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须摩那王童女为五百乘车与五百王童女所围绕,往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一面坐已之须摩那王童女,白世尊言:
二
“大德!世间有世尊之二位弟子,为同信、同戒、同慧,而一人布施,一人不[欲]布施。彼等身坏死后,当生于善趣、天界。然而,大德!为彼等之天者,当有差别耶?当有差异耶?”
“须摩那!当有[差别]”,世尊曰:
三
“须摩那!凡能布施者,成为天[界]时,胜于彼之不布施者五处。[所谓]天之寿、天之色、天之乐、天之称誉、天之卓越性等是。须摩那!凡能布施者,成为天[界]时,胜于彼不布施者是等五处。”
四
“大德!复次,若彼等自彼处死,而还于现状,再次为人,彼等当有差别耶?当有差异耶?”
“须摩那!当有[差别]”,世尊曰:
五
“须摩那!凡布施者,成为人之时,胜于彼不布施者五处。[所谓]人之寿、人之色、人之乐、人之称誉、人之卓越性是。须摩那!凡布施者,成为人之时,胜于彼不布施者是等五处。”
六
“大德!复次,若彼等两人由家趣于非家,大德!出家之彼等,当有差别耶?当有差异耶?”
“须摩那!当有[差别]”,世尊曰:
七
“须摩那!凡能布施者,为出家时,胜于彼不布施者五处。[所谓]乞时得多衣,不乞时少;乞时得多食,不乞时少;乞时得多床座,不乞时少;乞时得多治病药、资具,不乞时少;复次,与同梵行者等同住时,彼等现行多可意之身业于彼,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语业[于彼],非可意者少;现行多可意之意业[于彼],非可意者少;赠可意之进物[于彼],非可意者少。须摩那!凡布施者,为出家时,胜于彼不布施者是等五处。”
八
“大德!复次,若彼等两人得阿罗汉果。大德!得阿罗汉果之彼等,当有差别耶?当有差异耶?”
九
“须摩那!既然如此,我于此处亦不说少许差异,谓解脱与解脱[无差异]。”
十
“大德!是稀奇。大德!是未曾有。大德!布施之果至此,宜当为布施,宜当作福。彼为天者,亦有福之助成,为人者,亦有福之助成,为出家者,亦有福之助成。”
“须摩那!此即如是。须摩那!此即如是。须摩那!宜当为布施,宜当作福。为天者,亦有福之助成,为人者,亦有福之助成,为出家者,亦有福之助成。”世尊说此,善逝说此已,师复如是说:
譬如无垢月 游行虚空界
一切世星宿 悉翳其光明
亦如具信人 闻戒离贪嫉
一切悭吝者 皆蔽其光明
犹如雷光响 兴起百峰云
雨降于大地 充满丘谷中
正自觉弟子 于智者五处
有见胜于悭 称寿与乐色
彼富荣财位 死于天欢乐
三十二
一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中之栗鼠饲养处。尔时,准提王童女为五百乘车与五百童女所围绕,往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一面坐已之准提王童女,白世尊言:
二
“大德!我兄名准陀之王童子,彼作如是言:若有人,不论女人或男子,只归依佛陀、归依法、归依僧伽,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果实酒、酒分之放逸处时,彼身坏死后,唯生善趣,非恶趣。大德!我请问世尊,大德!信如何之师,身坏死后,唯生善趣,非恶趣;信如何之法者;身坏死后,唯生善趣,非恶趣;信如何之僧伽者,身坏死后,唯生善趣,非恶趣。圆满如何之戒者,身坏死后,唯生善趣,非恶趣。”
三
“准提!一切无足、或二足、或四足、或多足、或有色、或无色、或有想、或无想、或非想非非想有情者之中,如来可说为第一、应供、正等觉者。准提!信佛陀乃信第一者,复次,信第一者,乃有第一之异熟。准提!于一切有为或无为法中,离欲可说为第一,即是:醒憍醉、愈渴、破窟宅、断轮回、尽渴爱、离欲、灭、涅槃者是。准提!凡信离欲之法者,乃信第一者,复次,信第一者,乃有第一之异熟。准提!一切之僧伽或群众中,如来之弟子僧伽可说为第一,即四双八士补特伽罗是。世尊之此弟子僧伽者为: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是。准提!凡信僧伽者,乃信第一者,复次,信第一者,乃有第一之异熟。准提!一切戒之中,圣所爱[戒],可说为第一,即:不破、不穿、不杂、不秽、具自在、智者所赞、不惛昧、能生三摩地等是。准提!凡圆满圣所爱戒者,乃为圆满第一者。复有,圆满第一者,乃有第一之异熟。”
了别第一法 信乐为第一
应施无上者 信乐第一佛
离欲寂静乐 信乐第一法
无上福田地 信乐第一僧
布施为第一 增上第一福
寿命色称誉 赞颂力安乐
智者施第一 专心第一法
为天亦为人 得第一欢喜
三十三
一
一时,世尊住婆提[城]遮婆罗林。尔时,敏达迦之孙郁迦,往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一面坐已之敏达迦之孙郁迦,白世尊言:
二
“大德!唯愿世尊明日与我家之三人俱受我食。”世尊默然而许。尔时敏达迦之孙郁迦了知世尊允许,即从座而起,问讯世尊右绕而去。时,世尊其夜过后于日之前分,被内衣,着衣持钵,而往敏达迦之孙郁迦家。至已而坐于所设之座。时,敏达迦之孙郁迦自以殊妙之嚼食、啖食,而加以选择供世尊满足。时,敏达迦之孙郁迦[见]世尊食讫,由钵离手,自持一低座坐于一面。坐一面之敏达迦之孙郁迦,白世尊言:“大德!我此等童女当来可嫁。大德!世尊请教授彼等。大德!世尊请教诫彼等。彼等依此而于长夜得利益与安乐。”
时,世尊告彼等之童女曰:
三
“诸童女!是故应如是学,谓:对父母、所嫁之夫之所欲,彼等缘哀愍而怜我,我等则须夙起晚寐,好作业务,唯恒欢行、爱语,诸童女!汝等应如是学。诸童女!是故应如是学,谓:凡丈夫应当尊重,或父母、或沙门、婆罗门者,我等应恭敬、应尊重、应尊敬、应供养;又,对来临者,与座[涤足之]水而供养,诸童女!汝等应如是学,诸童女!是故应如是学,谓:丈夫亲近之作业,或是羊毛、或是绵花,随彼我等当为巧艺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自]作或令[他]作而满足,诸童女!汝等应如是学。诸童女!是故应如是学,谓:凡丈夫亲近家族之人,或奴仆、或差使、或雇佣者,不论是谁,我等皆欲了知当作而作,又须了知不当作而不作,又须了知病人之强弱,又须与彼[家族之人]可得之分,诸童女!汝等应如是学。诸童女!是故应如是学,谓:凡丈夫应得之财,或谷、或银、或金者,一切我等皆应保护、收藏、完成,不应使欺骗、窃盗、狂醉、丧失,诸童女!汝等应如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