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道无彼此。人自取舍。但离分别。即如如佛。
默时说。说时默。
默时其声如雷。说时无口无舌。
大施门开无壅塞。
八字打开。入门相见。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摩诃。梵语。此云大多胜。般若。此云智慧。我宗以无上般若为宗。言力者。以其能破一切尘劳也。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达道之士。纵横妙用。无非佛事。天尚不可测。何况於人乎。虽然如此。也须实到此田地。始得。
我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然此等事。诚非小缘。吾今得之。非一生一劫能修证。盖於多劫勤苦。岂可等闲。而相诳惑耶。师恐后昆信根浅劣。故说此辞。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自达磨西来。相传至曹溪六祖。达磨云。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我此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立此宗旨。实非小缘。若非承佛记莂。安能如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佛於灵山会上。以正法眼藏。分付迦叶。迦叶付阿难。祖祖传授。以至二十八祖菩提达磨。此西天记也。
历江海入此土。菩提达磨为初祖。
在西天。则迦叶为初祖。在此土。则达磨为初祖也。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
达磨初至此土。而此土众生。信根尚浅。故以衣表信。至六祖。则观众生。根器已熟。则止衣而不传。但以心相印授耳。自此后。得道者。迨今洋洋。焉可胜数。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共遣不空空。
真妄有无。皆对待法。真若不立。则妄何由生。有无既遣。则能遣之空亦遣。故曰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
二十空。本出大般若经。空只是一也。为破二十种有故。立二十空。此空亦空。性相双融。即与如来体性同也。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心与法。根与尘。皆对待而生。曾非实性。於实性中。有此二种。如镜上尘垢也。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则真。
痕垢净尽。则镜光无碍。心法消亡。则真性廓然。此自然之理明矣。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薄福难调制。
入末法。人多放逸也。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
去圣遥远。邪见转深。闻此圆宗。多生憎疾。达磨尚遭击齿。况今之世耶。
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弃本逐末。执于事相。闻说顿法。即欲灭除。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
心毁正法。身陷阿鼻。自作自受。岂从人得也。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杀父。杀母。求佛忏悔。谤佛。谤祖。何处忏悔。
栴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沈狮子住。境静林闲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栴檀。乃西天之树。此云与乐。此标生处。荆棘并无。故喻大乘一真境界。纯一无杂。狮子。乃喻法中王也。然此境界。唯大法王之所居。而於小乘。不能栖泊。故云。走兽飞禽皆远去也。
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狮子之儿。才生三岁。便能哮吼。而野干异兽。欲逐效之。虽千百年。但妖怪之声。小乘人。积行累功。纵经千万劫。终不能至无为地。如来出世。便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而永嘉大师。一宿曹溪。又岂假长劫积行矣。比喻大乘之人。一念发真归源。则直入如来地。而小乘人积行也。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
当仁不让。有疑须辩。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师不好辩。贵在证人去於邪见。勿落有无。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
世人。只知是非无主。殊不知有真是真非也。故法华经云。智积问文殊。仁者往龙宫说法。化人几何。文殊曰。有娑竭罗龙王一女。年八岁。智慧利根。能至菩萨。忽然之间。众会皆见。此女化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楞严经云。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为诛瞿昙种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罪福立见。是非昭然。岂可颟顸佛性。儱侗真如。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
师初学天台经。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
不明本心。徒劳分别。滞於文字之中。
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背觉合尘。自可悲叹。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