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大周篇之风起
第(3/3)页

随即也调转马头,命令身边亲卫擒杀高适。却不料高适勇猛无双,竟视迎面而来的骑兵如无物。纵马狂奔,一步未停,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瞬间穿过数十骑就来到了薛泽面前,持槊便刺。

薛泽还未反应过来,突然感觉身体腾云驾雾般腾空而起,眼前的景物不停的倒退,不由得看了看眼前的高适,又低头看了看插入胸前得槊杆,此时才觉得疼痛,顿时一口血箭喷出,想要呐喊却发现喉咙怎么也发不出声音,身体也渐渐失去了知觉,只有双耳能感觉依旧呼啸而过的风声。

随后前来支援的周军,见到此幕,不由得震撼万分,看着高适的眼神就像看见天神下凡一般,充满了狂热和崇拜。

这一战,在徐盛的谋划之下,大破陵军四万余人,斩杀陵国主将薛泽,擒拿副将郭崇,俘虏两万,斩杀两万。解春临之围后,命高适前往临江组织兵马前往庐水收复寿州全境。而徐盛自己则休整两日后,便领兵往襄州而去,会战陵军主力薛润所部。

此时薛润已拿下新阳,正进军偃阳,若是拿下偃阳,一则拿下襄州全境,二则可直接兵临神武关,从神武关东进可取东都偃城,西进可打到龙门关前,威胁京都。

徐盛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此时集结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在新阳攻城拔寨,眼看就要收复新阳全境。薛润得信,害怕徐盛得了新阳再联合两京之师南北夹击,所以赶紧回师寻徐盛决战。双方在新阳郡野泽县大战了五日,互有胜负。

不料,第六日时,薛润突然收到陵州急报,说徐盛长子徐直半月前趁陵军全出,国内空虚之际,直接率兵顺龙江而下,绕过寿州,直奔陵州,已下夏武、陵丰二郡九县,已逼近陵都宜江城。

因为陵州大乱,到处是周军搜刮,信使东躲西藏才潜出陵州,过襄西,渡水而来,以至于耽误了这么多时日。

陵州是薛润的根基所在,不容有失。此番若是放任不理,纵是拿下襄州全境也得不偿失。

面对薛润突然撤兵,徐盛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一切都在他的谋划之中。当即决定留符颖率两万军收复新阳全境,自己则率领三万大军追赶薛润而去,誓要诛薛润于襄河之上。

而此时身在宜江郡的徐直自知自己兵马不多,仅有六千人,若非薛润把治下兵马都抽调走了,自己在陵州莫说拿下两郡,怕是还被阻拦在罗县港,不得上岸。

此时陵国各地除新的襄州两郡外,都已经在调拨兵马前来救援宜江,自己这点人也不够看的,反正逼迫陵军退兵的目的已经达到,索性就此撤出陵州。

就在徐直准备登船之际,接到父亲徐盛派来的信使,将新阳的战况告知,并让他率兵顺襄河而上,和接到命令的高适一同合兵夹击撤退的薛润等人。

于是,在徐盛算无遗策的谋划下,薛润在襄河渡水时,遭遇到了徐盛、徐直、高适三军的合围夹击,像任人宰割的牛羊一般,被打的丢盔弃甲。

襄河上的陵军中箭而死者不多,皆是落水淹死或被踩踏而死者,就连薛润都被徐盛一箭射落船只,若非亲兵拼命打捞,怕是也要交代在此。

被打捞上来的薛润也顾不得这些兵马,在三百亲兵的护卫下,顺着襄河突围往陵州逃去。徐盛等人不及追赶,便索性放过薛润,全力清理襄河上的陵军。

本想一举渡过襄河收复武功、襄城二郡。可对岸陵军援兵已到,坐镇的就是薛润次子薛浩,虽不敢发兵渡河解救薛润等人,可还是加固了河岸防线,若是徐盛直接攻打,怕是也不好啃下。徐盛见战况如此,也只好先行退兵,返回新阳,再做计较。

此战薛润可说是损失惨重,东拼西凑的十五万大军除了护卫自己突围回来的三百亲兵外,也仅陆陆续续逃回不到两万人,几乎全军覆没。跟随自己前去的薛泽、郭崇、黎云这些依仗为柱石的人不是被斩就是被俘。真是损兵折将,白忙活。

虽说最终还是拿下了襄河以西的武功、襄城二郡。但是伤筋动骨,没个十年八年休生养息来恢复国力就别去想北伐大周之事了,且还得时时防备大周渡河而来。一场大战过后,双方攻守易型,形势大变。

此番战役过后,徐盛与寿州刺史陈雄、襄州刺史李腾三人联名奏报朝廷,为众人请功,适逢河北李洵也在邺城打退了王炎大军,一举收复邺州全境,驻马原、邺交界的壶山,以图后效。

朝廷上下一片喜庆,群臣在朝会上纷纷恭贺正帝,使得正帝不由感慨登基以来,从未如此开怀过。

夜深,正帝在寝宫还不愿休息,而是捧着徐盛的奏折不厌其烦的看着,这份奏折他自下朝以后总是揣在怀里,这已经看了一天了。

就连一旁的皇后刘氏都看不下去,嗔怪的说道:“陛下。这奏章就在一旁不会丢,这都什么时辰了,您该就寝了。”

“哈哈!倒是让皇后笑话了。好好好,朕这就安寝!”

正帝开怀的放好了奏折,正准备走向龙床,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赶忙又走到书案边,拿起了奏折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一举动也让皇后颇为奇怪,赶忙问道:“怎的了?是有什么不对么?”

