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这时候也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话有些不妥,但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再收回来已然不可能。他只能厚着脸皮,打着哈哈说道:“秦将军,我刚才就是一时兴起,说了些玩笑话,你可万万不能当真啊。我也就是顺着思路瞎扯,没有别的意思。”
秦琼僵硬着面容,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道:“末将今日没有来过,在下身体不适,就先回房中休息了。”说完,他对朱元璋拱了拱手,然后转身,步伐略显沉重地离开了大殿。
待秦琼走后,朱元璋积压在心中的怒火瞬间爆发,他“唰”地一下站起身来,冲着朱棣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老四,你说话都不过脑子吗?秦琼还在这里,你难道不知道他是谁的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难道还用咱教?咱真怀疑你这皇帝究竟是怎么当的?永乐盛世的局面,八成就是你带兵打仗还算有点本事,其他方面,全靠高炽给你擦屁股!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朱棣低着头,抿着嘴,一脸的无奈。他心里暗自叫苦,谁让之前秦琼很少参加这些商讨大事的场合。今日是打了大胜仗,秦琼才顺势接受邀请来一起听听,本想着也了解一下后续的计划。没想到,上来就这么劲爆,一下子就把秦琼整不会了。
徐达看着朱元璋对朱棣大发雷霆,心中十分焦急。他深知朱棣的本意并非如此,也明白朱元璋所担忧的事情有其道理,但当下的局势容不得有过多的犹豫和分歧。于是,徐达咬了咬牙,站出来为朱棣说话。
他恭敬地拱手,坚定地说道:“上位,虽然老四说话的时机确实不对,但末将觉得老四说的有道理。如今各地起义军如星火燎原,他们对满清恨之入骨,必定会奋起反抗。这些起义军的存在,必然会吸引满清的大量兵力,从而帮咱们拖住满清。而咱们就可以趁机完成合围计划,这是目前对我们大明来说最好的办法。只要计划顺利进行,我们就能早日将鞑子赶出去,让咱们汉人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朱元璋看着徐达,微微皱眉,叹了口气说道:“这点咱自然知道。起义军的作用咱也考虑到了,但他们毕竟力量有限。其实咱们心中都心知肚明,别看咱们将满清打得落荒而逃,但你们扪心自问,哪怕是这样的满清残军,是那些起义军能对付得了的?他们不过是白白送命罢了。到时候,满清的怒火必然会倾泻在这些无辜的百姓身上,以满清那些人残暴的性格,所过之处,当地的汉人绝对是九死一生。”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现在不能算是大明的子民,他们现在是满清”徐达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的怒喝声打断。
“够了!天德,咱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但咱既然答应了嬴政、李世民他们,那咱就一定要尽力做到!起义军的事咱管不了,但咱可以派人狠狠地追着弘历打!让他自顾不暇没时间对百姓出手。咱会从洪武一朝调兵调人,追击弘历。你们两个继续按计划进行,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合围,断了满清的退路。就这么决定了!”朱元璋满脸不爽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绝。
“儿臣(末将)遵旨。”朱棣和徐达二人同时躬身行礼道。朱棣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他知道,朱元璋最终还是采纳了他们的部分建议,虽然对起义军的命运有些无奈,但至少合围计划得到了支持。
而徐达在行礼的同时,嘴角一闪而逝地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只不过,这细微的表情变化,朱元璋根本没注意到。
另一边,秦琼满心愤懑与无奈。离开紫禁城后,他便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计划,扛起地上还在微微蠕动的麻袋,前往其他位面去寻找李靖。
不一会,秦琼大步迈进李靖的大帐,将麻袋重重地放在地上,那麻袋还在不安地蠕动着。随后,秦琼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出口,将刚才在朱元璋那里发生的事,像倒苦水一般,一股脑地都和李靖说了。
从进入大殿看到满清所谓的“庆功宴”,到朱元璋的豪迈庆祝,再到朱棣和徐达的谋划,以及朱棣那番话,秦琼说得绘声绘色。
李靖先是命人将那麻袋带下去好好安置,随后便坐在大帐内的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上,静静地听秦琼继续诉苦,安静得如同一位无声的聆听者,只是眼神中偶尔闪过一丝思索。
作为李世民的两个得力干将,在朱元璋借兵之时,李世民就将秦琼和李靖同时借给了朱元璋。秦琼带领玄甲军和陌刀营在乾隆位面大显神威,打得清军节节败退。
然而,李靖和他麾下的另外九万多大唐精锐以及从隋朝那里借来的十万精锐,却迟迟不见踪影,仿佛凭空消失一样。
等秦琼终于把心中积压的不满和委屈都倾诉完后,李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淡然与豁达,他轻声说道:“叔宝,隋末乱世你也不是没经历过。想当年,各路反王为了争夺天下,相互攻伐,前隋的统治也是摇摇欲坠。在那段日子里,哪一个势力敢说自己没波及过百姓,甚至其中个别人还大肆屠杀过百姓!不说别人,哪怕是陛下以及你我,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刀剑无眼,又敢说没误伤过百姓?”
李靖站起身来,走到营帐的窗边,望着帐外若隐若现的星空,缓缓说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乱世之中,人命就如同蝼蚁一般脆弱,局势错综复杂,各种无奈和牺牲都在所难免。这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左右的,很多时候,为了大局,只能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
秦琼苦笑着说道:“这我当然知道,这些道理我也明白。甚至我自己都清楚,那朱棣的方法从战略角度来说并没有错,他考虑到了大明的整体局势,也看到了起义军能起到的牵制作用。可我就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啊!毕竟反王都是汉人,虽然他们之间争权夺利,但好歹都是一国的子民。可现在对面是异族人,他们入关以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咱们汉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唉,不说这些了,你们这里的进展如何了?”
李靖转身拍了拍秦琼的肩膀,给了他一个安慰的眼神,神秘地说道:“我这边的情况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我只能告诉你,当初制定的那个方案百分之八十能够成功,其他的等我打完这一仗再详细告诉你。你我二人自开战以后,就因为各自的使命分隔两地,很久没见到了。你们那边究竟是怎么打赢的,快和我仔细说说。我可是很好奇,你和玄甲军、陌刀营在那边是如何大放异彩的。”
一天的时间就在这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中悄然流逝。朱元璋连夜离开紫禁城,回到了洪武位面。刚一回到自己的大殿,他顾不上自己身上的疲惫,立刻开始部署军事行动。
“传朕旨意,即刻从京师周围的十万士兵中抽调五万,准备开赴前线。”朱元璋声音洪亮而威严,不容置疑。大臣们面面相觑,但无人敢违抗他的命令,纷纷领命而去。
随后,朱元璋又亲自前往正统位面。在正统位面的大殿上,他见到了于谦。
朱元璋说了自己的请求,可此时的于谦,本在自己的位面忙于政务,并不想离开。朱元璋看着于谦,缓缓说道:“于少保,如今乾隆位面的局势你已经知晓。满清鞑子肆虐,百姓深受其害。只要你肯出马,死死的咬着弘历,那乾隆位面的汉人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机会。这是一场关乎天下汉人的大战,朕相信你不会坐视不管。”
于谦本就心系天下,听到朱元璋的话,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他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说道:“陛下既然如此信任臣,臣愿效犬马之劳!”于是,于谦二话不说,带着洪武位面的五万人,与朱棣与徐达又给他凑出来的五万人,合军十万,天还没亮,就浩浩荡荡地向天津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