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89章 贾诩之虑
第(1/2)页

随后,晋阳城东北角,太原郡府。

赵基抵达时,贾诩引领太原郡吏在大门前迎接。

赵基也不敢托大,一跃下车快步上前,赶在贾诩行礼之前搀扶住:“文和公不必如此。”

“大司马,尊卑礼序不可乱。”

贾诩坚持,赵基只能松手,贾诩引着二十几名郡吏拱手长拜:“拜见大司马。”

“快起。”

赵基以双手搀扶贾诩,贾诩这才起身,侧身展臂指着门内:“大司马,太原籍册已然备好,就等大司马查阅。”

“甚好,有劳文和公。”

赵基也是展臂示意贾诩先行,贾诩又推辞再三,赵基只能在前走路。

其实太原郡的籍册副本前段时间就抄送给了贾逵,赵基连着裴秀一起审阅过,很清楚太原郡此刻的民力、物力储备。

百余虎贲郎已入郡守府,接管各处走廊、门口。

郡府东阁,赵基端坐主位,认真翻看太原籍册,对贾诩说:“太原百业兴复,皆赖文和公。”

“下官不敢居功,若非大司马以大毅力大勇气铲除太原宗贼,太原如何能有这样的盛况?”

贾诩由衷的赞叹,几支王氏宗族一起被铲除,与之联姻的大姓豪强也是尽数完蛋,彻底绝了贾诩的隐患。

太原本就收留了雒中、关中大乱时流亡的技术力量,只是受大姓豪强约束。

干掉这些大姓豪强后,赵基规划指导之下,手工业、农业、牧业一起发展,而匈奴贵族多兼职商业,虽然垄断了部分手工业与牧业之间的货物往来,但也因为他们垄断,所以积极推动商业交流。

别的不说,太原纺织业、皮革制造、冶炼行业壮大的极快,甚至平阳地区造船业也快形成地方支柱。

盐铁方面更是快速增长,河东盐池进行专营并改进技艺后,年增产七倍有余,同时盐价低到了五斗谷物换取一斗盐的地步。

晋阳北部百里处,汾水拐弯处本有一处小盐池。

结果河东的盐顺汾水而上,使得汾水上游所产的粗盐砖只能卖给附近匈奴人用来喂牛喂羊。

贾诩也不清楚河东盐池经过怎样的改造,可产量暴涨的同时质量也是提高,盐粒跟冰雪一样。

他也有或明或暗的眼线,根据信息反馈,盐池就好像铲土一样挖盐,这已经打破了贾诩的常识。

其实边塞各郡并不缺盐,很多地方雨水冲刷、汇流后积聚的水泊就是盐卤池。

虽然含碱量巨大,但依旧是盐,这种泥渣含量大的苦盐,对牧民、边民来说只要不花钱,那就是好盐。

可面对低价、雪白的河东盐,牧民、边民也愿意花钱购买……只要贩运给鲜卑人,最少三倍的利润!

鲜卑人侵占的朔方、河套地区,也有很多盐卤池,较大的盐池也能出产纯度较高的粗盐。

可在塞外,燃料是很宝贵的,制盐技术更是稀缺。

赵基只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改进了盐池的晒盐工序,就在盐池附近开辟出大量阡陌纵横的盐田。

除了特制的雪花细盐需要燃料熬煮外,其他的粗盐,只需要盐田里的官奴铲挖即可。

官奴只要按周期引放盐卤水,沉淀晾晒,等待结晶;挖盐土转移,沉入新盐池,溶解再晾晒,就能产出赵基眼中的粗盐。

这种粗盐,在他眼中就是工业盐、腌咸菜、喂牛羊的;可在贾诩这个层次的人看来,就已经是好盐了。

至于那些盐土、沙盐、苦盐,是赵基眼里的毒物,但在更远处的民众眼中,也是可以食用的。

无非就是自家陶罐里溶解出盐水,烹煮饭菜时取盐水用。

或者就跟牛羊一样,舔一舔盐块,用舌头唾液提纯。

体力工作少的时候,就不吃;有重体力工作时,才会吃盐。

冶炼行业关系军备与各种农具生产,所以恢复、壮大的更快。

到目前为止,各处冶炼坊依旧是制造各类工具为主。

军中器械、铠甲依旧以缴获、重新修缮为主,从一些甲片铭文上找到先秦甲片,也算是常事。

军备器械要集体换装,这是一件大事,小范围换装也没意义。

赵基又没有强烈扩军的需求,所以缝缝补补能凑合就凑合。

所以河东、太原依旧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主,就连明年三辅地区春耕的农具,此刻都已储备完毕。

接下来还是制造、丰富工具体系,恢复到桓灵之际。

赵基看完府库账册,心中安定许多。

就对贾诩说:“平阳、晋阳储备雪车万余台,我军已具备雪地行军的能力。我已安排贾梁道就任西河,总管全军后勤转输。但他终究年轻,我想拜文和公为军师,入西河坐镇中军。”

贾诩闻言,抬手抚须:“大司马欲何时与袁绍决战?”

“我不急,今据有山河形胜之地,急于出关会惹来各方联军。”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画渣又怎样?我靠神笔一路躺赢达官:从公务员开始逆袭加塞就撞,你管这叫驾校教练?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官途纵横盛太太,总裁捧着搓衣板求复婚重生:官场传奇我在异星悠闲求生,女神们馋哭了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重生之鹏程万里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替嫁后,我成了九零首富少奶奶重生东京1986飞升后,我竟成天兵围剿孙悟空?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官场那些事儿退婚后,我成了太子爷的白月光非洲创业实录七指哥修炼十年,出海就是七武海!官路权图:我在翻身路上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万道神皇赘婿青云路在直播间给缘主算卦的出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