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卖货。
要让来云澜山居的游客除了吃饭住宿,在这里掏出更多的钱,就必须要卖货,
卖什么货?山货。
云上村地处浙西南山区,海拔高,气候湿润,温差大,土地肥沃,生态环境好,八九十年代盛产高山水稻和高山蔬菜,后来随着村民下山搬迁,外出务工,农业一度荒废。
这些年,政府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云林镇也响应号召,不少镇里的老百姓承包了山上的田地,只是交通不便,销路不好,价格卖得不高。
刘清宁想,如果能将云澜的名气打出去,再借云澜这个平台把这些农产品卖出去,不仅能赚到钱,还能帮老百姓打开销路。
当然,这是第二步计划
第一步是,先卖点土特产。
出来旅游,大家肯定都愿意买点当地的土特产回去,比如番薯干,腌酱菜,山粉饺,有云上村的好山好水背书,这些东西肯定好卖。也不限于这些,哈蒙,咖啡,萨拉米,都是青田的“土”特产,都可以卖,还可以直接跟陈显华拿货。
说干就干,店面也不用,就在大堂搞了个陈列货架,贴上价目表,摆出去第一天,就卖掉了十几斤番薯干,几十袋的切片哈蒙。
陈今越知道以后,又提了建议。要做就做云澜品牌,从源头把控选品。
李妙妙觉得这个建议很重要。
“别等我们把广告打出去了,其他人来摘了胜利的果实。我不是说这农产品只能我们卖,这么大的市场,我们也没那个垄断的实力。但是就怕有人打着我们的幌子卖次货假货,到时候钱给他们赚了,牌子把我们倒了。是该创个我们自己的品牌商标。”
“去杭州进修过的就是不一样,讲起生意经来头头是道。”刘清宁笑她。
姐妹俩想了几天,妙妙自己动手,设计了个简单的商标,就叫“云上农场”,设计了包装袋和包装盒,等到了,一包装,往货架上一摆,还真像那么回事。
村里几位老头老嬢嬢虽然也晒一些番薯干,柿饼,但都是小打小闹,刚够自己吃,要卖,那是断然供不上货的。李丽琴便主动请缨负责挑选“供货商”,这一点,刘清宁也相信村里没有谁比她更合适。
李丽琴下了山,把采购的事在村里一传,登时成了村里的大红人,家里有货的都想往这卖。
家里的房子已经腾空在装修,李丽琴干脆就在自家的小超市设了点,一时间,送样品上门的农民将小超市门槛都踏破,对李丽琴的称呼也从“丽琴”“阿琴”变成了“老板娘”,李丽琴听在耳朵里,脸上顿时滋生出点得意的神气来,李金兰抱着那条狗从门前路过,脸上那复杂的表情让她看在眼里,痛快极了。
虽然得意,李丽琴倒也没忘形,对送上门来的样品,样样仔细挑选,严格把关,狠狠压价。
这是她的长项,整个云林镇的商家都知道,这个镇上,就没有比王向远老婆更会精打细算,精挑细选的老娘客了。
两天时间,李丽琴就完成了任务,两皮卡车的山货运到村里来,十一国庆小长假还没结束就销售一空,又紧急补了两车。
李妙妙提了个建议,让刘清宁印了云澜山居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在包装袋上。
“我的两个小伙伴这几天在村里收集素材做策划,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了,等十一这几天忙完,到时候各种推广都可以通过公众号来推送,等把几大平台的账号都运营起来,不仅可以给云澜打广告,还可以直播卖货。”
小长假结束,一结账,账面上的数字让刘清宁做梦都要笑出声来,她遵守诺言,给云澜的员工每人都包了个大红包。
“咔嚓”一声,李妙妙按下快门。她低下头,检查显示器上的成片效果。
清晨的薄雾中,远山若隐若现,柔和的阳光从东方的山尖上透出乳色的光。大地上,成片金色的稻田如海浪一般。
正是秋收的季节,饱满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这片稻田是在云澜山居开业的时候种下的,那时候还放了一群红色的田鱼,稻鱼共生的生态系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兴趣。
此时,稻田里的田鱼已经捕捞一空,田里的水也提前两天放干,泥泞的水稻田里,吴文明正僵硬地站在里面。
“好,这个构图很好。”妙妙转头,又对不远处的艾文说,“把无人机飞高一点,趁现在太阳还没完全出来,先拍全景,要把村子和水稻田都拍进去,这样画面好看。”
“明白!”艾文拨动手机的遥控轮盘,无人机的嗡嗡声越来越轻,飞向高空。
“老吴叔,你就再往右边转一点,对,保持这个姿势,很好,现在开始往深处走,走得自然一点,不要刻意!”李妙妙发号施令。
李阿四站在艾文的身边,背着手,伸着脖子凑近去看无人机画面监视器。
“这什么东西?飞机还能拍照?”
“叔,这是无人机,上面有摄像头。”
“嚯,很贵吧?”
“这台不贵,一万多。”
“嚯,一万多还不贵?拿这么贵的东西拍那个老头,浪费。有什么好拍的?你看看他这黑黢黢的,跟个阎罗王一样,不好看,一点都不好看。”李阿四嘟囔着,又对另一边的刘清宁说:“阿囡,应该拍你,你好看。”
刘清宁笑:“阿四叔,妙妙是专业的,相信她。”
“什么专业,好看不好看,有眼睛就能看出来!”
“叔,你放心,等拍完老吴叔,刘总也得上镜。妙妙总说了,要打造一个华侨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品牌,现在国家大力倡导青年返乡助力乡村振兴,各个平台都会对这方面的视频投流,再加上刘总华侨tag,一定能红。”
“什么头流脚流,他哥我哥,我听不懂。”李阿四气鼓鼓。
刘清宁和艾文相视一笑,都没说话。
在拍摄之前,由谁做这个宣传片的主角,几人开会讨论过,还一一把村里几个老头都叫来,现场挑选过。李阿四嘴里说不乐意,想中选的心情都写在了脸上,可惜最后大家一致讨论通过,老吴叔的形象更适合当主角,其它几个给他作配。
吴文明倒是真不乐意,刘清宁给他做了大半天思想工作,他才勉强点了头。
阿四叔这会儿,鼓着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