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与徐达则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兵分两路开始南下。只不过这次两人都格外地留意于谦和他的十万兵马。
毕竟,要是一不小心被满清皇帝从别的位面带来人将于谦和那十万兵马给吞了,那他们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在天津城中,苏醒的皇太极正与福临等人围坐在一起,表情凝重地进行着商讨。
皇太极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看向众人,缓缓说道:“如今大势已去,弘历这个位面的大清估计是保不住了。我们苦心经营良久,没想到最终还是落得如此下场。”
福临点了点头,神情黯然地说道:“是啊,十万人,对我们每个位面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没想到现在全折在这里。加上弘历抽调过来的十五万人,这场失败可以说得上是真正的伤筋动骨。我们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失去了我大清的京城。”
皇太极又把目光转向弘历,说道:“弘历,现在我们必须回去主持大局,避免明朝在给我们也来上这么一下。这里的烂摊子只能交给你了。”
弘历的脸色铁青,他紧握着拳头,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他刚刚经历了惨败,甚至连京城都丢了,此刻却被自己的先祖们要求留下来收拾残局。“我该怎么办?你们这些先祖拍拍屁股走人,那让我怎么办?”弘历在心中怒吼着,但表面上却只能强忍着怒火,说道:“我会尽力而为,只是现在国力已经元气大伤,想要恢复往日的辉煌,恐怕难上加难。”
皇太极看着弘历,心中明白刚刚的要求对他来说有些强人所难,但大清如今的局势已然是千疮百孔,只能寄希望于弘历能在最后时刻为爱新觉罗家族再搏一把,尽量让大清的“灭亡”更具备一些价值。
想到这里,皇太极深吸一口气,对弘历说道:“既然这里的大清注定要丢,那就让它丢得有价值一些。弘历,你可以随时到我们任意一个位面,至少能保证你的性命无虞。而且哪怕失去了这里,你也未必不能做皇帝!但是,朕不希望大明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大清!弘历,你懂朕的意思吧。”
弘历听后,原本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只要还有退路,他心中便稍稍有了一丝底气。他知道皇太极说的皇位是什么,现在康熙位面群龙无首,相比之下,他去接任皇爷爷的位置想必是再合适不过。
就算康熙位面有什么阻碍,实在不行,自己就去颙琰那,把颙琰赶下去,自己当皇帝,重振大清的旗鼓。
想到这里,弘历面色渐渐恢复,甚至还带着一丝狰狞,他用力地拍了拍胸脯,对皇太极保证道:“请先祖放心,大清哪怕是亡,我也要让它在灭亡之前狠狠地在明朝的身上咬上一口。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大清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永远的创伤。我保证,明朝得到的只会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
皇太极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地警告道:“弘历,万事小心。朕希望你不要像玄烨那个废物一样,居然被明军俘虏,简直有损爱新觉罗家族的颜面!”
听到玄烨的名字,在场的众人脸色都微微一变,场面一时陷入了沉默。
毕竟他们从没想过玄烨居然会被明朝俘虏,这对于一直自诩强大无比的爱新觉罗家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在场的皇帝们都是玄烨的直系亲属,哪怕皇太极作为玄烨的亲爷爷,也不禁感到唏嘘不已。
弘历这次没有像往常一样立马回应皇太极,毕竟玄烨对他是真的好。无论是曾经对他的保护,还是曾经对他的教导与关怀,玄烨都是真心实意为了他好。
想到这里,弘历心中五味杂陈,他缓缓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先祖放心,我明白您的期望,也知道该怎么做。”
皇太极见事情都吩咐得差不多了,又看了看在场的众人,站起身来,深深地看了一眼弘历,随后转身第一个离开了乾隆位面。
皇太极离开后,福临、胤禛、颙琰也依次离开。他们每一个人离开前,都对弘历投来了鼓励与信任的目光。福临拍了拍弘历的肩膀,轻声说道:“弘历,一切小心,朕相信你能处理好这里的一切。有什么需要,就去找我们,我们会尽可能的满足。”
胤禛也将手搭在弘历的肩上,严肃地说道:“弘历,遇到危险不要逞强,立刻向我们求助。你我父子一场,定会全力相助。”
颙琰则微笑着对弘历说道:“父皇,别太担心,有我们在,你不会孤军奋战。要是有需要尽管开口,我们一定会想尽办法配合你。”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弘历独自一人一步一步地迈向主位。他的脚步沉重而又充满了决然,每走一步,脸上的表情便狰狞一分,仿佛心中压抑着无尽的怒火,急需一个发泄的出口。那紧抿的嘴唇,微微颤抖的双手,无不透露出他内心的狂躁与不安。
终于,弘历走到了龙椅旁。他猛地站定,厉声喝道:“来人!”那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带着令人胆寒的威严与戾气。
门外立刻进来两人,两人跪在地上,身体止不住地颤抖,连连行礼道:“奴才在!”
弘历抬眼看向二人,那眼神中仿佛有万丈寒光,面色狰狞,脸上遍布杀气,声音如同从地狱中传出的恶鬼低吼:“传朕旨意,天津城中的汉人一个不留!将他们脑袋割下来堆放在城门口,朕要给朱元璋献上一份大礼!朕要让朱元璋知道,即便大清如今处于劣势,也绝不是他能轻易欺辱的!”
