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水两岸的桃树、李树正开着满山遍野的花,一树树粉红的、雪白的花,像一朵朵轻漫自由的云,顺着绿悠悠的马岭水,一直开进合水城,开进弘化留守府的后花园。
留守府内,佣人们忙进忙出。弘化留守李渊李老爷传下话来,要到后花园饮酒赏花。这话是由李渊的夫人万氏房里的丫鬟沓玉传出来的。李夫人窦氏去世不久,府内的大小事务,皆由万氏安排。
沓玉在花园拱门下遇到李渊的仆人张员,轻轻地叫了一声:
“舅舅。”
张员仓皇四顾,看四周没人,这才放下心来,小声说:
“跟你说过多少回,在府内不能叫舅舅。”
“这不是没人吗?”沓玉有点撒娇地说。
当舅舅的也笑了,说:“真拿你没办法。”
这张员四十来岁,在李府当差已经二十多年了,从谯县到陇州,从岐州到荥阳,从楼烦到弘化,老爷时而刺史,时而太守,时而留守,他始终是个奴仆。
三年前,他的妹妹说,你在李府混了那么多年,也该荫萌家里人,你外甥女沓玉今年十二岁了,也找个机会让她到李府当个下人,说不定讨老爷少爷喜欢,将来还有个出头的日子。张员又何尝没有这么想过?可是李府有个规矩,不允许下人们亲密来往,一经发现,便逐出府门,当然,更不允许下人之间有亲戚关系。
再说,老爷这个人也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宽厚仁慈,有时冷峻严厉,让人一刻不得轻松。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下人来说,哪个老爷不是喜怒无常,哪个老爷不是一个谜?
他禁不起妹妹一说再说,最后想了个办法,把外甥女推荐了进来。这办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当今皇上荒淫无道,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茶楼酒肆,桥畔堤边,卖儿鬻女,比比皆是。窦氏夫人体弱多病,正要添个伶俐的使唤丫头,张员便把外甥女沓玉“买”了进来。沓玉先在窦夫人房里,窦夫人去世后,便到万氏房里。
沓玉悄悄地塞给舅舅一包碎银,说:
“这是我的月银和夫人给的赏钱。一半是孝敬您的,一半托您给我娘带去。”
“总是一半给我。 这孩子,好吧!我给你藏着,等以后,给你备嫁妆。”
“舅舅,看您说到哪儿去了。”
沓玉还想说什么,看对面来了人,便大声说:“老爷要到后花园赏花饮酒,让厨房里备点酒菜,夫人吩咐了,酒要三勒浆,菜要清淡的,一定要有玉露团,这是老爷最喜欢吃的。听清楚了吗?\"
来人越走越近,沓玉压低声音,加了一句”舅舅保重“,便匆匆离去。
来人是二少爷李世民,张员垂立在走廊边,让二少爷走过。
”张员忙什么呢?“李世民微笑地问。
”老爷要在后花园饮酒赏花哩!“张员迎笑道。”又是喝酒。“
李世民说着,走了过去。仿佛有些不满,又仿佛是自言自语。张员的眼角扫过二少爷的脸,有些迷惑不解。他追上几步,讨好地说:
”二少爷,今年的桃花李花开得特别好。“\"是啊!“李世民说着,放慢了脚步。
”外面传说,李花开,杨花落。还说,桃李子,有天下。“张员再凑上一步,道。
”果有此说?“李世民驻足道。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人们都这么说。小的亲耳听来的,不敢乱说。“
李世民那英俊的脸上现出近乎天真的笑容:
”怎么不禀报老爷?\"
“是,我这就去禀报老爷。”
看着二少爷那飘逸的背影,张员很满足地笑了。李府上下,就数二少爷待下人最好,他刚才的态度,无形中给他很大的鼓励。起先,他还拿不准说不说,现在看来,说了准会讨老爷喜欢,说不定还能赏几两银子哩!
昨晚,唐国公、弘化留守李渊做了个梦,这个梦使他浑身不舒服。别的不梦,偏偏梦见从床上跌到床下,跌就跌吧,却又浑身爬满虫蛆。无数的虫蛆在他身上爬着,蠕动着,啃咬着,有的钻进耳朵,有的钻进鼻孔,有的钻进嘴巴,真叫人恶心!
