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满朝哗然,正帝紧缩眉头略微思量一番,不由得也展露了笑容。
群臣中这会也有许多人反应过来:“不错,这大将军不正是最好的人选吗?第一,他执掌天下兵马,这天下谁敢说比他更知兵?第二,他贵为大将军,乃武将之首,与文官之首丞相并列于朝堂之上,这地位,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比肩?第三,若说皇帝信任,这李洵可是安西李氏如今的当家人,当今太后,皇帝的生母就是出身安西李氏,算起来,这李洵还是太后的堂弟,李洵之父李重与太后之父李朝皆是安西侯李兴所出,只是非一母同胞罢了。这李洵勉强算是半个国舅爷,且李洵之女嫁给了幽帝第八子成王为正妃,成王与正帝皆为太后所出,一母同胞。如此关系,确实当得正帝将河北大地托付于他。”
正帝也是想通了此关节,当即笑道:“不错,出镇河北非大将军不可也。拟旨,封大将军李洵为从一品河北大都督,使持节,镇管河北军、政,嗯……再借天龙剑给李洵一用,如有不从者,持此剑先斩后奏!”
群臣这会真的不淡定了,要知道大周官位最高品秩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虽然位列正一品,到一般都是能臣死后才得以追封,从来没人生前就位列三公的。这也导致了大周实际官位最高的也就是丞相和大将军,都是正二品。如今整了一个从一品的河北大都督出来,当真是闻所未闻。这也使得李洵直接成了大周朝堂第一人。再加上这先斩后奏的天龙剑乃天子配剑,此剑所到之处就如君王驾临,这是让李洵去河北当土皇帝去啊。
丞相吴朋虽心有不甘,但也知道事出从权,况且去的是他的老家邺州,自然闭口不言。
兵部尚书蔡玄本就代表军方,执掌天下兵事调动,哪有阻拦军方出头的道理,自然也不说话。
朝堂上最有话语权的几位大佬选择了默认,这时又有谁敢出头触霉头,自然都齐齐沉默,认了此事。
正帝对群臣的反应也很满意,这也是他登基以来,在重大国事上第一次做决定未被否决。不由得心情大好,正准备宣布退朝之时,忽然想起南方之事还未商讨。忙问道:“这南方薛润,又当如何?”
蔡玄赶忙接到:“是啊是啊,光顾着说河北,这南方之地也得拿出个章程啊!”
李洵还是不急不躁的说道:“南方八州,已有四州造反,除陵州外,其他襄、寿、虞、越均未响应。同时襄、寿、虞三州州力均不弱于陵州,况湘、海、宁三州便如丞相所言那般,地广人稀,荒蛮至极。所以薛润此时凑集的十五万大军几乎已是举四州之力,若是能一击溃之,南方则定。南方之患虽急却可控。可惜年初时我大周庐水侯镇南将军刘旭仙逝以后,朝廷一直未能委任合适人选前去接替,而临时节制全军的随军司马邓良之才又不足以胜任,否则那薛润又岂能这么嚣张的公然称帝?陛下,为今之计,只需让镇东将军徐盛西进襄、寿二州,以徐盛之才,臣敢担保,薛润无法踏进襄、寿半步。有徐盛在,南方之乱自然平定。”
“徐盛?”
正帝嘴里嘀咕着,他不是不知道徐盛这个人,但是经过王炎之事,他对边军的信任几乎降到谷底,何况徐盛本就海源徐氏当家之人,海源徐氏除虞州之外,越州也几乎被他们族人掌握,影响力已充斥江北、江东,若是让他再进襄、寿,那等于将另外那半个南方送给了他,那徐盛的实力甚至凌驾于薛润之上,说不准真能横扫江南,到时再据龙江天险与朝廷划江而治,这就更得不偿失了。
李洵或许看出了正帝的心思,心想莫说皇帝,怕是不少朝臣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上前给正帝行了个礼,就转身面对朝臣道:“徐盛,徐隆兴!英雄也!年少离家远赴京师求学,拜宗师薛衡为师,五年苦读,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身负家传绝学,武艺超群。二十岁任云兴驻郡兵事营校尉,杀海东岛来犯水贼一百三十人,二十五岁任虞州驻郡司马,随虞州大都督王举征伐海东岛。亲率五百兵,于海东岛同贼首陈超血战一夜,浑身浴血,终将陈超斩于刀下,收复海东。三十岁出任虞州驻州大都督,越州山越人叛乱,越州驻州大都督刘斐不敌山越,弃州而逃,越州刺史徐艺力战身死。是徐盛率兵平定越州,也因此功得朝廷册封为镇东将军、虞州刺史,至此,朝廷东边及东南到目前为止稳如泰山。若是徐盛有不臣之心,又哪里轮得到薛润僭越称帝,以徐盛治军之威,治政之才,这南方八州怕是早就被徐盛收入囊中矣。”
就在满朝众人被李洵一席话震惊的无以复加之时,李洵又继续说道:“徐盛身经百战,善谋好断,用兵如神,常以少胜多。且治政亦为大才,江南八州虞州最富,文武双全,由此人坐镇,莫说打败薛润,纵是平定江南,又有何难。”
说着说着,李洵突然转过头又对着正帝行礼道:“陛下,臣愿保举徐盛出镇襄、寿二州。”
这时候整个朝堂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都在等着皇帝做这个不知是好是坏的决定。
这时正帝终于开口了:“此事,哪位卿家还有其他建议?”
