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老屋院子里,石榴树下,一群人三三俩俩地坐着,手里都端着碗土鸡汤。
“阿囡,快来喝汤!”李阿四一见她就叫起来,“你外婆给你留了个大鸡翅。”
“永梅阿婆这汤可是下足了材料,我这一碗喝下去,浑身都是劲儿。别说一个中秋,整个国庆我都能扛下来!”保安部的老黄说道。
“什么鸡汤补,是加班费够补吧?”有人戳穿他。
“嘿嘿。”
刘清宁端起鸡汤,喝了一口,果然用料十足,土鸡炖花胶,浓郁到黏口。“你们放心,你们好好干,加班费一分都不会少。”
老黄又说:“刘总,这次活动这么成功,是不是该另外发个红包呀?”
“嘿?你这老小子,你这是得寸进尺啊你!”李阿四叫起来。
“我就说说,嘿嘿,讨个彩头。”
李阿四顺手捡起地上的砖块,虚张声势地挥了两下:“我把你头打破,给你个彩头!”
“嘿?李阿四,你横什么?又不要你掏钱!好,你打,你打,今天你不打,你是我儿子!”
“行了行了,好不容易清净下来了,你们又吵吵什么?”阿太开口劝架。她在村里辈分大,谁都给面子。
刘清宁说:“老黄叔说的也对,这次活动客人这么多,大家都忙坏了,红包应该给。”
“对喽!”老黄得意洋洋地瞄一眼李阿四。
“接下来马上就是国庆长假,客房都订满了,到时候游客能肯定多,这几天大家好好歇歇,等忙完国庆,我再想想怎么发。现在,老黄叔,我也得歇口气。”
“好!刘总万岁,刘总英明!”老黄带头闹起来。
王永梅心疼外孙女的钱包,没好气:“你们这帮人,我的鸡汤不是钱?白给你们喝了!不过,这次村里搞活动,来的人是真多,这村子里的路上,我差点都挤不过来。”
“可不是!”李阿四说,“我去公厕上厕所,排队排得差点没尿裤裆上!”
“噫……”
“听说镇里那几家餐馆,人也是不得了的多。今天早上我下山买东西,兰香的面馆都没开门,听说两口子都累坏了,今天说什么也不肯开门了。那个朱炳生知道吧?搞了家民宿,正好开业,这几天全部客满,就这三天,赚了有小一万块钱呢!”李丽琴说着,不由想到了立峰说要开民宿的事,心想或许这门生意,真有赚头。
“这狗生的儿,那时候他叫得最响!给谁赚我都无所谓,给他赚,我是真窝火!”李阿四说。
“谁说不是呢!”
“真没想到,现在的城里人是有意思,高楼大厦不住,跑到我们这农村来住破房子。就这么一个房间,花几百块住一晚?白给我住我都不住!”
“你是农村人,住一辈子破房子了,想住楼房。人家城里人,楼房住腻了,破泥房才有新鲜感呢!”
“对喽!”阿太点头,“现在这帮城里年轻人,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真叫人搞不清楚!我就坐在长廊底下乘凉而已,两个背着相机的小年轻路过,看中我的扇子,问我哪里能买。我说没得卖,这是我自己的。那小囡囡就说跟我买。我说不卖,这是老吴头新给我编的,我才用了没几天呢。哎呀,那小囡囡和小后生就一直求我,嘴又甜,我哪里忍心,就送她了!”
刘清宁这才注意到,平时怕热扇子不离手的阿太,今天双手空空。
大家都笑了。
“这有什么,让老吴头给你新做一把,是吧,老吴头?”
吴文明坐在角落里喝鸡汤,没什么反应。
“过几天再说吧。”阿太说,“这几天他编了得有上千个竹灯笼,你看他那手!让他歇两天。”
吴文明的手上,贴了好几个创口贴。
刘清宁总算是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睁开眼,已是日上三竿。
阳光在被子上投下槛窗的阴影,楼下传来几位老人的麻将声,仿佛很远,又仿佛很近。她睁着眼睛躺了一会儿,才爬起来,推开窗。
“外婆!”
老嬢嬢头也没抬:“起来了?锅里有饭粥。”
“哦!”刘清宁应着,身体却没动,趴在窗户上,静静地看了一会。这样的日子从前常见,可现在却觉得有些可贵。
吃过午饭,几人开了个短会,复盘了一下这几天的工作。巧婷先报告了中秋三天的营业收入,令人咋舌的是,就连老吴叔的竹编小灯笼都卖了几千块,整个中秋,云澜的营业收入五万多。”
“三天五万,一个月不得五十万,这一年能挣几百万呢?真不得了!”李丽琴惊得张大了嘴。
“二舅妈,话不能这么说。中秋房价高,又满房,再加上其它没住宿的游客的消费,才能冲到这么高,这是短跑冲刺,但我们不可能天天都在冲刺。”刘清宁解释,“再加上员工工资,运营成本,评论一年下来,利润不算太高。”
“这倒是。“李丽琴点头。
这还有前期上百万的投入和贷款利息呢,这么仔细一想,这钱是真不好赚。
“还有一点,这个中秋之所以能吸引到这么多游客,是因为镇里出资搞了活动,这笔钱不用我们自己出,才显得收益可观。但云澜要长期运营,肯定不能一直都靠政府的扶持,我们得自己想办法开源。”妙妙说。
“没错。”刘清宁和巧婷都点头赞同。
“开源?怎么开源?”李丽琴问。
“打广告提高知名度,招揽游客是一方面,提高游客消费也很重要。”刘清宁说,她知道,妙妙跟自己想到一处去了。
云澜现在已开发的老屋不多,就这么些房间,民宿淡季时间长,以目前运营的情况来看,周日到周四,入住率最多达到百分之三十。
她看过一份关于国内民宿的调研报告,非节假日入住率能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民宿,已经算是十分优秀,但即便达到,跟前期的投资和利息比起来,要盈利仍有困难。
恶性循环,三四年下去,云澜就得倒闭。
“那……怎么提高那个消费单价?”
“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