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复次,诸比丘!当来之世有诸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彼等虽然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作为长老比丘却多蓄[财物],[于戒学]缓慢,为堕落之先行者,不勉励远离,为未得之得、为未达之达、为未证之证,不启发精进。随从之人众即当随彼等之见,其人众亦多蓄[财物],[于戒学]缓慢,为堕落之先行者,不勉励远离,为未得之得、为未达之达、为未证之证,不启发精进。诸比丘!如是法污则律污,律污则法污。
诸比丘!是有未来之第五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彼;又既觉已,为断彼应精勤。
诸比丘!有此等五种未来之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彼;又既觉已,为断彼等应精勤。”
八十
一
“诸比丘!有此等五种未来之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察;又既觉已,为断此等应精勤。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当来之世,有诸比丘希望美丽之衣,彼等即希望美丽之衣而废穿粪扫衣,废树林、草丛、高原、边陬之坐卧,入于村、邑、王都而居住,又,为衣服故,敢作种种非好之非行。
诸比丘!是有未来之第一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察彼;又既觉已,为断彼应精勤。
三
复次,诸比丘!当来之世,有诸比丘希望美味之食,彼等即希望美味之食而废乞食,废树林、草丛、高原、边陬之坐卧。为寻求适于嗜好之上味,入于村、邑、王都而居住;又,为食物故,敢作种种非好之非行。
诸比丘!是有未来之第二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察彼;又既觉已,为断彼应精勤。
四
复次,诸比丘!当来之世,有诸比丘,希望美丽之床座,彼等即希望美丽之床座,而废坐于树下,废行树林、草丛、高原、边陬之坐卧,入于村、邑、王都而居住;又为床座故,敢作种种非好之非行。
诸比丘!是有未来之第三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察彼,又既觉已,为断彼应精勤。
五
复次,诸比丘!当来之世,有诸比丘,可与比丘尼、正学女及将来之沙门杂住。而且,诸比丘与比丘尼、正学女及将来之沙门杂住时,如次之事应可豫期,谓:或可不欣行梵行,或可犯随一杂污之罪,或可弃学而退转。
诸比丘!是有未来之第四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察彼,又既觉已,为断彼应精勤。
六
复次,诸比丘!当来之世,有诸比丘,可与管理林园者及将来之沙门杂住。而且,诸比丘与管理林园者及将来之沙门杂住时,如下之事应可豫期,谓:可竭力受用种种贮蓄物而住,又对地与植物可作粗相[划界限]。
诸比丘!是有未来之第五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察彼,又既觉已,为断彼应精勤。
诸比丘!有此等五种未来之怖畏,现不起,当来可起,汝等应觉察此等,又既觉已,为断此等应精勤。”
摄句:
二心解脱果与二法住者
说二战士与四未来
第九 长老品
八十一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二
即:贪可贪者、瞋可瞋者、迷可迷者、愤可愤者、憍可憍者。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四
即:不贪可贪者、不瞋可瞋者、不迷可迷者、不愤可愤者、不憍可憍者。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
八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二
即:未离贪、未离瞋、未离痴、有覆、有恼。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四
即:已离贪、已离瞋、已离痴、无覆、无恼。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
八十三
一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何等为五?
二
即:诡诈者、虚谈者、现相者、掩饰瞒骗者、假利求利者。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非可爱、非可意、非可尊重、非可崇敬者。
三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长老比丘,即同梵行者之可爱、可意、可尊重、可崇敬者。何等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