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童女!成就此等五法之女性者,身坏死后,生于可意众天之同辈中。”
贤妻在何处 恒炽然热心
养护一切者 不贬如意夫
以嫉妒之语 尚又不怒夫
尊夫一切者 迎贤智敬重
勇悍而不懈 善摄周围人
作夫之所好 善护念贮蓄
随夫之所欲 如是女人等
居于可意天 处处一切生
三十四
一
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大林中之重阁讲堂。尔时,将军师子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一面坐已之将军师子白世尊言:
二
“大德!布施现见之果,能使得知耶?”
“师子!能。”世尊曰:
“师子!能施之施主,多为人所爱,为人所赞扬。师子!能施之施主,多为人所爱,为人所赞扬之事,即是布施现见之果。复次,师子!能施之施主,为善之善士所亲爱。师子!能施之施主,为善之善士所亲爱之事者,亦是布施现见之果。复次,师子!能施之施主,赞善之称声增加。师子!能施之施主,赞善之称声增加者,亦是布施现见之果。复次,师子!能施之施主,无论如何趣向于众,无论是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皆以无畏而趣向,无有所赧者,亦是布施现见之果。复次,能施之施主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师子!能施之施主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者,是布施当来之果。”
三
作如是说时,将军师子即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所说布施现见之四果者,我非仅因相信世尊而认同,我亦了知其义。大德!我为能施之施主,多为人所爱,为人赞扬。大德!我为能施之施主,善之善士敬仰我。大德!我为能施之施主,云:将军师子能施、能作、侍奉僧伽,我善之名声增加。大德!我为能施之施主,无论如何趣向大众,无论是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皆以无畏而趣向,无有所赧。大德!世尊所说布施现见之四果者,我非仅因相信世尊而同意,我亦了知彼义。然而,大德!世尊对我说:‘师子!能施之施主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此我不知。然而,我信仰世尊而予认同。”
“师子!彼乃如是。师子!彼乃如是。师子!能施之施主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
施者多为人所爱 为人亲爱称誉增
处于众徒无赧畏 成为无悭无吝人
是故智者为布施 除去悭垢且求乐
彼等长夜居于天 成为天众而欢乐
作为生缘而作善 从此处没自有光
逍遥于难陀那园 彼等彼处五种欲
具备欢喜与悦乐 随从无依如者语
善逝弟子于天国 当有欢喜与快乐
三十五
一
“诸比丘!此等是布施之五胜利。何等为五?
二
多为人所爱与为人所赞扬,为善之善士所亲爱,善之称赞声增加,不破在家之义务(五戒),身坏死后生于善趣与天界。
诸比丘!此等是布施之五胜利。”
随从善士之法则 惠施者为人所爱
善士有戒梵行者 恒常为彼所亲爱
彼等于众而说法 除去一切之苦厄
彼将其法住于世 觉悟无漏且圆寂
三十六
一
“诸比丘!此等五种是应时之施。何等为五?
二
施[远]来之人,施[远]去之人,施病人,施饥荒时,凡[初得]新谷食、新果蓏,当先供具戒者。
诸比丘!此等是五种应时之施。”
智者应时施 富慈而不悭
正直如圣人 应时而布施
心意若清净 其施福报大
此随喜或又 经营业务人
其福报不小 人人有福分
施与有大果 予施而不悔
福乃有情者 后世之根基
三十七
一
“诸比丘!施食之施者,五处施于受者。何等为五?
二
施寿、施色、施乐、施有力、施辩。复次,施寿已而得天、人之寿,施色已而得天、人之色,施乐已而得天、人之乐,施力已而得天、人力,施辩已而得天、人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