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参悟传道画作时,孙明的修为尚浅,很多玄妙之处都无法领会。而现在,他的法术已经大多达到九转,对天地之力的感知更加敏锐。这一次的参悟,必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玄狐蜷缩在他的脚边,发出轻微的呼噜声。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孙明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卷,一张泛黄的纸条从中滑落。纸条边缘已经有些破损,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四阶中品土脉派法术,地宫法术,可领悟次数四次。”他默默读着纸条上的文字,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纸条边缘。
这和卓明远给他看的四阶下品《万木生长谱》截然不同。那是生机派的法术总纲,包罗万象却不够精专。而眼前这幅画作则完全聚焦于某一类法术的传承,专注而深邃。
“地宫法”孙明喃喃自语,目光在画卷表面游移。画卷表面看似普通,却隐隐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拂过画卷边缘。随着画卷徐徐展开,一股强大的吸引力瞬间将他的心神拉入其中。
世界在眼前扭曲,无尽的下坠感袭来。耳边呼啸着莫名的气流,仿佛坠入无底深渊。周围的压迫力越来越强,不似溺水时的柔和,反倒带着撕裂般的痛楚。
孙明咬紧牙关,强忍着这种非人的折磨。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在经历某种奇特的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每一寸血肉都在颤栗。
时间流逝难以计数,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孙明重重摔在一处坚硬的地面上,剧烈的疼痛让他忍不住闷哼一声。
他勉强支撑着身体爬起来,抬头望向前方。一座半透明的宫殿矗立在眼前,散发着淡淡的微光。宫殿通体呈现出一种玉质般的质地,在幽暗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神秘。
更令他震惊的是,这座宫殿的地基并非建在普通的地面上,而是坐落在一条青色的地脉之上。地脉如同活物般流动,散发出强大的能量波动。
“这这是玄级地脉?”孙明瞪大了眼睛,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玄级地脉的品质之高,即便是在修真界也是极为罕见的。
地脉流动,活跃异常,仿佛有生命一般。无数细小的能量丝线在其中穿梭,形成复杂的纹路。这种景象让孙明想起了传说中的龙脉,只是眼前的地脉明显更加温和,却又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这地脉竟能自然形成宫殿”他暗自惊叹,目光在宫殿的每一个细节上流连。
突然,脚下的地面开始流动,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卷向那座地宫。孙明想要挣扎,却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抵抗这股力量。
“砰!”
整个人被地脉吸收,融入了这片地下宫殿。这种感觉既奇特又玄妙,他时而是一捧泥土,时而是一根柱子,时而又化作一片砖瓦
意识在不同的物质形态中流转,每一次转换都让他对地脉之力有了新的认知。他能感受到地脉中流淌的能量,也能体会到地宫结构的奥妙。
当意识终于回归时,孙明浑身被冷汗浸透。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伸指点出一道金光,打入地底。
金光入地的瞬间,他仿佛看到了无数条地脉在地下交织成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能量系统。
片刻后,第二道金光紧随其后。这一次,他对地脉的掌控更加纯熟,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地脉的走向和特性。
到最后,金光已是连环迸发。每一道金光都蕴含着他对地宫法的新的理解,每一次施法都让他对这门神通有了更深的领悟。
“原来如此,这便是传说中的幽暗秘境”孙明露出了悟道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轰隆!”
整个厢房突然剧烈摇晃,墙壁开裂,地板碎裂。房梁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屋顶的瓦片开始往下掉落。
孙明瞳孔一缩,连忙抱起画卷和箱子冲出房间。就在他踏出门槛的瞬间,身后的厢房轰然倒塌,扬起漫天尘土。
“怎么回事?地震了?”欧阳世荣抱着玄狐跑了过来,脸上带着惊慌的神色。
“抱歉,让你的住处成了废墟。”孙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看着废墟露出歉意的表情。
“不过是座偏殿罢了”欧阳世荣摆摆手,突然反应过来,“等等,你承认这是你搞出来的?”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孙明。
“这可是用珍贵的千年松木打造的,地基都这么牢固!你到底做了什么?”欧阳世荣惊讶地说道,目光在废墟和孙明之间来回移动。
孙明看着满地的狼藉,心中却是一片澄明。
他能感觉到,自己对地宫法的领悟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那座神秘的地宫,那条玄级地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围的空气中还残留着地脉之力的波动,孙明能清晰地感知到这种力量。它们如同无形的丝线,在地下编织成一张神秘的网络。
这时,远处传来了其他住客的惊呼声,显然是被倒塌的声响吸引了注意力。孙明知道,自己需要为这个意外负责,但此刻他的心思却完全被新领悟的地宫法所占据。
他的手指摩挲着画卷,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玄妙。这次的领悟,远比他预想的要深刻得多。地宫法不仅仅是一门操控地脉的法术,更是一种与大地共鸣的方式。
接着,孙明打开了九天星图。他轻轻抚摸着画卷表面,那股若有若无的灵气波动让他心神微颤。
这幅画作蕴含的云法奥妙极为全面,最重要的是它能根据观看者的心意呈现对应的感悟。孙明小心翼翼地将画卷展开,生怕弄坏了这件来之不易的宝物。
丰收节的气息弥漫在北陵郡的每个角落,金黄的稻浪在阳光下起伏,空气中飘荡着成熟稻谷的清香。
各地的农政官都在忙着调节天气,确保收成不受影响。
孙明和郑奔骑着马车,缓缓驶过泰宁镇的乡间小道。道路两旁,农人们弯着腰在田间劳作,挥汗如雨。秋收时节,处处都是繁忙的景象。
“大人们能来视察,真是我们泰宁镇的福气啊!”里长王禄满脸堆笑,一边给两人倒着茶水,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今年的收成。
孙明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今年的收成如何?”
“托大人的福,今年又是个好年景。”里长笑容忽然一滞,眉头微皱,“就是有些人不知道珍惜这好光景。”
郑奔放下茶碗,目光一凝:“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