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黄得功才刚刚到飞狐岭,夜不收便传来一个极其不好的消息。
代善居然也选择在飞狐岭设伏!
而且大营中还留下了镶红旗。
他这才急匆匆带着大军赶来支援的。
整场战事,从一开始便进入了乱套状态。
“陛下,建奴大营动了!”夜不收百户忽然匆匆赶来,“光是骑卒便不下五万,代善老贼的大旗也跟着动了,下面人还在盯着!”
朱由检点点头,不急不缓的说道,“传令玄甲骑重新起阵,戚家军退守滚石峰!黄得功的人呢?”
“黄总镇被镶红旗三个甲喇缠在落马坡!”
朱由检闭上眼睛回忆起飞狐岭的地形来。
飞狐岭并不是太行八峪之一的飞狐峪。
只不过是坐落在洋河旁边的小岭而已。
飞狐岭为南北走向,最高点不过五百米,多树多坡。
爬上几百米的坡,突然是一片树林,穿过百十米树林,很可能又碰上一片坡地。
全长不过六十里,有南北两个口。
戚家军领着勒克德浑进的就是南口。
而北口则被朱由检空了出来。
因为无论从哪个口进,都要进入四十里树林区。
其中仅有的几个制高点,全在明军的控制下。
飞狐岭中有两处险要地形,一个是位于南口北侧的黑风林,那里四面环山,不爬过落马坡根本看不到内中详情。
正红旗主力就是在黑风林设的伏。
而另一处便是朱由检所在的滚石峰,与黑风林隔着一片不足三里的平原相望,是飞狐岭的最高点。
站在峰上可以看清全貌。
想到落马坡在哪里后,朱由检立马睁开眼睛,向南侧望去。
月色正亮,且岭中数万大军火把林立,朱由检能勉强看清落马坡的具体情况。
此时的落马坡上,约有五千八旗兵列阵,弓矢不断攒射。
而黄得功正带着七千明军自下而上的硬攻。
不光是黄得功部在战,黑风林两侧的山上也有激战,而戚远带着的戚家军则在黑风林右侧的谷口平地列阵。
可以明显看出,八旗的指挥已经彻底乱套了,因为黄得功的猛攻,属于代善的织金大纛已经撤回到了黑风林内,而八旗大军还有近一万五千人在黑风林之外。
反观明军这边,因为朱由检在最高处,龙纛又格外醒目,将能知兵,兵能见将,所以还能保持指挥。
大体的分布是黄得功带着一万五千大军,分三个方向包围飞狐岭,神机营五千和八百御林军在朱由检身边,戚家军四千在谷口,离滚石峰和黑风林各有五里,两千多玄甲骑刚刚解决掉镶红旗骑兵,正在峰下列阵,统为中军。
还有三千虎贲近卫和八千明军为右军,在黑风林以北的平原上跟一万八旗兵僵战。
可以说能用的都用上了,根本没有预备队。
若是代善带着三万生力军投入战斗,无论去打哪里,明军都必败。
要想胜,就必须将代善的镶红旗困死在峰下的三里平原上。
以戚家军和御林军为盾,神机营居高临下放炮,再让玄甲骑伺机突袭!
沉思片刻,朱由检忽然手指峰下平原。
“看见那片林子没有?御林军全体都有,去林中列阵,把朕的龙旗插到代善眼皮底下!”
不过朱由检却没过去,这次的情况和之前不同,这次他可是拼着御林军全军覆没的代价去布置的。
他在里面,死了怎么办!?
随着御林军将龙纛插在林子中央,黄得功那边的士气顿时大震,攻势也犀利起来。
险些就要占据坡顶了。
月色一点点西垂。
亥时四刻,镶红旗终于到了。
南口的山道上,代善望着远处此起彼伏的火光,镶金护腕被缰绳勒出深痕。
七万蒙古骑兵像迁徙的角马群般漫过镶红旗阵后,游荡在飞狐岭四周,喀喇沁部的白旄大纛与科尔沁的黑狼旗交相辉映。
但本该畅通无阻的谷地此刻挤满溃兵,正红旗与镶红旗的残部正在互相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