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一口鲜血再次喷出,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手中的大清如今竟然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床单,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将床单捏碎。
他嘴唇颤抖着,反复喃喃道:“朕的大清……怎么会这样……朕对不起列祖列宗啊……”那声音中充满了悔恨与自责。说完,皇太极再次昏倒在床榻上。
福临等人见状,心中十分焦急。他们知道此刻皇太极的身体状况至关重要,绝不能再让他这样下去。
于是,他们急忙又安排大夫对皇太极进行紧急救治。大夫们手忙脚乱地忙碌着,为皇太极号脉、诊断,喂他服药,希望能稳定住他的病情。
而福临在安排好皇太极的救治事宜后,也顾不上自己身上的疲惫,立刻喊上胤禛等人来到另一间相对安静的房间,开始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房间里的气氛压抑而沉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迷茫。福临看着眼前这些后辈子孙,心中五味杂陈。
他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如今大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不能再沉浸在悲伤和绝望之中。我们必须想办法,重新振兴弘历这里的大清。大家说说,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胤禛起身说道说道:“皇爷爷,如今我们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局势,休养生息。同时,派人去与大明交涉,争取用其他条件换回父皇。”
然而,弘历却提出不同的意见:“先祖,我们不能再向明军低头。虽然此次战败,但我大清的民心还在,我们可以重新招募士兵,整军经武,再与明军决一死战。”
福临静静地听着二人的讨论,心中也在不断地权衡利弊。他知道胤禛和弘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他也知道现在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大清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与皇太极、福临等人愤怒、悲伤的情绪截然不同,此时在满清所谓的紫禁城中,一场盛大而热烈的庆功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紫禁城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金銮殿内,更是热闹非凡,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他身着一袭黄色龙袍,头戴皇冠,气宇轩昂。他抬起手,举起酒杯,环视着下方的众人,目光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高声说道:“此战胜利,全都仰仗诸位将士奋勇杀敌,在战场上不畏强敌,奋勇向前,才能将满清鞑子打得落花流水,一举收复北平这座满清京师。朕在这里,代表大明!代表天下苍生百姓,向各位表示感谢!你们的功劳,朕都一一记在了心里。此战结束后,朕一定会论功行赏,绝不辜负大家的一番心血!”说完,朱元璋直接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众将士见到朱元璋都干了,齐声说了一句“谢陛下!此战全都仰仗陛下指挥有度,才能获此大胜”。说完,也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一时间,金銮殿内欢声笑语,酒杯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所有人都沉浸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中。直到将近两个时辰后,宴席才渐渐接近尾声。
此时,大殿内的宾客们已经有些微醉,但喜悦的神情依旧挂在脸上。宴会结束后,大殿内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朱元璋、朱棣、徐达以及秦琼四人。
四人来到大殿内的地图前,朱元璋看着地图,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对徐达等人说道:“天德,这次我们需要从北往南大举进军。如今满清的京师已经被我们攻破,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朕断定全国的汉人会逐渐开始起义。而且现在瞻基那两个小子也在南方打的风生水起,两广一带现在已经全都握在了我们的手里。局势对我们十分有利,你们几个来一起参谋参谋,下一步应该怎么打?”
徐达听了朱元璋的话,略作思考,然后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末将觉得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执行就好。我们和满清之间相比,最大的优势并非火器,而是电台。有了电台,能让我们的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这样我们能及时掌握满清的动向,做出相应的部署。而且现在瞻基他们在南方按照我们最初制定的方案执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果现在转变策略,恐怕瞻基那边的努力就会白白浪费,打乱我们的整体布局。”
朱棣也紧接着说道:“爹,岳父说的对。我们如今胜在消息能够及时互通有无,只要三面夹击之势一旦形成,那圈中的这些满清鞑子除了逃到别的位面去,否则他们绝对跑不了一个!只要我们按照计划稳步推进,胜利必然是属于我们的。”
朱元璋原本心中还想着不分兵,直接一路平推过去。就跟在弘历身后,弘历去哪他们就追到哪,这样没准可以速战速决。但现在听了徐达和朱棣的话,朱元璋逐渐冷静下来,开始仔细分析局势。
他看着地图,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思考着二人的建议。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说道:“你们两个说得在理,现在优势在咱们这边,咱们可不能操之过急。咱们只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就能把满清耗死!咱们不仅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还要让天下百姓看到我们大明的实力和威严!”
朱棣又跟着说道:“爹,不仅如此,您想想,那满清鞑子就算逃到中原又能怎样?依我看,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就像您先前说的,满清京城被破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此位面的各个角落。这点,满清就是想封锁消息,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天下大势,民心所向,大明的正义之师势如破竹,满清就像那无根之萍,摇摇欲坠。”
朱棣顿了顿,眼神中透着一丝笃定,继续说道:“而一旦各地纷纷起义,那场面,就如同星火燎原一般,瞬间便会燃遍大江南北。到那时,满清那些人光是应对各地蜂拥而起的起义军,就得被折腾得身心俱疲。他们原本就元气大伤,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抵挡得住各地百姓和起义军的反抗呢?而且,就算他们一时半会儿还能支撑,可等局势愈发混乱,他们自顾不暇的时候,那又能奈我们何?这样也能确保咱们汉人团结在一起,不被满清那些凶残之人屠戮。要知道,满清入关以来,对汉人百姓做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这笔血债,我们可不能轻易饶过他们。”
朱棣微微皱眉,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更重要的是,那些起义军,他们本就是被满清压迫的百姓,在生死边缘挣扎求存,为了反抗暴政而奋起,就算最后起义军败了,但起义军总不能算百姓吧,咱们也不算违背与始皇他们的约定。”
朱元璋和徐达原本正认真听着朱棣的分析,听到他这番言辞,都不禁微微蹙眉。而后面的秦琼听到这里,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抽动,心中暗自腹诽:这主意你能不能别当我面说,这我回去该怎么和我家陛下交代?这朱棣身为皇帝,说话这般口无遮拦,也不考虑一下场合和在场的其他人的感受。
朱元璋看着朱棣身后有些尴尬的秦琼,一时间沉默下来。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朱棣顺着朱元璋的目光看去,只见秦琼脸上挂着礼貌且尴尬的笑容,那笑容僵硬得如同冰封一般,透着几分无奈与勉强。
一时间,大殿内的四人都察觉到了这微妙的氛围,全场立刻安静下来,针落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