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姜鱼调教出的施工队,河对岸的官办工坊已经快速重新盖起来,伤势康复速度让大夫侧目的谢琢也搬了回去。
今夜,他同样受邀前来看戏。
为了不给众人压力,他没路面,只和姜鱼远远站在人群外围。
“给。你用这个看,能看得更清楚。”
姜鱼随手把单筒望远镜塞过去,淡淡解释:“我用不着。排练时,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
“多谢。”
谢琢定睛打量几眼,很快发现,此物看上去虽平平无奇,并没雕刻任何精美图案,但,不论筒壳还是镜片都打磨得很精细,远望也很清晰,竟不输军用的千里目。
他按捺下心头的疑惑,先专心观赏今夜的特殊戏目演出。
丹阳道人写的故事主角,就是个江湖骗子。
不过,这骗子颇有些劫富济贫的正义之心,基本上只针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坏蛋行骗,加上第一个出场的坏蛋恰好姓曾,颇有隐射石湾县前任首富的意味在。
观众们代入感满满,分明知道主角在骗人竟也不反感,还拍手叫好。
谢琢看着台上台下,联想到已经是一捧黄土的钱县令、曾家人,心头感触良多,忍不住问。
“这故事,是你写的?”
“我可没这本事。”
姜鱼笑着摇头,对上他不信的眼神,有些无奈。
“骗你做什么?我最多编个故事梗概,这些念白、歌谣我可写不出来。都是丹阳道长写的,他说,点石成金那事是真的,还是你老师在地方上当官时听说告诉他的……”
说话间,台上演到了鬼火复活那一段。
尖叫声、惊呼声此起彼伏。
——扫盲班的学生不都是庄子上的雇工,有些家属格外有上进心的也会来听,其中就有一些人没亲眼看到过前些天夜里的那次鬼火,故而格外惊悚。
但,很快,他们或被身边“有见识”的人安抚,或被台上演员的夸张表情动作舒缓了神经,开始有心思讨论。
“啥?这鬼火是假的,用点粉末就能搓出来?哎哟喂,那我小时候见到的其实不是鬼?可恶!白紧张了几十年,那之后我就再也不敢走夜路……”
看完整场戏,众人骗子主角得病死掉的结局十分唏嘘。
毕竟,他前脚才用神剑斩鬼的骗术治好一个病人(虽然病人主要是心病),但这落差感还是很大。
不过,这结局也更有警示意义,提醒众人不要学了这些把戏就去骗人。
散场时,有人嘀咕起白莲教的名头来。
“我咋看着,这仙酒、神符、斩鬼的把戏,跟他们干的那套差不离呢?你说,那些个教主啊长老的,是不是也在装神弄鬼骗钱啊?”
“八成是!人只要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世上哪那么多神神鬼鬼?入了他们教的,也没听说哪个得道成仙,倒是家财都捐了大半出去,说是赎罪啥的……”
“啥?不能吧?那些人是傻子吗?换了我,得让我挣更多钱,我才敢信他们。把钱都给他们,我自己过苦日子?凭啥?”
“有道理……”
姜鱼恰好听到最后两句议论,忍不住翘了翘嘴角。
谢琢有些不解,小声问。
“白莲教在南方经营多年,听说教众不少。同样的道理,为何那里的百姓就想不到、愿意轻信呢?”
姜鱼意味深长看他一眼。
“自然是因为,那些百姓看不到其他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