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自具足戒,又对戒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自具足定,又对定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自具足慧,又对慧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自具足解脱,又对解脱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自具足解脱智见,又对解脱智见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即堪与同梵行者论议。”
六十六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即堪与同梵行者共住。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自具足戒,又对戒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自具足定,又对定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自具足慧,又对慧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自具足解脱,又对解脱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自具足解脱智见,又对解脱智见具足之论而发问时能记说。
诸比丘!成就如是等五法之比丘,即堪与同梵行者共住。”
六十七
一
“诸比丘!无论任何比丘、比丘尼,若修五法,多作五法,彼即可期望于二果中之随一果,得现法之慧,无论任何余依者,则为不还性。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修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第五增上精进。
诸比丘!无论任何比丘、比丘尼,若修此等五法,多作是等五法,彼乃可期待二果中之随一果,得现法之慧,无论任何余依,则为不还性。”
六十八
一
“诸比丘!我于自觉之前,为未现等觉之菩萨时,修此等五法,多作五法。何等为五?
二
我乃修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第五增上精进。诸比丘!我自修第五增上精进之此等法故,多作故,凡以证智可予作证,我以证智作证其法而引发于心,随其范围而各自可得满足;我若领受种种之神通……乃至……至梵世亦令身到,随其范围而各自可得予满足;我若……乃至……诸漏已尽故,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以证智作证,具足而住;随其范围而各自可得予满足。”
六十九
一
“诸比丘!若修行或多作是等五法,则能引导一向厌离、离贪、灭、寂、通智、等觉、涅槃。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循身观不净而住,于食而有违逆想,于一切世间而有不欣乐想,循一切行而观无常;复于彼内心,善自安立死想。
诸比丘!若修行或多作此等之法,则能引导一向厌离、离贪、灭、寂、通智、等觉、涅槃。”
七十
一
“诸比丘!若修行或多作是等之五法,则能引导漏尽。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循身观不净而住,于食而有违逆想,于一切世间而有不欣乐想,循一切行而观无常;复于彼之内心,善自安立死想。
诸比丘!若修或多作此等之五法,则能引导漏尽。”
摄句:
说明二想、二增长及论议
共住、二神足、厌离与漏尽
第八 战士品
七十一
一
“诸比丘!若修行或多作此等五法,则有心解脱果及心解脱果之胜利,又有慧解脱果及慧解脱果之胜利。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循身观不净而住,于食而有违逆想,于一切世间有不欣乐想,循一切行而观无常,复于彼之内心,善自安立死想。
诸比丘!若修行或多作此等五法,则有心解脱果及心解脱果之胜利,又有慧解脱果及慧解脱果之胜利。
三
诸比丘!比丘有心解脱及慧解脱时,诸比丘!此比丘即称为已拔关、已埋堑、已拔箭、已外户、已倒幢、已卸担、已离系之圣者。又,诸比丘!云何为有比丘已拔关耶?
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无明已断,根已斫,如[被]截罗树之残干,能灭,当来无生。诸比丘!如是者有比丘是已拔关。又,诸比丘!云何为有比丘是已埋堑耶?
五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反覆有生之轮回已断,根已斫,如[被]截罗树之残干,能灭,当来无生。诸比丘!如是者有比丘是已埋堑。又,诸比丘!云何为有比丘是已拔箭耶?
六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渴爱已断,根已斫,如[被]截罗树之残干,能灭,当来无生。诸比丘!如是者有比丘是已拔箭。又,诸比丘!云何为有比丘已外户耶?
七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五顺下分结已断,根已斫,如[被]截罗树之残干,能灭,当来无生。诸比丘!如是者有比丘是已外户。又,诸比丘!云何为有比丘是已倒幢、已卸担、已离系之圣者耶?
八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我慢已断,根已斫,如[被]截罗树之残干,能灭,当来无生。诸比丘!如是比丘是已倒幢、已卸担、已离系之圣者。”
七十二
一
“诸比丘!若修行或多作此等五法,则有心解脱果及心解脱果之胜利,又有慧解脱果及慧解脱果之胜利。何等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