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卷第二
第(5/5)页

外施者。谓菩萨受轮王位。有人言。贫。愿求其位。菩萨念言。荣盛必衰。至于衰时。不能饶益。我今随彼充满其意。

内外施。谓菩萨处轮王位。有人白言。王处已久。愿舍与我。及王为我臣仆。菩萨念言。身及王位。悉是无常。当以不坚。而求坚法。即便施之。乃至以身恭勤作役。

一切施。谓菩萨处轮王位时。有贫人。而乞国土。或髓脑或妻子。菩萨念言。一切恩爱。会当离别。以此皆施。

过去施。谓菩萨闻过去诸佛菩萨。所有功德。闻已不着。了达非有。但为教化取着众生。成熟佛法。而为演说。复观过去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毕竟皆舍。

未来施。谓闻未来佛之所修行。了达非有。不取于相。不别乐生诸佛国土。亦不生厌。不以善根回向于彼。亦不于彼而退善根。但欲因彼境界。摄取众生。成熟佛法。然此法者。非有处所。非无处所。非内非外。非近非远。复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舍。

现在施。谓菩萨闻诸天王。乃至二乘。具足功德。闻已心不迷没。但观诸行。如梦不实。无有贪着。为令众生。舍离恶趣。修菩萨道。成就佛法。而为开演。

究竟施。谓菩萨假有众生。诸根残缺。告言方便。舍己所有。令我具足。菩萨观身。臭秽不净。云何恋着。应以舍彼。经僧祗劫诸根不具。亦不悔惜。复念。此身危脆不坚。我今云何而生恋着。应以施彼。充满其愿。(章字函第一卷)。

诸经要集云。布施五种相对。谓田财对。轻重对。空有对。多少对。染净对。对复有四。

第一田财相对。一田胜财劣。如童子施土与佛。二财胜田劣。如将珍宝施贫人等。三田财俱胜。如将宝施佛。四田财俱劣。如将草施畜等。

第二轻重相对。一心重(财轻)。如贫女将一毡施大众得福弘多。二财重心轻。如王夫人心慢多将宝物施众僧。得福鲜少(三四类前可知)。

第三空有相对。一心空不空境。如虽学空观照。惜财不施。还得贫报。二空境不空心。知其财施。得富弘多。乐舍得福(三四类前可知)。

第四多少相对。法句喻经云。施有四事。一施多。得福少者。如愚痴之人。祭祀费用。无有福慧。是为施多得福少。二施少。得福多者。如以慈心供道德人。精进学诵。此施虽少。其福弥大。是为施少得福多。三施少得福少者。悭贪恶意施邪见人。俱两愚痴。是谓施少得福亦少。四施多。得福多者。若有觉世无常。建立塔寺。供养三尊。福如大河流入于海。世世不断。是为施多。其报亦多。

第五染净相对。一施者清净。受者不净。二施者不净。受者清净。三施受俱净。四施受俱不净。且解一句。余三可知。何等。三俱清净者。如宝积佛。寄华奉上释迦文佛。(对字函第十卷)。

大施三轮清净空  一檀具六波罗蜜

般若经云。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修檀波罗蜜多。答有二种。一者世间。二出世间。善现答言。若菩萨为大施主。能施沙门婆罗门。孤露乞者。随其所须。悉皆施与。若复有求妻子王位头目髓脑。内外之家。并皆施与。虽作是施。而有所依。谓作是念。我施彼受。以有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同共回向阿耨菩提。复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乐。乃至证得无余涅槃。彼着三轮。而行布施。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施想。由着此三轮而行施故。名世间布施波罗蜜多。何缘此施。名为世间。以与世间同共行故。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间布施。波罗蜜多。善现答言。若菩萨行布施时。三轮清净。一者不执我为施者。二者不执彼为受者。三者不着施及施果。是为菩萨行布施时。三轮清净。舍利子。若菩萨以大悲为首。所修施福。普施有情。于诸有情。都无所得。虽与有情同共回向阿耨菩提。而于其中。不见少相。由都无所执。而行施。故。名出世间布施波罗蜜多。何缘此施。名出世间。不与世间同共行故。能超越出世间法故。乃至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五波罗蜜中。唯出世间三轮清净。一者不执我能修。二者不执所为有情。三者不着其果。余义与施皆同。(恭字函第五卷)。

