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三次。"方文娟的嘴角抽动,"最后一次,林建材带着两个人把我拖出办公室。第二天我的户籍档案就显示我落榜了。"她从包里取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页残破的纸,"这是李老师偷偷复印的录取名单,上面有我的名字。"
肖清雪突然从电脑前抬头:"林美琪去年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师称号,获奖论文题目是《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
叶辰冷笑一声,拿起那张录取通知书对着光看。水印清晰可见,右下角有个模糊的指纹。"方老师,你现在"
"在李家沟小学代课,教语文和数学。"方文娟掏出一个皱巴巴的证件,是临时代课教师证,"因为没有本科文凭,考不了编制。"她打开帆布包,里面是二十本备课本,每本扉页都写着"试用教案"。
叶辰翻看着这些教案,突然停在一页上。这是篇作文评语,字迹工整有力,和通知书上的印刷体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年来,你一直在用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方文娟的眼泪突然砸在桌面上:"我教出过六个大学生,他们都叫我方老师。"她颤抖着从包里取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封信,"这是他们写给我的,都说是我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肖清雪接过信件翻看,突然"咦"了一声:"这封信的邮戳日期"她递给叶辰看,信封上的日期是2003年8月2日,寄件人地址是师范大学招生办。
方文娟茫然地摇头:"我没收到过这封信。"
叶辰小心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入学须知,背面用钢笔写着:"方文娟同学,请于9月1日前来报到,逾期视为放弃。"落款处盖着招生办的公章,还有一行小字:"李老师转交"。
"李老师当年确实收到了你的录取通知。"叶辰的声音变得低沉,"有人中途截胡了。"
肖清雪突然把电脑屏幕转向他们:"查到了,林美琪去年在师大校友会上的演讲视频。"视频里的女人正慷慨激昂地说:"我始终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
方文娟的双手突然死死抓住桌沿,指节发白。叶辰注意到视频里林美琪签名时,"美"字的最后一捺,和方文娟教案上的笔迹如出一辙。
"这个案子我们接了。"叶辰把通知书装进证物袋,"不仅要拿回你的人生,还要让所有人看清这场骗局。"
方文娟的眼泪无声地流下,滴在那封从未送达的入学须知上。二十年过去,墨水洇开的痕迹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叶辰将方文娟的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摊开在办公桌上,肖清雪已经调出了2003年师范大学的录取名单。屏幕上,方文娟的名字赫然在列,但学籍档案里的照片却换成了另一个人。
"查一下当年招生办主任是谁。"叶辰的手指敲击着桌面。
肖清雪快速检索着资料:"王德海,2003年任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2010年退休,现居城东区养老院。"
叶辰拨通了一个在教育局工作的老同学电话,寒暄几句后切入正题:"老同学,帮我查个人,王德海,当年师范大学招生办的。"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压低的声音:"这人不好查,当年的事牵扯不少人,他现在虽然退了,但关系网还在。"
挂断电话,叶辰和肖清雪对视一眼。线索指向王德海,但对方显然不是轻易能撬开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