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章 韬晦避害
第(1/4)页

胡标到李府当差十几年,从来没有干过今天所要干的活:借轿。在他看来,老爷最近是有点不正常,自从那天从马上倒栽下来之后,便十分怕马,这完全不像以前的老爷。老爷是个顶天立地的好汉,什么也难不倒他,而且他最恨的就是胆小鬼,记得五少爷小时候学骑马,从马背上摔下来,不敢再上去,他非得让他上不可,五少爷吓得直哭,他还是不肯松口,万夫人不敢多嘴,是自己悄悄地请来了窦夫人,才算没有再逼五少爷上马,可是老爷却显得非常失望的样子,狠狠地抽着马背说:“这小子将来没有出息”。那时,五少爷才六岁。现在老爷自己倒成了胆小鬼了。 说来谁也不信,堂堂李府,居然找不到一顶老爷可以坐的轿子。李府的男人不坐轿,从老爷到少爷,个个都是骑马的好手,个个都是马上的英雄,跑马、射箭、打猎,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连平阳三小姐都是一个好骑手。在李府,只有女眷坐轿。老爷身材魁伟,所有的轿子都坐不下去,剩下来的办法就是买轿子了,而老爷又偏不让买,非借不可。

老爷吩咐了,找知县林老爷借轿。林老爷虽是文官,但身材高大,那轿子正合适。老爷还吩咐,要对林老爷说明,因老爷生病,骑不得马,要到安乐寺进香,轿子借一天,连轿夫一起借。

胡标在路上想,老爷的确变得有点古怪,连这些小事都一一交代,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胡标到了县衙,把老爷想借轿上山进香的事说了,林老爷自然十分乐意,只是说了,按说李大人乃皇亲国戚,封疆大吏,是要坐八人抬大轿的,他的轿子只有四个轿夫,也只好委屈李大人了。

轿子抬到留守府门前,已是已时时分。平时在李府进进出出的大都是马匹,今日突然来了顶轿子,人们感到新鲜,便围过来看。那四个轿夫都以能为留守大人抬轿子感到荣幸,便都争先恐后地对围观的人说,留守李老爷身体不适,骑不得马,今天要坐我们林老爷的轿子,上安乐寺进香。

李渊在沓玉等人的搀扶下,病恹恹地走出府门,他听到人们的议论,现出无可奈何的笑容,慢慢地钻进轿内。

李渊一行穿过街市,走出城去。

弘化城内,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人们纷纷传说,留守大人病得连马都骑不了,坐着轿子上安乐寺烧香去了。

坐在轿子里的李渊,觉得浑身不舒服,依他的本性,跃马扬鞭,这会儿早就到了安乐寺。但他只能忍着,让轿子慢慢地,把他那沉重的身躯摇上安乐寺。

病,对于李渊来说,是一件好事。

他因祸得福,这病使他避过了一场灾难。

皇上诏见时,他正好生病,而且病得十分厉害,这是钦使亲眼所见的,他是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出来接旨的,他跪在地上,两腿抖出了声响,连钦使都觉得他可怜,说:“唐公早早安歇吧!皇上那里,我会把唐公的病况如实禀奏的。”,他十分感动,他让大郎建成和二郎世民代表他把钦使送到驿馆里,好好招待了一番,并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让他高高兴兴地回复圣命。

李渊知道,到行宫面圣是一件危险的事,弄不好就回不来了。李浑不就是这样丢掉性命的吗?先是升官,什么右骁卫大将军,邮国公,弄得李浑忘乎所以,诏见时李浑还满心欢喜的,突然就说他密谋造反,还找来了他侄儿的妻子宇文氏作证,说是李浑阴谋利用渡辽河的机会,率领担任将领的李家子弟袭击御营,然后拥立他的侄儿李敏为天子,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李浑完了,他的家族全完了,连那个宇文氏也被毒死了。

李浑家族遭灭门之祸,真正的原因大家都明白,是李浑家族太强盛了,皇上猜忌他,加上方士安伽的一派胡言,说什么“李氏当有天下”,李浑便难逃厄运。

很难说他李渊不会成为李浑第二。他又想起了前几年死去的高颖、贺若弼,他们都是先朝元老,开国勋臣,说让他死就让他死,罪名竟是那么简单的两个字:“忤圣”。什么“忤圣”,就是你说的他听了不高兴。“居功自傲,藐视皇廷,诽谤朝政,祸及国家”,说起来多么堂皇,于是“仰即自裁”,一杯鸩酒,结束了一个功臣的一生。想起这一切,真叫李渊不寒而栗。

更叫李渊惊魂不定的是外甥女王嫔妃的来信,这信上写得分明,圣上这么说,“李渊死了,倒也好了。”虽然当时圣上喝了不少酒,但这绝不是醉话,圣上的酒量他是知道的,轻易不醉。酒后露真言,在皇上的心里,希望他李渊早早病死。看来,我李渊的存在,确是皇上的一块心病,他忘不了那谶语和流言,他容不得一个好端端的李渊。如今的情势,正如一把剑悬在他的头上,随时都可能落下来。

