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0章 烽火连天梁军捷 权谋误国魏廷危
第(3/4)页

要说这北魏朝堂,真应了“宁为玉碎”的老话。

自宣武帝元恪十六岁登基,皇叔彭城王元勰本可当个擎天玉柱。

但这位王爷是个“采菊东篱”的性子,把烫手山芋扔给了咸阳王元禧和北海王元详。

这两位皇叔本就不是省油的灯,一个占着太保司空的位置,一个攥着大将军的兵符,把朝堂搅得比洛阳城的浑水还浑。

“陛下,高肇那厮又克扣了军粮!”

太尉于烈在紫微殿外急得直转圈,铠甲上的铜钉撞得叮当响。

元恪正对着生母高太后的画像出神,闻言只淡淡道:“舅父是太后亲兄,朕又能如何?”

于烈恨得牙痒,却不知这位小皇帝早被高肇等人架成了傀儡。

北海王府的琉璃瓦上凝着晨露,元详歪在胡床上,看着歌姬们赤足跳胡旋舞。

金丝笼里的百灵突然炸翅,原来是高肇的管家送来二十车蜀锦。

“王爷,”管家谄笑着摸出翡翠扳指,“我家主人说,洛水边的良田……”

元详接过扳指对着太阳照了照,绿莹莹的光映得他嘴角抽搐:“让高令公放心,茹将军那边自有本王周旋。”

咸阳王元禧就没这么“识时务”了。

这位王爷在邺城封地屯了十万精兵,暗地里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谁料枕边人早被高肇收买,夜宴上的酒盏刚撤,禁军已围了王府。

元禧被押上刑场时,洛阳城的百姓都听见他嘶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元详在朝堂上弹劾元禧那日,茹皓正给新纳的小妾画眉。

这妾室原是元夑的妃子,生得一副勾魂眼。

“皓郎,”美人忽然攀住他脖颈,“我那位表兄元详,昨日派人送来了东海明珠……”

茹皓笔尖一顿,胭脂在宣纸上洇出红梅:“告诉详王爷,冠军将军府的库房,永远为他敞开。”

当梁军旌旗漫过洛水时,北魏朝廷还在上演狗咬狗的戏码。

高肇在朝堂上咆哮:“梁人不过螳臂当车!”

元详却在私宅里搂着美人笑:“且让他们狗咬狗,本王只管数金银。”

茹皓听得真切,转身就将梁军粮草被劫的消息卖给了萧宏——这位梁朝临川王,正愁找不到攻城的借口。

洛阳城的夜风卷着沙尘,打在元恪苍白的脸上。

他望着城头飘摇的魏字旗,忽然想起元禧临刑前的咒骂:“尔等弄权误国,必遭反噬!”

远处传来禁军马蹄声,高肇带着人闯进宫门:“陛下,梁军距城三十里……”

“您听说没?

那位高丽来的高肇高大人,最近可把洛阳城搅得翻天覆地!”

说书人醒木一拍,满堂茶客立即支起耳朵。

这事儿得从元详、元皓几位王爷说起。

高肇这人在官场本就不受待见,偏生摊上个好妹妹——当今太后的亲侄女。

魏主元恪是个孝顺的,对这层舅家关系看得比金子还重。

高肇眼见着皇帝外甥天天往自己府上送金银,腰杆子渐渐挺直了,心里头那点野望就跟野草似的疯长。

“诸位可知何为‘枕边风’?”

说书人神秘兮兮压低嗓子,“高贵嫔生得花容月貌,夜夜在龙榻上吹耳旁风,说元详他们几个王爷要造反!”

正始元年四月里,洛阳城突然翻了天。

魏主连夜召见中尉崔亮,命他弹劾元详。

崔亮领旨后,当夜便带人围了茹皓等人的府邸。

百名虎贲军手持火把,将元详的宅院围得铁桶一般。

“陛下明鉴!

臣对朝廷忠心耿耿啊!”

元详被按在青石板上时,裤管还沾着夜露。

高太妃听闻消息,当场摔了汝窑茶盏:“这个逆子!”

这位太妃可不是寻常妇人,年轻时随夫戍边,杀伐决断不输男儿。

此刻她抡起枣木杖,杖头裹着粗布,每一下都带着风声:“我平日教你谨言慎行,你偏要学那市井泼皮!”

元详背上顿时绽开朵朵血梅,疼得满地打滚。

“阿母!”

刘氏跪行两步想求情,高太妃的杖头却转了个弯,“还有你!

身为正妻不劝谏夫君,倒学鸵鸟把脑袋埋进沙堆!”

这位宋王之女竟不辩解,默默挨了十几杖。

围观的仆妇们私下嘀咕:“王妃这脾气,倒比庙里的菩萨还软和。”

第(3/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神印:柔弱牧师,但武力值爆表爱上一个模仿者兽世强宠:缠人龙夫又奶又猛和毛茸茸无障碍沟通,农场被带飞重生真千金被霸总宠哭了卷王魔女从不认输作精老婆太撩人,禁欲总裁深深沦陷年代好孕,随军后被糙汉掐腰宠揽腰缠吻,禁欲佛子疯魔失控误信心机女,渣前夫追妻难上难闪婚千亿首富后,假千金马甲藏不住了陈旭小狼狗恋上我,禁欲总裁急白了头翻身赘婿把歌唱征服女帝后,我成就无上剑仙白夜妄念重生医妃太霸道,凶猛残王折了腰天资轮转,吸血的我以光为食我来自上界帝族,成婚当天媳妇跟人跑小可怜怀崽偷哭:傅总抱走狠狠宠神秘复苏之诡墨七零哥哥身硬心软,小娇妻撩着过瘾问道修真剜我骨,挖我瞳?别怪我不客气都市至尊医神村医小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