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指柏拉图的对话“斐多”篇,页100c——e。————编者
267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十三卷,第四章末段说得更清楚:“因此即令那些我们认为有‘理念’与之相应的东西,也都能由于那些产生上述东西的同样原因而存在和产生出来。”————译者
268 即事物的理念。————编者
269 柏拉图派认为几何学家所研究的既不是用笔画出来的那些个别的几何图形,也不是几何图形的理念,而是一些介乎这两者之间的几何图形,他们称之为“居间者”。————译者
270 如“三”是一个数。————编者
271 即目的因。————编者
272 这是柏拉图“国家”篇第七卷页531d,533b——e中的说法。————编者
273 指柏拉图派的一种方法。————编者
274 指坐着的人的特性。————译者
275 这就是逻辑里第一格的第一个式:大前提全称肯定,即所有的乙都是甲(a命题);小前提全称肯定,即所有的丙都是乙(a命题);由此得出的必然的结论也是全称肯定,即所有的丙都是甲(a命题)。这个式的专名是barbara,取其中的三个母音都是a以便记忆。————编者
276 这就是第一格第二个式:大前提全称否定(e命题);小前提全称肯定(a命题);由此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全称否定(e命题)。这个式的专名是celarent,取其中三个母音是eae。————编者
277 即大前提全称肯定(a命题);小前提全称否定(e命题)。————编者
278 即大前提全称否定(e命题);小前提全称否定(e命题)。————编者
279 这是第一格的第三个式:大前提全称肯定(a命题);小前提特称肯定(i命题);由此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特称肯定(i命题)。这个式的专名是darii,取其中的三个母音是aii。————编者
280 这是第一格的第四个式:大前提全称否定(e命题);小前提特称肯定(i命题);由此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特称肯定(i命题)。这个式的专名是ferio,取其中的三个母音是eio。————编者
281 即“乙属于丙”,丙为主词,乙为宾词。————英译者注
282 所谓不确定的命题,指例如“人是白的”这样的命题。这种命题中所说的“人”,并没有指出是全称的还是特称的,所以这种命题不同于“所有的人都是白的”和“有些人是白的”那样的命题,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讨论了这个问题。————译者
283 大前提i或o,小前提a。————编者
284 大前提i或o,小前提e。————编者
285 大前提a,小前提o。————编者
286 大前提e,小前提o。————编者
287 大前提a,小前提o。————编者
288 大前提e,小前提o。————编者
289 即ii,oo,io,oi。————编者
290 白的定义是“一种颜色”;我们能说一个物体是白的,却不能因此说一个物体是“一种颜色”。————译者
291 ρετ原意是指“卓越的能力或性能”,上面译成“美德”,意义颇受限制,所以在谈到一般东西时,译为“美好德性”。————译者
292 一个著名的角力士。————编者
293 μαργτη?是荷马讽刺诗中的一个人物,此处即以此名称指这种诗体。————编者
294 即讽刺诗,或译长短体诗。————编者
295 古希腊的计时器,相当于中国的“铜壶滴漏”。————编者
296 即天才。————译者
297 “欧地普”————希腊悲剧诗人爱斯启勒的作品,剧名即主人公的名称。————译者
298 即要公众花去很多钱来布景。————译者
299 即柏拉图学派。————编者
300 即公元前340——前337年。————编者
301 伊璧鸠鲁曾为他的著作“论自然”写过一个较详细的提要。原作与提要都已亡佚。————编者
302 “原子”(τομο?)的原义就是“不可分的东西”。————编者
303 即原子。————编者
304 伊璧鸠鲁认为视觉是由于影像流入眼睛所造成,而且认为思想也是由于影像流入心中所造成,不过流入心中的影像更精细。————编者
305 这是伊璧鸠鲁与德谟克里特的不同处。————编者
306 指风与热。————编者
307 即所谓“无名的实体”(κατονμαστον)。————编者
308 指灵魂。————编者
309 意即只要人还是活的。————编者
310 指失去了不致命的肢体。————编者
311 指致命的部分。————编者
312 即发音。————编者
313 指神。————编者
314 据希克斯本“第欧根尼·拉尔修”,第二册,第608——609页辑补。————编者
315 索福克勒的诗句。————编者
316 指男色与女色。————编者
317 即在世界上产生。————编者
318 即原子。————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