见满朝文武齐齐沉默,正帝有些恼怒,后来想想,无奈道:“如此,就依大将军所言,让徐盛西进吧。”
就这样,南北的平叛策略就这么定了下来。
就在李洵动身北上之时,朝廷的圣旨也到了虞州,徐盛领命后即刻击鼓点将,布置一番,便率兵西进。
不等徐盛出了虞州,就接到寿州来报,薛润亲率兵马已经攻下襄州武功、襄城二郡九县,襄州以西全部陷落,正准备过襄河攻打新阳郡。
而薛泽率领的另一路兵马也破了寿州庐水、临江二郡十一县,已兵临阳春县,距离寿州治所春临郡仅三十余里。所幸时任寿州春临郡驻郡兵事统领高适集结了六营兵马,以近千人成功伏击了薛泽派出的前锋郭志、郭同二部所率领六千兵马,并斩杀二郭,震慑住了薛泽等人,才让薛泽的进攻放缓了下来。
可薛泽也非酒囊饭袋之徒,虽被高适打了个措手不及,却也很快冷静下来。仗着人多,缓慢行军,高适自知人少,自然不敢挫其锋芒,只能沿途袭扰,但却没有什么战果。
就这样,不到一天,薛泽就到了春临城下,却不急着进攻,而是安营扎寨,并且指挥兵士伐木造器。看的城头的寿州刺史陈雄和寿州驻州大都督蔡贞眉头直皱了起来,看样子,薛泽是准备造投石机等重器攻城。
果不其然,薛泽用了三天时间就造出百辆投石车和其他攻城器械若干。薛泽见万事俱备,随即下令发起总攻。
徐盛自从得知薛润已得襄、寿各半后,自然是快马加鞭,仅用两日就度过了龙江,进入寿州,来到了离春临郡不远的正阳县进行休整,同时派出信使前往春临报信,也派出多名斥候打探。
待到斥候回报,徐盛当即下令,全军开始轮休,今日不造饭,先用干粮垫垫。一直到了黄昏时分,徐盛全军开拔,可是却不是往春临的方向去,而是直接进了卢寿山。
此时的高适经过多日袭扰薛泽,逼着薛泽烦不胜烦,直接调出五千兵马由儿子薛粽统帅,盘桓在大军后方。目的就是一见高适所部,就地剿灭。
高适的日子也不好过,几次袭扰下来,没占到什么便宜,损兵折将倒不少,六营兵马近千人,如今打的只剩六百二十三,眼看粮食也要告罄,加上薛粽所部也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而是仗着人多到处搜刮高适的下落,种种因素使得高适所部这士气顿时就低了下来。
一时没计,只好退回春临东南方十几里地的永徽县潜伏。直到亥时,突见春临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此起彼伏,绵绵不绝。不由得大感奇怪,这个薛泽难道打急了眼,打算不分昼夜轮番攻城不成?若是如此,自己这点人马继续在外游袭扰,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高适想到此处赶忙召集士兵,往春临奔去。谁知临近春临城下尚有两三百米时,高适一眼望去,顿时又惊又奇。
只见城墙之下,厮杀震天,不过奇怪的是不是薛泽在攻城,而是薛泽全军大乱,被一支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大周骑兵像刀子般划成几片,同时被分解出来的陵军又被数支周军包围屠杀。同时城上守军也抓住良机不断放箭射杀城下的陵军。
这时终于有人注意到了高适等人的出现,混战中立时窜出数十骑,直奔高适而来,眨眼便至。因夜黑风高,高适一时也瞧不清对方是何模样。只见那人驱马之间,举槊便刺。
高适也是身经百战之人,不等对面来人持槊刺到,立马驱马让开,对面来势太快,刹不住马,瞬间就与高适擦身而过,高适乘机举槊便刺。
那来人身手不差,见高适一槊刺来,赶紧手上一拉一松,马槊顺势滑过手心,握住槊头前杆,用力往后一提,用杆尾架开了高适致命一刺。不等高适反应过来,立马使出一招横扫千军,怒甩马槊横扫而来。
高适赶忙一杆劈下,“嘭”的一声,双方兵器碰撞发出了震耳溃聋的声响后各自弹开。双方几乎同时收住了反震之力,再度缠斗起来,边打边往中间混战之地移动。
高适此时也不由得暗暗佩服对方居然有此身手,定非无名之辈。可惜再好的身手,也要将他斩杀于此。
此时二人已经几乎缠斗到乱军边缘,战场上的火光照亮了高适的脸,那人一看,顿时一惊,惊慌之下差点被高适一槊刺穿,好在他反应快,一槊挡开了高适致命一槊,惊呼道:“你可是龙门恪宁(高守的表字)公之子高适、高万和?”
