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梢上的黄叶开始片片凋落,转眼间便到了十月十八,是朗月两岁的生辰。
北边战事吃紧,茕挞部拼死反抗,顾桓祎请旨,就此灭尽茕挞一族,免得日后留下祸患。
可若就因为贡品之事而铲灭一族,世人难免会议论顾桓祁心思毒辣。
下了朝,顾桓祁便留下了洛渭洲与洛知彰商议对策,无暇到绛辰宫来,只是派人送来了一箱珠宝首饰,珠链钗环,一应俱全。
沈清和带着景熙到绛辰宫时,院子里的石桌上也已经堆放了不少贺礼,却无亲自道贺之人。
冯常在正在院子里陪朗月玩耍,见沈清和到了,脸上略有诧异与欣喜,“宸贵妃娘娘。”
朗月穿着一件粉蓝色的新衣裙,外头还有一件一字襟坎肩,领口与袖口上缝着上好的兔毛,洁白又俏皮。
沈清和轻轻拍了拍手边的景熙,景熙欢喜地跑向朗月,口中念念,“姐姐姐姐”
两个人在院子里笑着跑着,孩童的笑声响彻整个院子。
沈清和也跟着笑了,从芜花手里接过一个锦盒,亲手递给了冯常在,“这是本宫和景熙一起给朗月备下的贺礼,是一对珍珠珠花,这珍珠用的是诚王赠与景熙的,这珠花是本宫亲手所制的。正好也能与去年本宫送给朗月的手链,凑成一副。”
冯常在接过那锦盒,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那珍珠成色极好,确实是诚王所赠的那批,“嫔妾替朗月,多谢宸贵妃娘娘了。”
沈清和颔首,于石桌边坐下了身,满眼和蔼慈爱地看着两个孩子。
冯常在拿起锦盒里的一只小珠花朝朗月招了招手,朗月小跑着过来。
稍稍将朗月头上的两个小发髻整理妥当,冯常在又亲手将两枚珠花簪在了朗月的发髻上,那珍珠上光华流转,衬得朗月的小脸更加粉嫩了。
“快谢谢宸贵妃娘娘和大皇子。”
朗月抬手,摸了摸自己发髻间的珠花,嘿嘿笑了两声,乖巧地走向沈清和,两只小手交叠在身侧,“朗月多谢宸贵妃娘娘,多谢景熙。”
景熙看着那对小珠花,认出是前几日夜里,母妃所做的那对,也眯着眼睛笑出了声音。
紫绮还未来得及将贺礼盘点清楚,先从小厨房奉了两盏热茶出来,放在石桌上。
“今日是朗月的生辰,是本宫来晚了?怎么绛辰宫中,这般冷清?”沈清和捧起茶盏,漫不经心问道。
冯常在看着不远处的朗月与景熙二人,原本满是慈爱的笑意中,泛起一丝苦涩,“国事繁忙,皇上无暇至绛辰宫,其他的姐妹们也各个说是身子不适,或者不便前来,只是派人送了贺礼。像贵妃娘娘这般亲自前来的,再无旁人了。”
沈清和会意,朗月虽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却是个女儿。加之生母已逝,养母又只是个低位嫔妃。
御驾今日不曾亲来绛辰宫为朗月庆生,其他人自然也懒得往绛辰宫来,何必要浪费时间与一个低位嫔妃来往密切呢。
冯常在自知自己多嘴了,端起茶盏干笑一声,别过眼去。
到了午膳的时辰,冯常在亲自给朗月煮了一小碗长寿面,四个人围着一张不大的膳桌上,简单地吃了顿午膳。
朗月小小的一个人儿,当真将一小碗长寿面全部吃完了。
用完膳,两个孩子也都到了午睡的时辰,沈清和正要回转重湘宫,便见小路子远远跑来,“娘娘,永庆宫的纪常在有了身孕。”
“纪常在”沈清和皱了皱眉头,新人中,自己似乎不曾注意到这个人。
冯常在让莲果将睡着的朗月抱进偏殿去,自己凑近沈清和,低声向小路子问道:“是与仪嫔娘娘同住永庆宫的纪常在?”
“是,”小路子应下,转而同沈清和继续道:“皇上与皇后娘娘已经去了永庆宫看望纪常在,娘娘可要前去?”
沈清和闻言,眸中掠过一丝厌恶。
自己的女儿两岁生辰无暇顾及,如今知道妃妾有了身孕,这便能放下手里的事务赶去了。
“这个纪常在真是好福气呢,”冯常在出声道:“纪常在入宫以来,似乎只被翻过一次牌子,这就有了身孕。”
沈清和不由一愣,心头五味杂陈。想起从前,冯常在是新人中第一个承宠的,亦是一次承宠,便有了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