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欧洲盟友面前展现出沙俄的价值,有必要发起一场坚决的反击战役,让英法盟友看到沙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彼时,东线战场开小差的俄军士兵已经超过百万。
克伦斯基并不在意这一点,他对士兵们宣称,“我无法为你们提供一顿大餐,但可以让你们光荣赴死”,用以激励沙俄士兵的士气。
克伦斯基还计划拖着大楚军队一起参与反击战役,营造更加浩大的声势。
在楚-郑汇上将这里,以兵力不足的理由拒绝了,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
至于盟军统帅部方面
对于沙俄主动发起“克伦斯基战役”,当然举双手赞成,并积极的调运大量物资,给俄军补充。
对于盟军统帅部来说,沙俄军队发起新一轮的反击战役,有利于消耗德军和奥匈帝国军队的实力,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是赚的。
举凡能够削弱德国战争潜力的作战计划,协约国统帅部方面都举双手赞成。
楚-郑汇上将不可能和他们一起浪,因为太平洋夏季台风频频的原因,原定的第二批增援军队还没有踏上赴欧的漫漫航程,比预计时间推迟了。
最先抵达的部队至少要8月中旬方能抵达,总计65万的第二批援军,差不多得到十月底或11月初这样子,才能陆续到位。
加上至少三周的适应性训练,发起反击战役的时间就要推迟到11月末。
现阶段,兵力严重不足。
在大楚帝国防御的东线战场正面,奥匈帝国拥有29个师,保加利亚8个师,德国13个师,总计达到50个师,总兵力约合66万余人。
这比大楚帝国的总兵力还多一些,这就是维持战线困难的地方。
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还妄想反击,岂不是喝多了说梦话?
俄军当然有足够的兵力,即便前线开小差和私自撤退的总兵力达到百万规模,俄军西南兵团依然能够拿出46个步兵师加8个骑兵师参与战役反击的阵容。
在计划反击的俄军西南兵团正面,约有27个德军师和一个骑兵旅。
从兵力规模来看,俄军是德军的两倍,具有明显的兵力优势,反击战役似乎可行。
来到欧洲战场上
楚-郑汇上将详尽的了解了德俄两军的战斗实力,就知道这是一次撞南墙的行动,根本就毫无意义。
让那些饿着肚子的俄军冲击德国防御严密的阵地,即使兵力多一倍,那也是白给,不会有任何的意义。
德军在东线战场早就创造了神话,往往一打三,一打四,甚至一打五,都有能力将俄军揍得痛不欲生。
要不然,俄军高达数百万的战场伤亡是哪儿来的?
沙俄就凭借着一倍的兵力优势,想要硬啃德军的坚固阵地,怕不是假酒喝多了吧。
不管怎么说
大楚帝国军队不会这样浪,在沙俄军队发起反击的时候,最多进行有限度的策应,发起佯攻,为俄军突击创造更好条件。
了不得,丢出三四个中非军团的黑人仆从师罢了。
这也没办法,盟友的重大战役行动投入了五十几个师,大楚帝国军队总要有所行动,那说不过去。
这让楚-郑汇上将感到满意的是
帝国远征军的华裔官兵主力几乎没有受损,这两个多月伤亡也在万人以下,真正阵亡的官兵不足三千,而黑人仆从军的伤亡十几倍于此。
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这样的伤亡数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战火的血腥洗涤下,欧洲远征军的官兵正在发生蜕变,变得更坚强,更有经验,更富有韧性和战斗技巧,这是喜人的变化。
对了,就在上个月的4月6日,美国正式宣布加入协约国军事同盟,派遣美军赴欧作战,这比楚国迟了半年。
随着楚、美两国的相继参战,北方神州也加入协约国军事同盟,通过向欧洲输送华人劳动力的方式,支持盟国作战。
这让欧洲看到了战争结束的曙光,尤其是协约国军事集团方面,更是信心倍增。
大楚帝国除了在军事方面的动作以外,还全面接收了克里米亚以及突尼斯,并且在上述两个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征兵,征集当地青壮男性参加战争。
如今已组建了17个师,总计约22万余人,赋予了大楚帝国皇家陆军义勇兵的番号,准备用于填入一线战场做炮灰。
眼见着欧洲远征军所属的中非兵团伤亡甚大,以当前的速率消耗下去,最多再有三四个月,20万的黑人仆从军也就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这些强行征募的本地白人青壮年组成的义勇兵师,将陆续填入到一线战壕中,并在计划于年底发起的大规模反击战役中,冲在最前头,担负最危险的进攻任务。
在克里米亚和突尼斯,完全掌控当地的楚国官员正在进一步动员,从13岁的少年到50岁的白人成年男性,都在战争动员的范围之内。
后期计划继续动员超过36万人,补充进入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序列,参与当前的惨烈战役中,用以消耗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实力。
在大楚帝国皇家陆军中至少不会饿肚子,武器子弹也管够。
从6月中旬开始
这些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的义勇兵师,就陆续填补进入了一线战场,在沙俄于七月初主动发起克伦斯基战役时,先后已经有6个师进入了第一线的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