又金刚般若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颂曰。

若论无相施。功德极难量。行悲济贫乏。果报不须望。凡夫情行劣。初且略称扬。欲知檀状貌。如空遍十方。

智度论云。一念中能行六波罗蜜多。谓布施时。如法舍财。是檀波罗蜜。安住大善道中布施。不向二乘。是尸波罗蜜。悭等烦恼。及魔等来。不能动心。是羼提波罗蜜。布施不息。是精进波罗蜜。摄心不散。无疑无悔。是禅波罗蜜。与者受者。乃至财物。俱不可得。是般若波罗蜜。(正字函第一卷)。

○先赞彼施使破悭  ○后毁此檀令勿着

大乘论曰。譬如如来。先为一人赞叹布施。后还毁。呰。释曰。有众生。如来先为赞叹布施功德。后时或毁此施。何以故。若人于财物。有悭吝心。为除此心。故先为赞叹布施。若人已乐行施。施是下品善根。如来复毁此施。令彼渴仰其余胜行。若不由此意。赞而又毁。则成相违。由有此意。故一施中。虽是赞毁。违而不违。(与字函第六卷)。

○财施轮回非解脱  ○法檀出世永逍遥

未曾有经云。帝释问野干曰。施食施法。有何功德。答曰。布施饮食。济一日之命。施珍宝财物。济一世之乏。增益系縳。说法教化。名为法施。能令众生。出世间道。(奄字函)。

大丈夫论云。财施者。人道中有。法施者。大悲中有。财施者。除众生身苦。法施者。除众生心苦。财施者。为其作无尽钱财。法施者。为能无尽智。财施者。为得身乐。法施者。为得心乐。财施者。为众生所爱。法施者。以为世间所敬。财施者。为愚人所爱。法施者。为智者所爱。财施者。能与现乐。法施者。能与涅槃之乐。(尽字函第九卷)。

法苑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化人具足施戒多闻智慧。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如是施者。未来天上。得好上色。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未来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未来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未来世中。多饶财宝。众生闻法。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未来世中。身得大力。众生闻法。离诸放逸。以是因缘。未来世中。身得安乐。众生闻法。除愚痴心。以是因缘。未来世中。得无碍辩。众生闻法。信心无疑。以是因缘。未来世中。信心明了。故知法施殊胜过于财施。(经字函第十卷)。

又偈云。

百千世界中。满中真金施。不如一法施。随顺令修行。

(隶字函第七卷)。

又金刚经偈云。

宝满三千界。赍持作福田。唯成有漏业。终不离人天。持经取四句。与圣作良缘。欲入无为海。须乘般若船。

行世间檀心颠倒  出世间施圣称扬

智度论云。出世间檀清净。不杂诸垢。智慧和合。是圣人所称誉。世间檀不清净。杂诸结使。颠倒心着。是圣人所不称誉。问曰。云何名檀。答曰。布施心相应善思。是名为檀。又云。有信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檀有种种利益。檀为宝藏。常随逐人。檀为破苦。能与人乐。檀为善御。开示天道。檀为善府。摄诸善人。檀为安隐。临终不怖。檀为集乐。能破苦贼。檀为大将。能伏悭敌。檀为妙果。人天所爱。檀为净道。圣贤所由。富贵安乐之林薮。得道涅槃之津梁。(德字函第一卷)。

又云。檀有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持戒自检。不侵一切众生财物。是行财施。能种种说法。令其开悟。名为法施。众生畏死。持戒不害。名无畏施。(德字函第四卷)。

声闻虽施终此岸  菩萨行檀始那边

智度论。问曰。阿罗汉。辟支佛。亦能到彼岸。何以不名波罗蜜。答曰。罗汉辟支度彼岸。与佛度彼岸。名同而实异。彼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而不能度檀之彼岸。所以者何。不能以一切物。一切时。一切种布施。设能布施。亦无大心。或以无记心。或有漏善心。或无漏心施。无大悲心。不能为一切众生施。菩萨施者。知布施不生不灭。无漏无为。如涅槃相。为一切众生故。是名檀波罗蜜。(德字函第二卷)。

