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四百七十八章 新政养刁民,老朱之忧!
第(3/3)页

村民们听他一说,也个个争相开口。

“我家也用得起蜂窝煤,日子过得舒坦!”

“我家如今炉火昼夜不熄,暖和得很!”

“烧煤可比烧柴省心多了!将蜂窝煤搁进炉子里,足足两三个时辰都不用操心,哪像柴火,片刻离不开人,还得不停添柴,累得腰酸背痛。”

众人七嘴八舌,脸上都带着几分得意的神色。

仿佛家中能烧上蜂窝煤,是一件值得在乡邻面前炫耀的事,能让自家在外面扬眉吐气。

反之,若谁家还在烧柴禾,便会被人暗暗鄙夷,觉得这户人家太过寒酸,连蜂窝煤都用不起。

老朱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众人,心思百转。他何等人也?

阅人无数,洞悉世情,早已将这群人的神态尽收眼底。

看来,蜂窝煤的顺利推广,不仅在于其实用,更重要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的微妙之处。

乡野之人虽不富裕,却最爱攀比。

东家添置了新衣,西家便不甘落后。

东家建了新宅,西家就算砸锅卖铁,也要盖一座更气派的。

世人皆如此。

争强好胜之心,根植于骨。

互相攀比之风,流行于世。

显然,朱允熥在推行蜂窝煤时,深谙此道。

他将使用蜂窝煤塑造成一种体面与尊荣的象征。

这便令村民们趋之若鹜,唯恐自家落于人后,不体面,会被人瞧不起。

如此一来,蜂窝煤的推广便如春风化雨,悄然融入了千家万户。

在众人兴致勃勃地“夸耀”自家炉火如何旺盛时,有一位老者插言道:“还有一桩,陛下体恤民情,深知百姓生计维艰,特意为购买蜂窝煤设了补贴。”

“买蜂窝煤的费用,百姓只须出一半,另一半由朝廷补齐。”

“那烧煤的炉子,更是陛下恩赐,分文不取。”

“如此天大的恩德,咱们岂能不领?”

“所以啊,除非是家里穷得叮当响,实在掏不出半个铜板,村里大多人家,如今都用上了蜂窝煤。”

“烧着暖和,心里也舒坦,谁不愿意过这样的好日子?”

老朱瞬间洞悉了其中的奥妙。

这也是朱允熥的手段。

寻常百姓往往难抵占便宜的诱惑。

在他们眼中,朝廷慷慨解囊,补贴一半的费用,自己只需支付另一半,若不买,岂不是白白吃亏?

因此,购买几乎成了必然的选择。

更何况,还有免费的煤炉相赠。

村里人怎会舍得拒绝这样唾手可得的好处?

事实上,煤炭的开采早已被朝廷的专营公司牢牢掌控。

凭借日益精进的采掘技术,辅以大量使用短途轨道车运输,开采成本已大幅下降。

然而,煤炭价格却由官方一手制定,市场被彻底垄断。

所谓的“朝廷补贴一半”,或许不过是空头支票,实际上多半是分文未出,还能赚不少钱,却换来了百姓的交口称赞,朝廷因此名利双收。

免费煤炉的背后,亦是同样的算计。

煤炉的批量生产成本极低,但发放到百姓手中后,百姓肯定是要使用的。

燃煤的需求随之激增,朝廷的煤炭公司借此大赚特赚。

蜂窝煤的普及,既为朝廷赢得了环保的美名,又带来了滚滚财源,可谓一石数鸟。

朱允熥的这番筹谋,算盘打得真好!

老朱暗自叹服,却也隐隐生出一丝忧虑。

百姓们在这种攀比风气下,相互竞逐炫耀,世道人心恐怕会愈发浮躁。

眼前老者,一边痛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边却也难逃攀比与贪利的窠臼。

他们的言行矛盾,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无奈。

老朱心中五味杂陈,向身旁的老者们拱手作别,转身重新登上了马车。

坐在车厢内,他轻轻掀起窗帘,推开玻璃窗,目光投向远处的村庄和山头。

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老朱的目光,望向身侧骑马随行的蒋瓛:“你说,这新政让百姓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日子越过越好,可若因此让世人内心腐朽不堪,迷失本真,那它究竟还是好是坏呢?”

……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绝世道君陆羽孟竹韵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美女总裁的僵尸老公修仙路上美女多娇娇有毒,九皇子宠妻上瘾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嫡女换嫁当后娘?她携四崽炸皇城逆袭七零:重生后我只爱自己王毅詹姆斯剑出霜满城全家护养妹,我高嫁东宫他们急了疯了吧,你管这叫替补王毅詹姆斯通天剑祖陆早早谢洄年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仙武:我刚登皇位,却觉醒复国系统?全家都是主角,唯有我是真炮灰陆早早李简安谢洄年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娱乐帝国系统修成金丹嫌弃我,我写休书你哭啥后浪非常权途凌天图从军赋摆烂重生:全家只有我是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