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远处山坡上的朱元璋等人通过望远镜看到这恐怖的一幕,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不愧是大唐名扬天下的陌刀营,真就是对标异族打造的异族克星。之前咱还对史书中那句人马俱碎表示怀疑,今天真是让咱开了眼界。”朱元璋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撼与钦佩。他看着那被陌刀营阻挡住的清军骑兵,心中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又多了几分敬意。
一旁的朱棣也感慨道:“不仅仅是陌刀营,昨日大唐的三千玄甲军更是天下无敌,险些直接将乾隆皇帝当场诛杀。要不是对面支援的太快,加上火器不容小觑,现在的乾隆皇帝早就是一具尸体了。这玄甲军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团队配合,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
与朱元璋等人那镇定且带着胜券在握的神情截然不同,满清的几位皇帝见到陌刀营这血腥而又震撼的一幕,顿时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恐惧。
皇太极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仿佛想要确认自己所见并非幻觉。他伸出颤抖的双手,指向陌刀营,声音因恐惧而变得尖锐且颤抖,声嘶力竭地问道:“那是什么?那究竟是什么!居然能挡得住八旗的冲锋!这简直违背了常理,那些明军手中拿的究竟是何种邪门兵器,怎会如此厉害!”
这时,胤禛突然发现原本仓皇撤退的明军,此时却整齐划一地调转枪头,气势汹汹地朝着他们奔涌而来。那整齐的步伐踏在地面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是死亡的鼓点,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满清士兵的心脏。
胤禛瞳孔急剧收缩,眼中满是惊恐与慌乱。他急声喝道:“不好!我们好像中计了,那些明军居然向我们围了过来!看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之前还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竟是如此大的陷阱!”
胤禛话音刚落,皇太极等人连忙向前方看去。只见原本仓皇撤退的明军,此刻如同从地狱中涌出的恶鬼,在陌刀营的两侧如汹涌的潮水般向他们冲来。
这些明军的脸上丝毫见不到恐惧与疲惫,有的只是兴奋与渴望,那眼神仿佛饥饿的猛兽看到了猎物,充满了杀戮的欲望。他们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是死神的镰刀,正向满清士兵们无情地挥舞过来。
山坡上,朱元璋见时机已经成熟,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带着被绑在木架上的玄烨,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朱元璋手持大喇叭,对着皇太极等人大声喊道:“满清的皇帝,你们还在眼巴巴地等着玄烨的消息吧,却不知他此时早已成为我们的阶下囚。睁大你们狗眼,好好看看咱身边绑着的这个人是谁!真是一群蠢货,居然还幻想着这么一个老东西能对大明造成威胁,没想到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如今就连你们满清高高在上的皇帝都被我大明擒获,哈哈哈!”朱元璋的笑声在战场上回荡,充满了嘲讽与不屑。
对面满清的士兵感觉仿佛天都塌了,他们并不知道玄烨的计划,此刻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他们满心以为自己是在追击明军,胜利就在眼前,可转眼间自家的皇帝却被俘虏了一个。
尤其是康熙位面的士兵,原本将康熙视为神一样的存在,是他们在战场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心中无敌的存在。可现在,他们的皇帝却像待宰的羔羊一样,被明军绑在那里,狼狈不堪。而且看玄烨被绑的样子,分明就是他们平日里烤全羊时烤羊的绑法,这无疑是对他们精神上的一种巨大打击。
满清的军心在这一瞬间就如同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轰然崩溃。根本轮不到皇太极等人发号施令,大部分士兵直接转头就跑。
此刻在他们眼里,哪里还有什么所谓的皇帝,他们满心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回北平城。只有北平城那宽厚的城墙,才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安全感,让他们暂时躲避明军的追杀。
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将一切纪律与命令都抛之脑后,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
皇太极脸色铁青,双眼死死地盯着朱元璋身边生无可恋的玄烨,心中满是悔恨与愤怒。他大骂一声“蠢货”,这不仅是对玄烨的愤怒,更是对自己判断失误的悔恨。