卧病总归不是个长久之计,病总是要好的,病好了之后,又来一道诏书,如何处置?这正是李渊今天上山的原因。

一路桃李,落英缤纷。路就在河边,可以听到河水流淌的声音,可以看到牛羊在草地上悠闲自在地吃草,偶尔还会传来一阵牧童的歌声,这歌声胡音胡调的,在李渊的心中唤起一种说不出的悠远而深沉的感情。蓝天白云,风和日丽。这世界多么美好!李渊微微一笑,他不能离开这个世界,不但不能离开,而且要拥有它,一个美妙的声音在他的心中再次响起,“桃李子,有天下”,他警觉地看了看轿外,沓玉和小红在两边走得气喘嘘嘘,胡标骑着马在前边,慢悠悠地走着,那鞭子垂在马肚子旁,轻轻地晃着。除了神灵,没人会听到他那心底的声音。

这里真是个好去处,芳草萋萋,松柏青青,拾阶而上,香风飒来,神清气爽,回首山前,更有一种感动。脚下,是清幽幽的流水;头上,是白悠悠的云朵,令人飘飘然有凌仙之意。上得山来,智满禅师早已带着寺内僧众在山门外恭候。大殿内外,到处搭着架子,寺庙维修工程正在顺利地进展。智满说:

“承蒙大人厚爱,敝寺将再现昔日的辉煌。”“大师过奖了。”李渊说。

“听说大人贵体欠安,贫僧这一向穷忙,没有到府上问候,实在失礼了。”

“大师言重了。不过,李渊倒是真病了一场,今日上山,就是想请大师诊断,这病何日能够痊愈。”

李渊说着,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智满,智满会意,说:

“看大人神色,果然暗淡不爽。请大人到禅房,让贫僧为大人细细诊来。”

李渊进殿参礼如来之后,让随从人员在大殿等候,便跟智满到他的禅房来。

大师的禅房果然非世间所比,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万缘俱寂。坐定之后,智满说:

“依贫僧之见,大人的病,倒不是一件坏事。”“何以见得?”李渊吃了一惊,说。

智满笑而不答。

李渊知道这是禅机,不能说破,便道:

“虽然如此,”病"总非长远之策。“

”避眼前之灾难,最佳之策还是"病"。“智满说。

李渊大惑不解,智满缓缓道来:

“人之病有二,一日体病,一日神病。体病者,不思饮食,四肢无力;神病者,虽肢体康健,却精神委靡,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

”李渊神病甚矣。“李渊顿悟,说。

大师合掌,说了一声”阿弥陀佛“。

是的,一个沉缅酒色、腐败无能的李渊是最安全的。

李渊的变化,使李府上下都感到意外。

那一天,李元吉去打猎,打回了许多兔子,听说老爷在后花厅喝酒,便要厨房做了几盘油炸胡椒兔肉,亲自给老爷送去。

元吉喜欢打猎,常常对人说,”我宁可三天不吃饭,也不能一天不打猎。“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很高明的猎手,其实,他只不过喜欢前呼后拥、招摇过市而已,他的箭法实在太差了,大的野兽,他一只也逮不着,他只会载几十车捉兔子的网,到山上把兔子网回来而已。

平时,李渊对于元吉的猎物总是不屑一顾,而今天却显得很高兴,连连夸奖兔子肉做得好吃,很有些胡人的风味。接着便问他最近读了什么书,有什么体会,他吱吱唔唔地答不出来,李渊也不计较,只是一味地喝酒,仿佛是随便问问而已。李世民在一边说:

“他能读什么书?每天都在外面鬼混。”

元吉吃了一惊,以为父亲要发火了,却不想父亲和颜悦色地说:

“是吗?都到些什么地方?这弘化城内,难道还有什么好去处?\"

元吉见父亲高兴,便脱口而出:

”弘化虽是边远小城,好玩的地方可不少。比如翠花楼,别看它起了个南方歌楼的名字,那里的胡歌、胡舞,可是独一无二,令人留连忘返的。“

李元吉今天的确有点得意忘形了,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没想到李渊却哈哈大笑起来:

”果然有那么好的去处,老夫也去看看!\"

元吉喜出望外,说:

“孩儿即刻叫人去安排。”\"大人是朝廷重臣,那种地方是去不得的。“李世民连忙说道。

”老爷如果喜欢,何不把那些胡姬请到府里来。“万氏说。

”也好。元吉,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李世民还想说什么,却被坐在一边的长孙夫人暗暗地拉了一下袖子,也就不作声了。元吉看了一眼二哥,得意洋洋地走出花厅。

从此,留守府内,天天有歌有舞,丝竹之声,伴随着和煦的春风,飞出高高的府墙,飞遍小小的弘化城。李渊为人慷慨,他给歌女的赏银相当丰厚,歌女互相转告,不但翠花楼的歌女喜欢到李府来唱,其它歌女也都争先恐后地涌向李府。李元吉负责操办这件事情,从中也得到许多好处。

第(1/4)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逍遥红人潘虹训狗:我能偷听狗子心声综影视之我是反派他她儿子七零闺蜜嫁糙汉,绝嗣宋家一年抱仨人在奥特:我是希望之光全骑士之力的我怎么会穿越到混沌量子血灵珠传奇封州王天命之人极寒末世开局囤积一个港口完蛋!我被校花包围了梦启东梁佣兵1929满级大佬重生:太子的农门妻飒爆了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师妹结婚了,新郎不是我暴娇老妹误入竹马复仇文学,都别活灵田聊天群的修仙日常完蛋,入赘的驸马竟然是爽文暴君男主和离书拍到暴君脸上,本医仙要回现代萌宝黑掉首富爹地账户后,妈咪她连夜跑路燃尽春夜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都市绝品高手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