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即不好[起]事业、不好谈说、不好睡眠、不好杂众、观察心之解脱。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
九十
一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能令有学比丘退还。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有学比丘,经营众多之事业,多作所作,且一切所作皆善巧,废除宴坐,不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是能令有学比丘退还之第一法。
三
复次,诸比丘!有有学比丘,专心杂事而渡日,废除宴坐,不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能令有学比丘退还之第二法。
四
复次,诸比丘!有有学比丘,与在家出家等杂处,与在家杂处而不随顺[圣教],废除宴坐,不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是能令有学比丘退还之第三法。
五
复次,诸比丘!有有学之比丘,甚早入村,过正午始还,废除宴坐,不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是能令有学比丘退还之第四法。
六
复次,诸比丘!有有学比丘,遣除能趣向心离盖之论述,譬如少欲论、喜足论、远离论、不杂处论、发勤精进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智见论,如是之论如欲得而不得,于彼为艰难、梗涩,彼废除宴坐,不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是能令有学比丘退还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能令有学比丘退还。
七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何等为五?
八
诸比丘!世间有有学比丘,不营众多之事业,不多作所作,且一切所作不善巧,不废除宴坐,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之第一法。
九
复次,诸比丘!有有学比丘,不专心于杂事而渡日,不废除宴坐,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之第二法。
一〇
复次,诸比丘!有有学比丘,不与在家、出家等杂处,不与在家杂处而无不随顺[圣教],不废除宴坐,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之第三法。
一一
复次,诸比丘!有有学比丘,不甚早入村,不过正午而还,不废除宴坐,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之第四法。
一二
复次,诸比丘!有有学比丘,不遣除能趣向心离盖之论述,譬如少欲论、喜足论、远离论、不杂处论、发勤精进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智见论,如是之论如欲得其义则得,得之不艰难,得之不梗涩,彼不废除宴坐,勤于内心之寂止。诸比丘!此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之五法,能令有学比丘不退还。”
摄句:
可贪、未贪、诡诈者、有信、不堪忍
无碍解、戒、长老、其他之二是有学
第十 迦俱罗品
九十一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五圆足。何等为五?
二
即:信圆足、戒圆足、闻圆足、舍圆足、慧圆足等是。
诸比丘!此等是五圆足。”
九十二
一
“诸比丘!此等是五圆足。何等为五?
二
即: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解脱圆足、解脱智见圆足等是。
诸比丘!此等是五圆足。”
九十三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已知之记说。何等为五?
二
即:迟钝之故,昏迷之故,记说已知;有恶欲,欲为性之故,记说已知;憍醉之故,心散乱之故,记说已知;依增上慢而记说已知;全正知而记说已知。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已知之记说。”
九十四
一
“诸比丘!如是等五者,是安稳住。何等为五?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