正帝眉头皱了皱道:“也没什么不对,只是这请功名单上,有一人让朕险些忘了,如今想起来,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理才是。”

“哦?臣妾倒是好奇得紧,是什么样的人物立了功居然能让陛下为难得连觉都不睡了。”

“倒也不是旁人,此人想必你也是知道的。”

“嗯?还是臣妾旧识?那臣妾可更想要知道是何人了。”

“此人乃龙门郡公之孙,高适。”

皇后一听这名字不由哑然失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万和。呀!对啦,我都差点忘了,他几年前就到寿州去当武官去了,当了个什么官来的?”

“寿州春临郡驻郡兵事统领。”

“是了是了,那此次想来平定南方之乱,这万和想是立了大功?”

“何止大功,那入侵寿州的贼首,薛润的胞弟薛泽,就是被他一槊刺死在乱军之中。”

“呀!那如此说来,这功劳立的还当真不小,如此,陛下有功就赏就是,何故如此为难?”

正帝神色一黯,望着窗外满天星辰,缓缓说道:“当年因高表之事,朕继位之初,余怒难消,对龙门高氏打压过度,那高胜被朕一道旨意勒令在家,最后抑郁而终。高胜的死让朕想起了龙门郡公高均,当年父皇对朕不喜,三到四次想要废储,若非龙门郡公等老臣为朕周旋化解,怕是今日……”

“陛下,可是觉得当年做的有些过了?”

“哎!朕当时也确是年少气盛。可这龙门高氏自龙门郡公起,满门高位,盛极一时,这对我大周来说,未必是件好事。我之所以如此打压龙门高氏,虽说有私怨在内,可未尝不是担心他高氏权柄过重,最后威胁到我大周江山。”

皇后静静听着正帝的话,略微思索后道:“陛下。当年之事确是高表之过,陛下无论何种手段对待他们,也是应该。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如今,时过境迁,那高适立下如此大功,陛下不可不赏。既然陛下觉得当年惩处太重,大可在高适身上补回来。第一,高适所受打压是龙门高氏众人之中最轻的。第二,他父亲高守早逝,未被殃及,就凭此,他对朝廷难有怨恨。陛下此时授恩于他,他必感恩戴德。想来,龙门高氏经此一事,日后自当更加畏服。”

正帝静静地思索着皇后的建议,慢慢的眉头舒缓开来,哈哈一笑握着皇后的手道:“不错!皇后不愧是朕的贤内助,若非你一言点醒,朕可真不知如何是好。”

皇后被正帝握得有些羞涩,赶忙低下头来轻声呢喃道:“陛下,夜深了。”

正帝一时也被皇后这番娇羞的模样看得痴了,瞬间回想到十几年前,二人刚刚成亲之时,那时的他们一个少年得意,一个柔美温婉,相亲恩爱至今。

皇后见到正帝痴痴的看着自己,不由得心中一暖,但却更加娇羞,于是轻轻地拉了拉正帝的手,正帝会意,一把抱起了皇后,哈哈一笑,便走向龙床,一夜春色无边,“润”物无声……

大正四年冬,朝廷封赏众人的旨意到达寿州,大周海源侯镇南将军虞州刺史徐盛授三品镇东大将军,督镇齐、虞、越三州之兵事。别看就一字之差,这个大字就差了两级,镇军将军只有四品,而镇军大将军却有三品,这个品秩放在京师,也是能跟六部尚书掰手腕的级别。加上原来镇军将军没有节制地方的权力,就是纯粹的边军首领,与驻州大都督和刺史同级,都是正四品主官。而镇军大将军却可以节制地方兵备,尤其战时可以直接指挥州郡之兵。与李洵的河北大都督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权力差上太多。徐盛除了从镇军将军升为镇军大将军以外,还保留了虞州刺史的官位,同时为了褒奖他,把他的爵位从侯爵升到了公爵,也就是海源郡公。

徐盛长子徐直也因功从六品齐州济高郡驻郡兵事统领升为五品东州驻州军司马,隶属徐盛节制。同时加封登海县伯。

而高适的封赏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了,直接从六品的驻郡兵事统领直接跃升为四品的镇南将军,独领两万镇南军驻守庐水港。同时加封楚西伯。连升四级,又得爵位,这封赏的力度可是比徐盛还要大。

其他参战之人,皆有封赏,死有抚恤。

听到内侍宣读完旨意,徐盛赶忙从怀里掏出一锭金元宝偷偷塞入内侍手中,寒暄一番,便派人送内侍下去休息。

等内侍一走,徐直便忍不住走到高适面前高兴德说道:“恭喜兄长,今后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徐盛也轻捋长须笑着点头,其他在场官员也纷纷上前祝贺,一时间营帐内皆是欢声笑语,喜庆洋洋。

高适一一应酬后,借口走出大帐,站在空地上遥望龙城的方向,感受着凛冽的寒风,轻轻呢喃道:“起风了!”

第(3/3)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离婚后,我一夜三崽气晕渣男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重生后,我在恋综嗑cp绝世无敌小村医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意外被钓场系统绑定,北漂人有救了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双穿门:丧尸肚子里有黄金?被冤死沉塘,嫡女重生嫁帝王古千金穿六零当军嫂神三群聊:三国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娱乐:我的前女友遍布整个娱乐圈重生后大小姐她美疯了师弟,弄死我!重生以后,我把婆家搬空了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综影视之反派也是要过日子的修罗武神楚枫苏柔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皇子外放十八载,返京已是陆地神仙重生十六年前,我开局拯救领导修罗武神楚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