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抄起手里的弧形腿刀,目光专注地开始修理火腿上的碎肉和皮筋。
宣威火腿只用乌金猪肌肉最紧实的两根猪后腿,将表面凸起全部修掉,使之每一根都形似柳叶,保留乌黑的猪蹄和其上一寸腿毛,这样可以防虫蛀,等到发酵出完美的孔雀绿霉菌之后再烧掉。
三十头猪,一共是六十根猪后腿,邹岩山一根根修过去,每一根都相当细致。
趁着他修腿的功夫,阿腊婶儿便在院子里准备其他辅料。
首先是配盐,一根最正宗的宣威火腿,离不开上好的昭通井盐。
品质高的昭通井盐不似劣质井盐的死白,而是如碎冰糖一般呈现漂亮的半透明色,因为矿物质丰富,光照下还泛着淡淡青灰色金属光泽。
这种上好的昭通井盐单买就要200多块钱一斤,按照100斤肉7斤盐的比例,这三十头猪60根后腿,一共1600多斤的腿子,光盐就要120斤左右,只是盐就要用掉两万多块钱的,所以也无怪于邹老腿的手艺费高。
每根腿3000块加工费,放在外面都能直接买一条火腿回来了。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马良这种精明人当然懂得这个道理。
阿腊婶儿熟练地称好井盐,和提前配好的花椒料粉混合均匀。
邹家的花椒料粉也不一般,是自己的独门秘方,加了一些只有乌蒙山特产的秘制香料,所以做出的宣威火腿味道也别具一格,懂行的老饕一尝便知这是谁家的腿。
邹岩山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终于将60根腿全部修理平整,但这时也不能闲下来,匆匆吃了点午饭便开始给腿搓盐。
不过在搓盐之前,还有一道重要工序。
“臭小子,过来烙印吧。”
邹岩山用松针点了盆火,坐在一边用树枝拨了拨,而屋里刚刚吃完饭的马良也赶紧擦擦嘴出来,从自己兜里掏出一枚小小烙章。
这烙章是来邹家定制火腿的老板们人手一份的,上面的花纹也是特制。
邹岩山接过马良的烙章嵌在铁签上,然后用盆里的火焰烧红,蘸上一抹盐,迅速烫在排列整齐的一溜猪腿上,很快便形成了焦黑色的碳化纹路。
阿腊婶儿则在一旁拿着猪油,待烙印烙下之后细细用猪油抹上一圈,这样处理过的烙印会随着时间的发酵逐渐渗进脂肪层,慢慢变成不腐的金色纹路,也是每根火腿独一无二的“出厂证明”。
“邹大爷,要不一会儿我跟伙计们帮你搓盐,这么多,您这胳膊用的过来吗?”马良从水里捞出用完的印章揣进兜里,炯炯有神道。
邹岩山灰白的眉毛挑了挑,嗤之以鼻,冲着马良挥了挥手掌,“去去,坐一边儿去吧,你们那细胳膊细腿儿的,别把这极品龙脊腿给搓毁了。”
说罢,他便接过阿腊婶儿递来的一桶料盐,洗了把手开始搓盐。
搓盐的手法每个手艺人不同,邹岩山一般要搓三次,第一次是通搓
通搓完之后,等待10个小时风干,然后再次逆着肌理揉搓肉厚处,还要着重搓猪腿的骨缝、蹄关节,这些地方吃盐最深。
再10个小时之后,最后一次则是轻轻用盐搓一遍表面,最后撒上一把老灶灰防蝇卵滋生。
这时候,处理完其余前腿和生肉的阿腊婶儿已经在地窖铺好的松针,马良和两个伙计帮着邹岩山将60根腿一根根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