他大叫一声,一跃而起,把睡在旁边的万氏吓了一跳。他上上下下地把自己看一遍,除了胸前比别人多一个乳头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万氏爬起来,在桌上的铜壶里给他倒了一杯水,他漱了漱口,吐出来,万氏又一手用铜盆承接,一手拿回他手中的杯子。
“快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东西?”李渊说。万氏在铜盆里看了又看,什么也没有。她不解地摇了摇头。她一边侍候他穿衣服,一边问:
“老爷哪里觉得不适?\"
”我做了个梦。“
李渊把梦说了。
万氏一边听一边便觉得肚子里有什么东西翻滚起来。她极力忍住。她觉得很惭愧,她不能像窦夫人那样替他排忧解难,她什么也不懂。她说:
”要不要请个人来解一解?\"
李渊摇了摇头。
李渊梳洗罢,坐在窗前出神。
窗外,桃李芬芳。桃树李树上,小鸟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有一只胆大的,居然在窗台上探头探脑。书案上放着一本字帖,这是窦夫人生前的笔墨,她善于书法,这是她写的《庄子》帖。万氏在临摹,帖子正翻到“逍遥游”处。那临写的字体显得有些稚嫩,却也娟秀可爱。万氏没有窦夫人的品貌才学,却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李渊翻动字帖。小鸟“扑”地一声飞到桃树上,几只小鸟和它一起扑腾,扑落一片桃花。李渊把眼光从台阶上收回来,落在帖子上: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那天早上,当他发现这些字的时候,他感到十分奇怪,这明明是他的字,可是他从来没写过。他拿着这些字对窦夫人说:“这是哪来的?”夫人笑而不答。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窦夫人已经把他的笔法学到连他自己都分辨不出来的地步了。
“夫人为何对此篇情有独钟?\"
”难道,此非老爷之志也?\"
窦夫人看着他,那眼光是那样的清澈明亮,使人终身难忘。李渊微微一笑。那只小鸟又飞了回来,栖立在窗台上。
窦氏夫人确非等闲之人。她是前朝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她父亲窦毅在大隋官拜定州总管。她出生时,从母胎带出一头美丽乌黑的头发,三岁时,那瀑布一样的秀发,从头一直拖到脚,武帝喜欢得不得了,便把她留在宫中。她不但美丽,而且聪明异常。其时,武帝纳突厥女为后,却不怎么宠幸她。
那时窦氏年龄还小,她私下对武帝说:
“现在四边不怎么安宁,而突厥却十分强大,陛下应为老百姓着想,抑制一下感情,悄悄对皇后加以抚慰,我们还有需要突厥帮助的时候。要是我们能得到突厥的帮助,江南和关东一带就不能为患了。”
这一席话,说得武帝感叹唏嘘,从此改变了对皇后的态度。
窦毅也发觉女儿聪颖非凡,对夫人说,“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他们让人在府上的门屏画了两只孔雀,凡来求婚者,每人发给两支箭,约定谁能用两支箭射中孔雀两只眼睛的,就把女儿嫁给他。
这事一时轰动了京城长安,观者如潮。前后有数十个公子少爷来应试,没有一个两箭都能射中的。说来也是缘分,命中注定。那天李渊正路过神武公府,看门庭若市,也挤了进去。对于窦小姐的聪颖娟秀,他早有耳闻,也就领了两支箭来试试,不料连中两箭,结成了这一段好姻缘。
周武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如果他活得长一些,说不定能完成统一大业,可惜天不假之以寿。武帝驾崩时,窦氏哭得非常伤心。后来,她听说杨坚欺侮周室孤儿寡母,篡位自立,悲愤地说:“我要是一个男子,我一定要为舅氏解救危难!”吓得她的父母亲掩住她的嘴,制止道:“这可是灭族的话,千万说不得!”而李渊却由此更加敬重夫人。
万氏看老爷对着字帖出神,知道他又在想念窦夫人,说:
“老爷,听沓玉说,后花园里的花开得十分繁盛,何不到后花园饮酒赏花,也好排遣心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