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望着安陆城头飘扬的梁军旗帜,叹了口气:“韦睿用兵如神,不可轻敌。”
最终,魏军选择了撤退。
与此同时,梁主正在建康宫中接见魏国俘虏董绍。
连续多年的战争让梁国疲惫不堪。
“董爱卿,”梁主和颜悦色地说,“这些年打仗,百姓受苦,我们两国都不好过啊。”
董绍恭敬地低着头:“陛下仁厚。”
梁主继续说:“我放你回去,带个话给魏主。
只要停战,我们愿意归还宿预,魏国也把汉中还给我们,如何?”
董绍连忙叩首:“臣一定把陛下的话带到。”
回到洛阳后,董绍如实禀报。
魏主听完却冷笑一声:“梁国撑不住了才来求和?
告诉梁主,想要汉中,拿命来换!&34;
就这样,南北双方再次错失了和平的机会。
战火,还将继续燃烧下去。
不久魏荆州刺史元志,率兵七万攻潺沟。
他仗着兵多将广,驱赶群蛮,逼得他们无路可退。
群蛮被逼急了,纷纷渡过汉水,逃向雍州求援。
梁雍州刺史侯易见状,心中暗喜:“这群蛮人骁勇善战,若能收为己用,必成利器。”
于是,他大手一挥,下令道:“收纳他们,编入我军!”
司马朱思远奉命整顿蛮兵。
他站在高处,对蛮众喊道:“魏人欺人太甚,今日我等联手,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蛮众早已积怨,闻言纷纷怒吼:“杀回去!报仇!”
两军交战,蛮兵如猛虎下山,冲入魏军阵中。
他们恨透了元志的逼迫,厮杀起来格外凶狠。
魏军虽众,却挡不住这股怒火,很快溃不成军。
元志见势不妙,拔腿就跑,边跑边喊:“撤!快撤!”
此战,魏军被斩首万余,元志狼狈逃回。
……
两年后,天监十年。
琅琊土豪王万寿野心勃勃,竟纠集党羽,杀了朝廷命官,占据朐山。
他还暗中勾结魏军,引狼入室。
魏徐州刺史卢昶闻讯,派大将傅文骥率兵支援。
梁廷不甘示弱,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领兵讨伐,却因轻敌,首战失利。
傅文骥趁机占据朐山,闭城死守。
梁廷震怒,急调名将马仙湬围攻。
马仙湬一到,便下令:“围死他们,断粮断水!”
朐山城被围得水泄不通。
城内粮草耗尽,连打柴取水都成了奢望。
傅文骥站在城头,望着日渐消瘦的士兵,长叹一声:“天亡我也!”
最终,他咬牙开城投降。
卢昶本就不懂军事,听闻朐山失守,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撤军。
偏在这时,天降大雪。
魏军本就士气低迷,又遇严寒,冻死者不计其数。
马仙湬哪肯放过机会?
他挥军追击,杀得魏军尸横遍野。
此役,魏军十死七八,粮草、牲畜、器械,尽数丢弃,损失惨重。
张稷带着残兵败将退守郁洲。
这时候,青州和冀州早就被北魏占领了。
南朝没办法,只能在郁洲这块小地方挂个“青州”“冀州”的牌子,假装这两个州还在自己手里。
张稷心里特别憋屈。
他以前在南齐当过大官,还参与过废掉昏君东昏侯的行动。
梁武帝萧衍上台后,念在他有功,就封他做了左卫将军。
可张稷总觉得自己的功劳大,得到的赏赐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