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受静止乐
故无伴世间
我皆无伴党
如是广解世尊所略说之义。”
二十七 大问(一)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众多比丘于清晨时,着下衣,持钵、衣,欲入舍卫城乞食。时,彼诸比丘思念:“入舍卫城乞食,尚且过早。我等宜至外道修行者之园。”时,彼诸比丘即往外道修行者之园。至已,与彼诸外道修行者相俱交谈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时,彼诸外道修行者对彼诸比丘言:
二
“友等!沙门瞿昙对诸弟子说法而言:‘诸比丘!汝等应证知一切法!应将一切法数数证知而住!’友等!我等亦对诸弟子说法而言:‘友等!汝等应证知一切法!应将一切法数数证知而住!’友等!于此处,沙门瞿昙与我等,对于说法与说法,教诫与教诫,有何差别、有何特相、有何相异耶?”
三
时,彼诸比丘者对彼诸外道修行者之所说,既不欢喜亦不非难。不欢喜不非难,即从座起而去,言:“唯于世尊座前了知此所说之义。”时,彼诸比丘即于舍卫城乞食,食后,自乞食而还,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言:
四
“大德!于此我等于清晨时,着下衣,持钵、衣,欲入舍卫城乞食。大德!时,我等乃思念:‘欲入舍卫城乞食,尚且过早,我等宜往外道修行者之园。’大德!时,我等乃至外道修行者之园。至已,与彼诸外道修行者相俱交谈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坐于一面。大德!坐于一面时,彼诸外道修行者对我等而言:‘友等!沙门瞿昙对诸弟子说法而言:“诸比丘!汝等应证知一切法!应将一切法数数证知而住!”友等!我等亦对诸弟子说法而言:“友等!汝等应证知一切法!应将一切法数数证知而住!”友等!于此,沙门瞿昙与我等,对于说法与说法,教诫与教诫,有何差别、有何特相、有何相异耶?’大德!时,我等乃对彼诸外道修行者之所说,既不欢喜亦不非难。不欢喜不非难,即从座起而去,言:‘唯于世尊座前了知此所说之义。’”
五
“诸比丘!若外道修道者如是所说,应当言:‘一问、一说、一答,二问、二说、二答,三问、三说、三答,四问、四说、四答,五问、五说、五答,六问、六说、六答,七问、七说、七答,八问、八说、八答,九问、九说、九答,十问、十说、十答。’诸比丘!如是所问,外道修行者不能回答,复更堕困惑。何以故耶?诸比丘!彼已非其境界。诸比丘!我于天、魔、梵世、沙门、天人、众生,不见有能回答此问而令心喜悦者,除如来与如来之弟子或从此所闻者。
六
说一问、一说、一答者缘何而如是说耶?
诸比丘!比丘于一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一法耶?
即:一切众生,有食而住。
诸比丘!比丘于此一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
说一问、一说、一答者缘此而如是说。
七
说二问、二说、二答者缘何而如是说耶?
诸比丘!比丘于二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二法耶?
即:名与色。
诸比丘!比丘于此二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
说二问、二说、二答者缘此而如是说。
八
说三问、三说、三答者缘何而如是说耶?
诸比丘!比丘于三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三法耶?
即:三受。
诸比丘!比丘于此三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
说三问、三说、三答者缘此而如是说。
九
说四问、四说、四答者缘何而如是说耶?
诸比丘!比丘于四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四法耶?
即:四食。
诸比丘!比丘于此四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
说四问、四说、四答者缘此而如是说。
一〇
说五问、五说、五答者缘何而如是说耶?
诸比丘!比丘于五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五法耶?
即:五取蕴。
诸比丘!比丘于此五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
说五问、五说、五答者缘此而如是说。
一一
说六问、六说、六答者缘何而如是说耶?
诸比丘!比丘于六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六法耶?
即:六内处。
诸比丘!比丘于此六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
说六问、六说、六答者缘此而如是说。
一二
说七问、七说、七答者缘何而如是说耶?
诸比丘!比丘于七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七法耶?
即:七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