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凭借着老姑子一张巧嘴,过来一次上上下下能落不少钱。
她专爱给丫鬟们讲因果轮回的故事,动不动就是剜眼睛拔舌头的。
丫鬟们心里害怕,她就让她们去佛前点长明灯。
托着她点盏佛前灯,每天供一文香油钱,点一年就要三百六十五个钱。
好些丫鬟都托她点长明灯,但梨月死活不出钱。
她们几年都去不了一次兰若庵,谁知道这钱干什么用了?
丫鬟们点长明灯一年要供奉三百六十五文。
老太太、太太们供奉的香油钱,则是每年数百两银子不等。
沈氏早先也供奉长明灯,听说是每年五十两银子,不算多。
“老姑子宣卷的时候说,大奶奶的愿心大,需得大大的供奉。佛前要供大灯海,还让全庵堂的小姑子聚齐念佛,大奶奶出每年五百两,做七七四十九天的法。大奶奶舍不得银子,就让丫鬟婆子一起念佛。用念出来的米兑香油供佛,说这个是最虔诚的。还说啥啥书上写着,几百年前的什么娘娘,就是这么发愿心供佛的。”
环环说完了,赶紧塞得满嘴是肉,狼吞虎咽的吃。
梨月听完这故事,脸上简直不知做啥表情才好。
只是赶紧拿油纸包了些干鹅脯,让环环拿回去偷偷吃,千万别让人看见。
打发走了环环,她跑回厨房里预备膳食。
这几天锦鑫堂的小厨房里,气氛异常的怪异。
虽然添了两个人在,倒是安静下来了。
只听得到切菜的笃笃声,还有烧灶风箱的呜呜声。
秦嬷嬷的病好些了,她对宋婶子和孙财家的安排,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照着安排,她只管澹宁书斋国公爷的餐食,莲蓉给她打下手。
可现在国公爷只在燕宜轩和覃乐瑶一起吃饭,根本不用单独做。
秦嬷嬷每天都闲着,只管盯着梨月和莲蓉,教她们做宴席大菜。
“金玉羹、山煮羊、间笋蒸鹅、酒炊白鱼、猪肚瑶柱、鲜虾蹄子烩,烩乳鸽!”
都是燕宜轩中午要上的,样样都是酒宴大菜,还不算粥汤与小菜。
梨月赶着去杀鹅,莲蓉忙着收拾鱼,秦嬷嬷在一旁指点。
孙小玉正在做醋鱼,最后出锅淋上香醋,浓香扑鼻而来。
她听见这边秦嬷嬷说菜名,不禁斜斜瞥了过来。
不过年不过节的,燕宜轩一顿普通午膳,要吃这么多大菜?
梨月注意到她的眼神儿,下意识就缩了下头,怕她又要嘴贱说话。
谁知孙小玉的眼神只是冷冷划过,从身旁拿了鱼盘自顾出锅去了。
她这次回来真的话少,问三句都不答一句,仿佛人聋了似得。
梨月这颗心还没等落下,反倒是平日不言语的宋婶子说了闲话。
“西院奶奶终究是个小娘,一顿用这么多份例?凤澜院大奶奶是正房娘子,还每天吃素念佛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