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多月后
1917年5月末
此时的乌克兰大平原已经进入了翻浆期,联绵的阴雨伴随着日渐升温的天气,使得广阔的黑土地平原一片泥泞,战场形势也平静下来。
森林从严冬的蛰伏中苏醒,抽开嫩绿的枝杈,田野中一片翠绿,庄稼和野草竞相疯长,点缀着星星朵朵的野花。
这个季节,代表了生命的生长。
基辅郊区的野战飞机场上
隶属于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航空队的双翼战斗型号“攻击者”飞机,正在频繁的起降,野战机场上一片肃杀气氛。
前方230公里外的前线正在爆发激战,这些“攻击者”双翼飞机也参与到战斗中去,执行前沿火力扫射打击,驱赶敌机,侦察军情的相应作战任务。
“攻击者”双翼战斗侦察机是一款比较成熟的型号,凭借着大马力煤油发动机,能够带着一挺重机枪上天,并且搭配12个20磅重的小炸弹执行轰炸任务,综合性能比德式飞机要强不少。
野战机场每一次放飞,都有数十架双翼飞机升空,向着前方战线猛扑过去。
一长溜十多辆大楚帝国产黑色宝马轿车组成的车队,在几辆装满荷枪实弹士兵的护卫卡车保护下,依次驶进了野战机场。
车队停在了指挥部的建筑门口,从车上面下来很多高级军官,不乏肩膀上扛着金星的将军,簇拥着远征军总司令楚-郑汇上将向着迎接的军官走过去。
“远征军所属航空队第二联队全体指挥官向总司令阁下报道,请您指示。”
“稍息,本帅只是过来看看,前线的将士们有什么需求?”
“报告总司令长官阁下,第二航空联队全体将士战斗情绪高昂,士气如虹,有信心,有能力在战场上打出皇家陆军航空队的威风,在碧空蓝天书写忠诚誓言。”
“很好,航空队勇士们的士气值得嘉奖,走吧,去看看。”
总司令楚-郑汇上将举手还军礼,率先向前行去,边走边询问前线空战情况,众人紧紧跟随。
在东线战场上
大楚帝国皇家陆军航空队发挥了卓越的作用,死死压制着德国飞机,统治了整个东线战场的天空,给德军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
攻击者式双翼战斗侦察机性能优良,在强劲航空发动机推动下,具有极好的低空性能,且机体坚固,载单量大。
相比较德式单翼战斗机,除了航速略逊一筹,在航程和载弹量等各项指标上,都远远超出。
每一次航空队出击,在返程时都会将机枪子弹疯狂的倾泻在德军阵地上,对战壕内的德军士兵实施凌空打击,效果非常卓著。
每一次机翼掠过,都能够在德军战壕里掀起大片的腥风血雨,被德军士兵惊恐地称为“天空中飞翔的死亡阴影”。
有了航空队的战斗力加持,使得大楚帝国军队防守的战线更加难以攻破。
每当战线危急的时候,大量呼啸而来的双翼战斗机总是能给进攻的德军而奥匈帝国军队造成大量杀伤,迫使其不得不放下眼看能够到手的胜利,狼狈的撤退回去。
这两个多月来
大规模战役没有爆发,可小规模的战斗每天都在进行,敌我双方你来我往的进行了几百次战斗。
填入一线的中非黑人仆从军士兵伤亡不小,前后有7个师被打残了,又通过黑人补充兵源补齐编制,总计伤亡达479万人。
尤其是临近5月末
奥匈帝国军队和德军加强了夜间进攻,战况变得更加激烈起来,黑人仆从军士兵伤亡更是大幅攀升。
因此发生几次哗变,都被督战队狠狠的镇压下去,前后枪毙了860多名逃兵,这才镇住了场子。
德军攻击部队几次在夜间突破了一线阵地,可到了白天,在航空队战机的疯狂火力输出下,帝国防守部队又组织兵力夺了回来。
东线战场上烽烟遍地,战斗每一天,每一刻都在进行。
若是没有航空队在空中的掩护,想要守住战线真不容易,德国人的战斗力不是盖的,确实很硬扎。
正因为如此
才得到总司令楚-郑汇上将格外的青睐,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暇来,亲自看望一线航空队的飞行勇士们,给官兵加油鼓气。
第二航空联队所属的双翼战斗机尚有二百余架,可是留在野战机场的只有数十架,其他的都升空作战了。
负责加挂弹药,油水和维护的官兵们极其忙碌,很多飞行员从飞机上下来,匆匆喝点水,吃点东西,稍微休息一会儿。
等到战绩加满了油,挂上了弹药,便又匆匆的登上战机,向着跑道方向而去,等待编队起飞。
这一支航空联队的作用,不亚于三个师的官兵。
楚-郑汇上将已经向帝国本土发出紧急请求,希望在年底之前,为欧洲前线楚国军队调运不少于1000架双翼战斗机,用以支持将于年底发动的大反攻。
在50多万大楚军队进入东线战场后,基本上稳住了东线形势,原本俄军崩塌式的撤退和开小差被制止住了,这是最显著的作用。
为了重振士气,沙俄计划于6月初发动“克伦斯基战役”,
俄国临时政府新任总理克伦斯基决定继续在协约国阵营里把一战打下去,将以一场大规模攻势为俄国做出了选择。
大楚帝国军队进入东线战场,这让克伦斯基感受到深深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