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贾诩会面之后,议定了接下来的大致人事安排后,赵基又前往城中西南角的军营。
营内三千虎步兵待命,赵基来时都换上了崭新冬季军装。
冬季军装不再是简单的布衣,去年储备不足,十月份发下的冬装其实与夏装一样,就是一套新缝制的衣服,以示恩宠罢了。
经过一年多的储备和发展,今年冬装格外正规。
除了布帛军服外,还配发了大块皮革与细毡重叠缝合而成的皮大衣,衣领、双袖、衣摆是外翻的虎、豹、熊皮裘。
同时也有长筒牛皮战靴,战靴也是内衬细毡,也都配发裹脚布。
也有鹿皮手套,头盔也配发了虎纹、豹纹配件,增加整体御寒能力。
就连斗篷也是特制,内层是牛皮,外面是一层带绒山羊皮;这也是士兵宿夜时的睡袋。
如果战斗时嫌累赘,可以打捆横背在肩背上。
赵基检阅军队时,这些斗篷折叠成四方背包模样,用牛皮索扎住,仿佛小书包一样背在肩背,同时稍稍上移,保护了士兵的后颈。
穷尽幕府储备,也才凑集了这样完整的八千套皮革冬装。
这种冬装,一名士兵入伍后也就五年一发。
拨发的频率再高一些的话,幕府储备撑不住。
赵基步行检阅,在黑旗第一队里看到了兄长赵坚。
两人目光接触,赵坚挺胸目光直视前方,倒像那么一回事。
赵基对身边的徐晃说:“抽黑旗第一队出列,我要看看他们扎立营帐。”
“喏。”
徐晃拱手,转身走向黑旗第一队的旗兵处,对这里的百人督高声:“出列,扎营!”
“喏!”
这位百人督军阶上尉,横臂在胸前高声应答,当即原地转身对所部一百零六人高呼:“各队出列,择地扎营!”
百人队配属八辆大车,第一队虎步兵先是以什队为单位,将手中矛戟扎堆而立,然后推车上前,在两名队官的指挥下选定扎营的中线。
随后围绕中线,从车上卸载竹木,以这些竹木为骨架,搭建两座长方体骨架。
赵基这时候上前抓起一根备用的多余竹木,见果然是楠竹,就对凑上来的徐晃说:“我还以为是积竹木柲。”
徐晃陪笑:“积竹法一年难成材,成本也是高昂。这些都是京兆尹采收运来的南山大竹,临战时能配合车辆组成竹矛整列用以防马,扎营时也能充当骨架。”
赵基点着头,八辆车也是扎营的建材,两座长方体营房拼成一个更大的长方形百人小营区,八辆车会围在营区外,或摆在风口方向,或摆在临敌方向。
他耐心观看、等待,两座营房骨架捆扎牢固后,就开始覆盖缝合的兽皮或毛毡。
这类兽皮都是不耐用的兔皮或其他杂皮,兽皮主要是做顶防雨,毛毡做壁。
眼前不过是演练扎营,真到扎营时会就地取材,增加营房的舒适性,甚至两座营房合为一座。
面积越大的营房,相对耗材越少,能驻屯的士兵就越多。
不多时营房扎好,两队虎步兵分别涌入,赵基也进入检查。
虎步兵也都解下斗篷铺在地上,分作两排,头顶着头躺在正中的位置。
盾牌、弩具、刀剑之类都放在脚边,贴着帐壁而立,弓弩、箭壶、刀剑都挂在帐壁。
环视一圈,赵基缓缓点着头,这才是他想要的军队。
目前河东先军风气、共识下,军队的待遇很有保障。
谁敢在执行时打折扣,大头兵是敢当场砍人的。
走出营帐,看着两队虎步兵搬武具军械走出营帐并开始拆解营帐,赵基对徐晃感慨说:“可惜时间紧迫,不然全军能尽数列装。”
徐晃压着嘴角笑容:“大司马不必这样说,御寒物资之充盈,实乃末将平生首见。若不能破三郡诸胡,末将当自刎以谢晋阳军民。”
驻屯晋阳的这三千虎步军,会配属给他,此外还有河东骑士、郡北骑士,徐晃是前军都督,麾下有步骑五千余,算上自己的三百部曲健骑,以及专业斥候义从,徐晃本部足有六千步骑。
配属给徐晃的赵云、张辽也会择选精锐出击,每人节制四个营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