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有为。皆外边走。无功之功。不在施焉。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当来不如意。
望报行施。名为住相。得生天报。未免沦坠。如箭射空。徒尔自困。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实相门。不假功行。一念回光。至如来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瑠璃含宝月。
本立而道生。本者心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净瑠璃含宝月。内外莹彻。洞照十方。则於物何凝滞哉。
我今解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此如意珠。即摩尼珠。是也。唯如来藏中收得。吾今既得。同如来。是故自利利他。终不能尽。今日解此一珠。布施大众。还见么。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莫作胜解。是真境界。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或谓佛性。或谓戒珠。其实皆一心也。故谓之心地印。而此心印无凝。则身徧十方。故知雾露云霞。皆体上之衣也。
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镮鸣历历。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则钵盂锡杖也。昔如来。以金锡。降火龙外道。稠禅师。以锡解虎斗。皆因事立名。此二物。皆如来行化之具。於入灭时。遗挂树上。盖留与后世子孙。岂虚标形状。而谩事持。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真妄不立。了然无相。无相则空存。故亦须无空。若无空。则无所不空。此即如来。真实之相矣。如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切诸相非相。是名真相。
心镜明鉴无挂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心镜明净。洞彻十方。万象森罗岂逃影。
豁达空。拨因果。漭漭荡荡招殃过。
沈空滞寂。拨无因果。不了法空。而言悟空。口常谈空。而着顽空。如斯则与外道断见无异。参玄高士。善用其心。
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弃有着空。二皆大病。
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真妄平等。取舍一如。如才生疑心。即成巧伪。是以古德云。截断两头路。归家稳坐。
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
晚学初心。不了有无法。勤苦修行。求出三界。正如认贼为子。自劫家宝。终不能成就。
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无道之人。须一心不生。心如墙壁。方可入道。良由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直下明心。见性成佛。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大夫丈。乃勇猛之士也。当秉智慧剑。裂烦恼网。般若锋。言其利也。金刚焰。取其坚也。
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外道天魔。聪明无慧。闻此圆宗。以心摧胆落。
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圆宗一举。普利一切。雷起蛰如鼓。怜迷如云普覆。如雨普滋。其利溥哉。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惺悟。
龙象乃最上乘之人。闻此法雷。沾此雨。则广润无边。而三乘五性。虽未能全获胜利。而亦知惺悟耳。
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雪山有草。名曰忍辱草。曰肥腻。牛若食之。纯出醍醐。此喻圆宗无杂。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徧含一切法。
举一性。即摄一切性。举一法。即统一□□。□□□。而未尝少。在一切。而未尝多。以由无剩法故。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一月。喻於一心。一切水。喻诸世间也。唯心能现於一切处。而终摄於一心也。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共如来合。
凡圣不二。生佛靡殊。只由我之真性。与如来同。故得法身入我性内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圆宗一地。具足诸地。非是凡夫二乘。色心行业之所能致。
弹指圆成八万门。剎那灭却三祇劫。
八万法门。弹指可成。三大祇劫。剎那可灭。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数乃法数。句即言教。此灵觉之性。非法相言教可测。亦非非法相言教可得。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
虚空无相。毁赞何施。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睹。
昭昭在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且道。祇今在什么处。师良久云。元来祇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