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即:非诡诈者、非虚谈者、非现相者、非掩饰瞒骗者、非假利求利者。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
八十四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二
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无慧。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四
即:有信、有惭、有愧、精进、有慧。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
八十五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二
即:于色不堪忍、于声不堪忍、于香不堪忍、于味不堪忍、于所触不堪忍。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四
即:于色堪忍、于声堪忍、于香堪忍、于味堪忍、于所触堪忍。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
八十六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二
即:得义无碍解、得法无碍解、得词无碍解、得辩无碍解者是,[作]同梵行者之大小所应作,巧而不怠,成就一切种类方便之才智,能作,能处理。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
八十七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二
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圆满轨则与所行,见怖于微尘量之罪,受学于学处。以多闻而受持所闻,积集所闻,如以初善、中善、后善之法而说明有义、有文、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彼乃多闻受持如是之法,以语熟练,以意随观,以见极为通达,言语美丽,所言良好、优雅,可资信赖,离粗恶语,能令成就知义之语。乐住于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即如法而得,无艰难、无梗涩而得,诸漏已尽之故,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知悉、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
八十八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于多人无益、于多人无乐、于多人无利、于天、人无益、于苦而行。何等为五?
二
有长老比丘,出家经多日,有称誉,有在家、出家等多人之眷属,知名,得衣、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多闻而忆持所闻,积集所闻,以初善、中善、后善之法而说明有义、有文、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彼乃多闻忆持如是之法,于语熟练,于意随观,于见极为通达。然彼为邪见者,颠倒而见。彼即令多人出离正法而令住于不正法。如此彼长老比丘,出家经多日,[人人]仿依彼例;彼长老比丘有称誉,有在家、出家等多人之眷属,知名,[人人]仿依彼例;彼长老比丘得衣、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人人]仿依彼例;彼长老比丘以多闻受持所闻,积集所闻,[人人]仿依彼例。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于多人无益、于多人无乐、于多人无利、于天、人无益、于苦而行。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长老比丘,即于多人有益、于多人有乐、于多人有利、于天、人有益、于乐而行。何等为五?
四
有长老比丘,出家经多日,有称誉,有在家、出家等多人之眷属,知名,得衣、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多闻而受持所闻,积聚所闻,以初善、中善、后善之法而说明有义、有文、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彼乃多闻忆持如是之法,于语熟练,于意随观,于见极为通达。彼为正见者,不颠倒而见,彼即令多人出离不正法,令住于正法。如此彼长老比丘,出家经多日,[人人]仿依彼例;彼长老比丘有称誉,有在家、出家等多人之眷属,知名,[人人]仿依彼例;彼长老比丘得衣、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人人]仿依彼例;彼长老比丘以多闻而受持所闻,积集所闻,[人人]仿依彼例。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于多人有益、于多人有乐、于多人有利、于天、人有益、于乐而行。”
八十九
一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能令有学比丘退还。何等为五?
二
即好[起]事业、好谈说、好睡眠、好杂众、不观察心之解脱。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能令有学比丘退还。
三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何等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