高适见来人居然认识自己,不由的也借着火光仔细辨认,这才发觉是老熟人。忙抱拳行礼道:“高适不知是符都督当面,适才多有冒犯,罪该万死!”
原来来将便是虞州驻州大都督符颖,他本是徐盛手下校尉出身,随徐盛东征西讨,立功甚多。后经徐盛保举,成了虞州驻州大都督。虽说此时的符颖与徐盛平级,互不统属,但毕竟是徐盛一手调教出来的,一直都以徐盛手下第一猛将自居,不敢跟徐盛并驾齐驱。此次徐盛奉命平叛,符颖便自告奋勇硬要随徐盛前来,徐盛考虑一番后,同意符颖抽调虞州骑兵营作为护翼加入。
至于符颖为何会出现在此,那就要从徐盛率兵进了卢寿山开始说起,原来徐盛斥候回报,发现本地村民告知,卢寿山有一小道可直通春临和临江二郡,于是斥候便随着村民走了一遍确认此路可行。
徐盛在得到斥候肯定得奏报后,立马决定兵分两路从卢寿山小道分别进攻临江和春临二郡。
由手下镇军司马陈炯率领镇军编制的三营步兵和一营弓兵前去临江。因为此时陵国在寿州的兵马大部分都集中的春临城下,已经沦陷的庐水和临江二郡只是留下很少的兵马驻扎,以陈炯目前所率兵力,可以轻松拿下其中一郡,临江又刚好同时挨着春临和庐水,是陵军回撤的必经之路。所以,陈炯在快速拿下临江后,便可在临江地界设伏,一举两得。
而徐盛则亲自率领镇军编制的骑兵营、符颖带来的虞州驻州骑兵营和驻州十营步兵人马前往春临,从卢寿山小道突然杀薛泽个措手不及,同时跟春临守军里应外合,大破陵军。
最后也如徐盛所谋,亥时十分,他率兵从卢寿山突然杀出,以骑兵切割冲散陵军阵型和军营,同时四处纵火扰乱对方,使其难以聚兵。步兵趁机将被切割出来的散兵游勇合围绞杀,弓兵在外围放箭助攻。一时间,陵军被打的晕头转,同时,春临城上众人见状,也赶忙按照和徐盛事先约定放箭,趁乱射杀多名陵军。高适也是在此时发现春临的异样而急忙率兵前来。
也因为他的突然出现,误让符颖以为他们是陵军,才纵马前来应战,现在知道误会一场,高适也随即率兵加入混战。
高适的出现也让城头守军士气大增,寿州驻州大都督蔡贞此时也已经召集了八千人马,整装待发。见高适来到,也赶忙率兵杀出春临城。
一时间陵军被三方人马围歼,四万余人的大军瞬间分崩离析,死的死,逃的逃。那主将薛泽眼见无力回天,又气又恨的看了一眼春临城头,就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夺马而逃。
徐盛见状,赶忙大呼离薛泽最近的高适道:“万和,莫走了贼首薛泽!”
高适赶忙顺着徐盛手指方向望去,见薛泽数十骑已脱离战场,往临江方向逃去,不及招呼众人,赶忙调转马头,独自拍马追赶。
薛泽听到动静,转头望去,只见高适单枪匹马就敢追来,不由大怒道:“简直欺人太甚!居然如此轻视于我,今不杀之,岂不沦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