两个侍卫听到这等旨意,心中大惊,双腿忍不住哆嗦起来,额头冷汗直冒。他们感受到弘历那强大的压力,仿佛灵魂都要被这股杀气吞噬。
好一会儿,两人才艰难地挤出声音:“奴才遵旨。”随后,二人连滚带爬般快步离去,仿佛身后有什么恐怖的怪物在追赶。
紧接着,天津城中瞬间哭喊声连成一片,震天动地。那凄惨的叫声仿佛要将天空都撕裂,街道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清兵们手持屠刀,疯狂地冲向手无寸铁的汉人百姓,见人就砍,毫不留情。顿时,鲜血四处飞溅,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冲天的血气与熊熊燃烧的火光交织在一起,映红了整个天空。那血腥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街道上到处都是无辜百姓的尸体,孩子的啼哭声、女人的惨叫声不绝于耳,整个天津城仿佛成为了一座人间炼狱。
等到于谦率人赶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彻底震惊。天津城已经化为一片废墟,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满目疮痍。数不清的头颅整齐地堆放在城门口,像一座狰狞的小山,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惨剧。
街道上随处可见碎肉残臂,那刺鼻的血腥味让人几欲作呕。哪怕是身经百战的大明将士,看到这等恐怖的场景,不少人都当场吐了出来,有的甚至忍不住跪地痛哭,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痛。
于谦紧紧地攥着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泛白。他的脸色铁青,心中的怒火与愤慨达到了顶峰。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燃烧殆尽。一行清泪顺着他的脸颊无声地落在地上,滴落在那片沾满鲜血的土地。
于谦猛地抽出腰间长剑,高高举起,指向弘历他们逃窜的方向,声嘶力竭地愤声喊道:“弘历,你这个畜生!此生不杀你,我于谦枉活于世!你这等残忍的手段,简直天理难容!今日你犯下的罪孽,我于谦定要你加倍偿还!”
说完,于谦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与怒火,迅速做出安排。他留下五千人处理尸体,这些士兵们怀着沉重的心情,默默地开始清理街道上的尸骸,希望能给这些无辜的百姓一个最后的体面。而于谦则亲自带着剩下的人,马不停蹄地继续向弘历追去。
他们一路疾驰,扬起阵阵尘土。于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追上弘历,让他为今天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弘历此刻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时泄愤之举,竟让自己陷入了无尽的麻烦之中,从此再无安宁之日。
接下来的几个月,乾隆位面仿佛陷入了一片无尽的火海,战火四处蔓延,所到之处皆是一片凄惨景象。朱棣、徐达、朱瞻基如同三把利剑,按照原本精心谋划的行军路线执行合围计划。他们率领着大明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势不可挡。
如今,三方军队已经成功打通,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圈,下一步的关键行动,便是彻底围剿弘历,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画上一个句号。
由于众人皆知晓弘历在天津城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屠城恶行,心中对他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愤怒与不甘。因此,这三路大军所到之处,对于满人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措施,一个不留,以泄满清曾经屠戮汉人的血海深仇。
在此期间,各地的汉人百姓在得知满清京师沦陷,以及弘历那令人发指的屠城举动后,心中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他们再也无法忍受满清的残暴统治和血腥杀戮,纷纷自发地组建起起义军。
这些起义军虽然武器简陋,战斗装备远远比不上弘历的正规军,他们手中的刀剑、棍棒在正规的刀枪与火器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战斗力也显得尤为薄弱。
然而,他们胜在人数众多,如同繁星点点汇聚在一起,汇聚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他们联合起来,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清军。
在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有他们奋起反抗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与满清的铁蹄展开了殊死搏斗。这股源源不断的反抗力量,也给弘历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让他的境地愈发艰难。
而弘历,在遭受了明军的追击与百姓的反抗后,只能一路仓皇逃窜。他身后紧紧追着不放的于谦,犹如悬在弘历头顶的一把利刃。
弘历带着残部,在这残酷的现实中艰难求生。他一边收拢着那些四散奔逃的满清子弟,勉强拼凑起自己的军队;一边争分夺秒地逃窜,为了生存,他甚至连休息、吃饭的时间都是在逃跑路上匆匆解决。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恐惧,曾经高高在上的帝王威严荡然无存。
满清的其他人也并非愚蠢之辈,原本以满清身份自傲的他们,眼看满清的覆灭已成定局,为了给自己寻得一条生路,纷纷想尽办法逃到别的地方。
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汉人名字,开始以汉人自居,以此来逃避明军和起义军的追捕。他们混入汉人之中,妄图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
与此同时,皇太极、福临、胤禛和颙琰四人在回到本位面后,第一时间开始收缩防线。他们在乾隆位面位面遭受重创,皇太极损兵五万,玄烨位面损兵二十万,其余人损兵十万,现在他们本位面的防御必须得到加强。
尤其是山海关,作为战略要地,更是重中之重,派遣了大量的兵力镇守。他们还深知大明的火炮威力巨大,为了抵御可能的进攻,他们在城中聚集了一批汉人。打算效仿乾隆位面守城时的做法,将汉人驱赶到城下,让大明投鼠忌器,不敢轻易使用火炮发动大规模进攻。
至于玄烨那边,他们如今也只能任用康熙位面尚未登基的胤禛,再加上马齐这个武英殿大学士一同处理朝政。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玄烨现在正在大明位面为大清开疆拓土,以此隐瞒了玄烨被俘的消息。
为了能够让胤禛能够安心,不受其他皇子的掣肘,福临直接将玄烨的其他儿子带走,为胤禛创造一个相对单纯的政治环境。可惜,胤禛终究成为了众人手上的棋子。
皇太极等人征得雍正胤禛的同意后,他们心中其实已经有了打算,想把这个位置留给弘历。所以,在权力的分配上,并没有给予胤禛相匹配的权利,也没有将穿越的具体要求告诉胤禛。这让胤禛在权力的旋涡中,陷入了迷茫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