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看着两个小丫头头上的花环,忍不住逗她们,“瞧瞧,这两个小妖精,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她伸手轻轻拍了拍林老乐的小脑袋,又替她整理了一下有些歪了的花环。
两个小姑娘摸着头上的小揪揪,得意地扬起小脸,眼睛眯成了月牙,“好看吧!”
林守义将鸡公车停下,把两个小丫头抱上车。
林老乐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刘秋莲说:
“幺婶,马康他妈开始收黄鳝了。幺爸今天去找孙二狗打架,被奶奶骂哭了呢!”
“是吗?你幺爸是怎么哭的?”林守义饶有兴趣地问道,眼里闪着促狭的光。
林老乐撅起小嘴,皱着眉头做出夸张的哭相,逗得三人都笑了起来。
阳光下,她圆圆的小脸上写满了天真烂漫。
张冬梅的笑容却突然凝固了,冷哼一声,“那两个不要脸的,还有脸抢生意!”
她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屑。
“少管闲事。”林守义瞥了她一眼,语气有些不悦。
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刘秋莲看着张冬梅紧皱的眉头,轻声说道: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还是想想怎么做生意要紧。”
“看来明天只能出去收黄鳝了。”张冬梅叹了口气,转头对刘秋莲说。
刘秋莲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我们队里的黄鳝估计都卖得差不多了,明天得去附近几个大队收。一个人挑着桶去就行。”
她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我打听过了,邻村生产队的黄鳝还挺多的。”
“对,他们在家等着卖,肯定愿意卖给我们。”张冬梅的眼睛亮了起来,语气也轻快了几分。
快到大队晒坝时,张冬梅拉着刘秋莲要去看看马家代销店的情况。
林守义劝了几句没用,只得先回去。
路上遇到两个拎着笆篓的妇人,她们的脸被太阳晒得通红,一见张冬梅就抱怨起来。
汗水顺着她们的脸颊滑落,显得格外疲惫。
“冬梅啊,我家黄鳝卖给你家亏了,马小林那边收2角9一斤呢!”其中一个妇人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中带着埋怨。
“可不是,我家十几斤黄鳝,就亏了1角多。这钱都够买一斤盐巴了!”
另一个妇人附和道,脸上写满了懊悔。
张冬梅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无奈,“徐嫂子,我们是靠苦力赚钱,实在开不出高价。”
她故意提高声音。
晒坝里的女人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马家代销店的事。
有人说马小林最近总往孙二狗家跑,有人说看到他们在河边说悄悄话,议论声此起彼伏。
刘秋莲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场面,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前世:
孙二狗和马寡妇的事情后来被孙二狗媳妇马秋梅抓了个正着,闹得整个村子都知道。
那场闹剧最后以马小林招了个外村的光棍当倒插门而告终。
眼前的阳光刺得她有些睁不开眼,刘秋莲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虽然重活一世,但有些事情似乎还是难以改变。
“秋莲,想什么呢?”
张冬梅拽了拽她的衣袖,将她从思绪中拉回现实,“马寡妇2角9一斤收,我们要不要也涨一分?”
刘秋莲回过神来,仔细思索了一下,“涨是可以涨,就怕他们跟着涨,到时候大家都没得赚。”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客源。”
“那怎么办?”张冬梅焦急地问道。
“不如先去远点的地方收,实在不行再说。”
刘秋莲安慰道,“咱们还可以捡菌子、挖草药。这些都是来钱的路子。”
回到家时,林守义正在院子里丈量地方,准备搭个简易的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