下一秒,他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随即直挺挺地向地面坠去。他的身体砸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仿佛是乾隆位面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在发出最后的悲叹。
福临眼疾手快,一把抓起皇太极,高声喝道:“撤退!快撤退!”他的声音在恐惧与慌乱中显得格外尖锐,充满了绝望。
这些满清士兵之前追击明军的时候,那叫一个欢快,仿佛胜券在握。可现在跑起来,那狼狈的模样简直让人不忍直视,一个个恨不得身上多长两条腿,能跑得更快一些。
一些跑得慢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与疯狂。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为了能让自己多一线生机,他们甚至将屠刀对准了曾经的袍泽。只要有人留下殿后,那他们就多了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哪怕这希望是如此的渺茫。
胤禛看着身后的士兵,却发现只有步兵在追击他们,那日让他闻风丧胆的二十万铁骑却基本上都没见到。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下意识地竖起耳朵,听着两侧不时传来的不知道是什么的清脆的“哒哒”声。
那是明军机枪扫射八旗骑兵的声音,只不过这声音此刻并未在他们身后响起,而是在两侧的山林中若隐若现。胤禛的一颗心直接跌落到谷底,他隐隐觉得,他们睥睨天下的八旗可能完了。想到这里,他的身体不禁微微颤抖起来,脸色也变得惨白如纸。
胤禛骑在马上,面色凝重,他的目光不断地往后方、侧方扫视,心中越想越觉得不安。突然,他猛地勒住缰绳,对身边的福临说道:“皇爷爷,您仔细想想,身后大明的骑兵迟迟没有出现。按常理来说,以大明的兵力部署和我们逃亡的路线,他们不可能不追击。孙儿怀疑,现在北平城已经失守了!您想想,咱们要是这样一股脑地赶到北平城下,迎接咱们的恐怕只有死路一条!到时候,满城的明军,咱们就是插翅也难飞!”
福临听到胤禛的话,心中猛地一惊。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的脑海飞速运转,过往的种种迹象在脑海中快速闪过。
他突然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大明利用玄烨给他们精心设下的一个巨大圈套。朱元璋等人早就布好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往里钻。玄烨被俘,很可能就是计划的第一步,引诱他们回援,然后趁机夺取北平城。
福临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他怒喝道:“全军转道,向天津出发!北平城已经失守了,只有南下我们还有活路!你们都给朕听好了,谁要是再敢提回北平,格杀勿论!”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满清的士兵们听到福临的命令,大部分还是选择相信皇帝。毕竟,在他们心中,皇帝是他们的主心骨,是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领袖。皇帝总不能把自己送上死路,这个道理他们都懂。于是,他们纷纷调转方向,朝着天津的方向奔去。
然而,也有个别被吓破了胆的士兵,此刻完全丧失了理智,一门心思地想要回到北平。在他们心中,北平是他们的家乡,是他们的根,哪怕那里现在局势不明,他们也觉得只有回到那里才有生存的希望。他们根本不在意福临的命令,自顾自地朝着北平方向跑去。
福临看到这一幕,心中暗骂一声“蠢货”。但此刻他也顾不上这些不听话的士兵了,时间紧迫,每一秒都可能关系到他的生死。他只能带着大部分人,心急火燎地向天津逃去。
也确实如胤禛所言,此时的北平已经易主,被大明所占领。朱元璋早就调配好了兵力,满清出城追击的时候,所有骑兵直扑北平城,北平当的守军根本挡不住,很快就被明军占领。
占领北平后,城中留下十万精锐守城。这十万精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他们如同钢铁长城一般,牢牢地守住北平城的每一道防线。
而其余的大明骑兵,则在将领的带领下,如同一支离弦之箭,开始向朱元璋等人的方向冲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复仇的火焰,要和朱元璋他们合围满清的残兵败将。
这些骑兵风驰电掣般地奔驰在战场上,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幸亏福临他们身边还有一万骑兵负责保卫他们的安全。这万人骑兵犹如坚固的盾牌,紧紧地护在福临等人的周围。在前面,他们为福临等人开辟道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明军的箭矢;在后面,他们负责断后,防止明军的追击。
要是没有这一万骑兵的保护,福临等人真不一定能跑得过那些被激发潜能的步兵。这些步兵就像是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步一步地紧紧跟在后面,成为了拖延明军前进速度的绊脚石,为福临等人争取了宝贵的逃跑时间。
