帅对日本人的态度说了。
陈卫熊叹了口气,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1902年,张作霖带着几百号弟兄,在八角台当地乡绅的联名担保下,经新民知府上报盛京将军批准,被正式收编。
盛京将军增祺给了他个巡防马步游击队管带的职位,相当于营长,这算是他正规军生涯的开端。
虽说当了官,但张作霖的火爆脾气一点没改。
他的部队驻扎在新民府,一天与当地的日本兵起了冲突,张作霖手下有两人被日军打死。
张作霖一听就炸了,直接找上日军军官,要求以命抵命。
日本军官却咬定是‘正当防卫’,只肯赔1000两银子了事,张作霖当时没吭声,拿了银子就走。
回去后,他立刻召集手下,下令道:“你们现在上街,给我打死三个日本兵。”
手下照办,当街打死了三名日军。
没过多久,那个日本军官气急败坏地找上门,逼张作霖严惩凶手。
张作霖冷着脸回了一句:“按你们日本人的规矩,500两银子一条命,这儿是1500两,拿走吧。”
日本军官被噎得说不出话,一时也拿这个土匪出身的军官没办法,只好拿着银子悻悻离开。
事后,日本人向清政府施压,张作霖的部队只好撤出新民府,转到别处驻扎。
“明白了吧,这就是大帅!”陈卫熊叹息道:“马龙潭无官无职,可以由着性子来!可大帅不行,他在日俄战争时就与日本人打交道,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凶狠和贪婪!”
“可想要独霸东三省,就必须要有日本人的支持。”
“民国五年,日本为支持刚刚上台的大帅,就通过朝鲜银行奉天支行给大帅贷款了300万!”
“民国八年,大帅向吉林和黑龙江扩张势力时,日本人在经济和政治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这两次直奉大战,好多军火物资,同样都是日本人拿出来的……”
“明白了吗?”
唐枭听罢,好半晌不语,心里有股火憋得慌。
两个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郭松龄,唐枭说:“我想不明白,郭大哥不错呀,怎么就得了个二分?干爹是不是有什么偏见?”
“老唐啊,信哥的,郭松龄,早早晚晚有一天,必反!”陈卫熊说。
唐枭就是一惊:“不会吧?”
“不会?”陈卫熊冷笑起来,“他那句话已经说得很明显了,‘保帅,未必是正确的’,他是在拉拢你!是想告诉你,有一天他真反了,希望你能帮他,而不是大帅!”
唐枭实际上已经有了这个怀疑,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原因是他接触上奉系,就是从郭松龄开始的,人家对他真不错。
“那……这事儿,我应不应该和大帅说呢?”他问。
“千万不要说!”陈卫熊连忙拦住了他,“你这张嘴呀,太他妈快了!当年要不是你嘴快,红影妹子能赶咱们走嘛!仅凭郭松龄那几句话,能证明什么?反而会让大帅觉得你在里挑外撅!另外,从这次封赏大帅的态度上看,他肯定也有所警觉,所以才会刻意打压他……”
唐枭连连摇头:“抓紧回去吧,这地方待久了,脑仁儿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