法苑云。云何布施。得到彼岸。不得彼岸。答曰。如舍利弗。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度彼岸。时有人来。就乞其眼。舍利弗言。眼无所任。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唯欲得眼。尔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弃地。又以脚踏。舍利弗思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调。早度生死。于菩萨道。退回小乘。是名不到彼岸。(府字函第一卷)。

迷心利己堕声闻  达法利他超菩萨

智度论云。不为众生。亦不为知诸法实相故施。但求脱生老病死。是为声闻檀。为一切众生故施。亦为知诸法实相故。是为诸佛菩萨檀。于诸功德。不能具足。但欲少许分。是为声闻檀。一切功德。欲具满足。是为诸佛菩萨檀。畏老病死故施。是为声闻檀。为助佛道。为化众生。不畏老病死。是为诸佛菩萨檀。(德字函第二卷)。

不惟布施能生福  元来悭吝也招殃

正法念处经云。不施资财。不以法施。不施无畏。常怀悭嫉。以是因缘生饿鬼中。(初字函第六卷)。

施法虽是善因缘  为财翻招恶果报

(法施分三品)。

诸经要集云。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众生。而取财物。或用饮酒。或与女人共饮共食。如伎儿法。自卖求财。如是法施。其果甚少。生于天上。作智慧鸟。能说偈颂。是名下品法施。为名闻故。为胜余法师故。为人说法。得报亦少。生于天中。受中异报。或生人中。是名中品法施。以清净心。为欲增长众生智慧。及邪见者。令住正法。不为财利。如是法施。自利利人。无上最胜。乃至涅槃。其福不尽。是名上品法施。又云。若悭吝法。障他慧明。由是常生边地。无佛法处。此则不如卖法他人。反胜过此。(怅字函第二卷)。

修慧无福干慧贫  修福无慧痴福浊

经律异相云。迦叶佛时。兄弟二人。共为沙门。兄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布施。弟乃修福。而常破戒。后报生中。兄虽为人。从释迦出家。得阿罗汉。衣常不充。食常不饱。弟生象中。能却怨敌。国王所爱。金银珍宝。璎珞其身。封数百户邑。以供给之。时兄比丘值世大歉。游行七日。乞食不得。末后得少粗食。知象是前世弟。而语之曰。我昔与汝。俱有罪也。象识宿命。忧愁不食。王问。有人犯此象不。答曰。唯一沙门。来至象边便去。王觅沙门问之。对以前因。王意乃悟。(丙字函第七卷)。

财法二施始成功  福慧两全方作佛

法苑云。前五度譬同盲人。第六般若事同有目。若不得般若开道。前五便堕恶道。不成出世。若闻法施。过于财施。愚人不解。即便秘财。唯乐读经。若行此法。不如有人解心布施一钱。胜如迷心读经百千万卷。是故如来设教意存解行(解即慧行即福)。唯解无行。解即便虚。唯行无解。行即便孤。要具解行。方到彼岸。复次唯解无行。如人有目无足不。能远涉。唯行无解。如人有足无目。不能见道。是故要须解行双行。方成佛果。(经字函第十卷)。

大藏一览卷第二(终)

第(5/5)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废土:杀戮成神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成绩吊车尾怎么了,不还是富甲一方?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红颜政道男友说的边界感,就是和别人亲亲?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他娶我,只为了替她脱罪?末世重生:拥有系统后全家无敌了孽师听我指挥,我带截教无敌洪荒神医下山小师妹太虎了,天道贼宠她洪荒,从道门首徒开始黑心师兄别装啦,你的同伙全招了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官声之巅峰权力末世囤货:提上裙子姐不认账了让你争帝位,没让你抢皇嫂穿越现代:假千金她是太皇太后徒儿你已无敌,下山去吧!落魄后,我被装穷的前夫娇宠了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裴如衍沈桑宁让你上恋综,你玩分手play沈桑宁裴如衍裴如衍沈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