追杀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这一夜,对于满清的残兵败将来说,如同噩梦一般。他们不敢停歇,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只能没命地往前跑。福临和胤禛等人骑在马上,身心俱疲,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他们知道,只要跑到天津城中,就暂时安全了。
直到福临等人退到天津城中,那紧追不舍的明军才停止了追击。天津城的城墙高大而坚固,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为他们挡住了明军的追击。
福临等人狼狈不堪地进入城中,看着城外渐渐远去的明军,心中的恐惧和愤怒交织在一起。他们知道,这场战争,他们输得很惨,但此刻,他们也只能先稳住阵脚,再做打算。天津城,成为了他们暂时的避风港。
进入天津城后,福临一刻也没有停歇,第一时间亲自为皇太极安排了城中最为精良的救治人员和最好的药材。皇太极作为满清的核心人物,此刻的状况不仅关乎他个人安危,更关乎满清未来的命运。
而皇太极只是一时间无法接受玄烨被俘以及大清即将面临的惨败局面,巨大的冲击让他急火攻心,这才昏倒在地。其实,他的身体本身并无其他严重的内伤或隐疾,只是精神上的重创让他的意识暂时陷入昏迷。
经过大夫们精心的诊治和几个时辰的调养,皇太极悠悠地睁开了双眼。此刻,他的意识还有些模糊,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
他缓缓地转动眼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陌生的场景,屋内装饰华丽却又带着一种别样的陌生感,与北平城内熟悉的满清宫殿截然不同。
随后,皇太极的目光聚焦在了屋内坐着的福临等人身上。福临等人满脸凝重与悲伤,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和无助。
皇太极心中一惊,努力回忆着昏倒之前发生的事情,很快就想起了玄烨被俘以及即将败亡的战事。
他费尽全力直起身子,声音虚弱,急切地问道:“快告诉朕,大清怎么样了?我们现在这是在哪里?大清的江山,大清的将士,此刻究竟怎样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急切和渴望,仿佛想要从福临等人的口中得到一丝慰藉,一丝希望。
福临等人原本沉浸在悲痛之中,皇太极的声音突然打破了这份死寂。福临清楚此刻的皇太极刚刚苏醒,身体虚弱,经不起太大的刺激。
为了不让皇太极过于激动,影响身体恢复,他第一时间来到皇太极身边,小心翼翼地将皇太极扶了起来,让他靠在柔软的榻上。随后,福临立刻唤来侍卫,吩咐他们去传唤大夫,检查皇太极的身体状况。
然而,对于战场上的事情,福临却绝口不提。他不想让皇太极在刚苏醒的时候就承受过于沉重的打击。他故作镇定地说道:父皇,您先安心养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大清有这么多能征善战的将士,我们一定能度过这次难关。”
皇太极敏锐地察觉到福临的不自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和怀疑。他紧紧地抓住福临的衣服,拼尽全力,怒声问道:“福临!朕命令你告诉朕,现在我大清的情况如何,战士伤亡如何!朕是大清的皇帝,朕有权知道真相!朕不能被蒙在鼓里,朕要为大清负责!”
福临被皇太极的怒吼声惊到,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看着皇太极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纠结。他知道,如果说出真相,皇太极必然会承受巨大的打击,但他也明白,皇太极作为皇帝,有权利知道事实。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福临咬了咬牙,缓缓地说道:“回禀父皇,此次战事,我大清败了,而且败得彻彻底底。朱棣等人耍了奸计,故意引我们出城,我们原以为能将明军一举歼灭,可谁曾想,他们趁我们出城之际,杀了个回马枪,派人将北平占领。若不是胤禛机警,及时提醒我们转道,恐怕现在我们早已被大明一网打尽。”
福临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至于将士们,他们的遭遇更是惨痛。十五万八旗骑兵,那是咱们大清的骄傲与依靠,如今却只剩下当初拼死护在我们身边的五千骑兵,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已战死沙场。四十五万步卒,也未能幸免于难。现在仅仅只剩下五万人,其余的人皆被大明所击杀或俘虏。”
福临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泪花,继续说道:“玄烨所带领的征讨大明的军队,除玄烨被俘虏以外,其余人全军覆没。这是大清立国以来遭受的最惨重、最沉重的失败,这个结果,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随着福临的话音落下,整个房间陷入了一片死寂。皇太极原本就苍白的脸色此刻变得更加难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仿佛失去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