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五 集
第(15/59)页

尔时,彼比丘即随彼之共住比丘,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此比丘作如是言,谓:‘大德!今我身不倦怠,又我明了于各方,又[止观之]法显现于我,又惛眠不捕捉我心而住,又欣行梵行,又我于诸法不疑。’”

“比丘!此是理所当然。防护诸根,于食知量,精勤觉醒,观察诸善法,于初夜、后夜勉励菩提分法之修习而住时,身不倦怠,彼明了于各方,又[止观之]法显现于彼,又惛眠不捕捉彼心而住,又欣行梵行,又彼于诸法不疑。故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我等当护诸根之门,于食知量,精勤觉醒,观察诸善法,于初夜、后夜勉励菩提分法之修习而住。”

五十七

“诸比丘!此等五处者,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何等为五?

我乃可老者,未超越于老。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我乃可病者,未超越于病。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我乃可死者,未超越于死。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一切我所爱可意之物,皆可变亡。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我有业,领受业,以业为因,以业为亲缘,以业为归趣,我所造善恶之业我应领受。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又,诸比丘!缘何道理,我乃可老者,未超越于老,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耶?

诸比丘!有情之壮年者,则有壮年之憍,醉于其憍而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若屡屡观察此理,则一切壮年之憍可完全断灭,或复减轻。

诸比丘!缘此道理,我乃可应老者,未超越于老,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又,诸比丘!缘何道理,我乃可病者,未超越于病。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耶?

诸比丘!有情之无病者,则有无病之憍,醉于其憍而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若屡屡观察此理,则一切无病之憍可完全断灭,或复减轻。

诸比丘!缘此道理,我乃可病者,未超越于病,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又,诸比丘!缘何道理,我乃可死者,未超越于死,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耶?

诸比丘!有情之命者,则有命之憍,醉于此憍而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若屡屡观察此理,则一切命之憍,即可[完全]断灭,或复减轻。

诸比丘!缘此道理,我乃可死者,未超越于死,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又,诸比丘!缘何道理,我所爱可意之物皆可变亡,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耶?

诸比丘!于有情之所爱,则有欲之欲,染其欲而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语、以意行恶行,若屡屡观察其理,则一切欲之欲可完全断灭,或复减轻。

诸比丘!缘此道理,我所爱可意之物,皆可变亡,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又,诸比丘!缘何道理,我有业,领受业,以业为因,以业为亲缘,以业为归趣,我所造善恶之业应领受,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耶?

诸比丘!于有情有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屡屡观察此理,则一切之恶行者,即可完全断灭,或复减轻。

诸比丘!缘此道理,我有业,领受业,以业为因,以业为亲缘,以业为归趣,我所造善恶之业,我应领受,或女人、或男子、或在家、或出家皆应屡屡观察。

诸比丘!若彼圣弟子有如次之简择:非唯我独自应老、未超越于老,往来死生之一切有情乃应老、未超越于老。[如斯简择]若屡屡观察此理,则[出世之]道乃生。彼即修习、多作其道。彼若修习、多作其道,则[十]结可[完全]断灭,[七]随眠乃能远离。非唯我独自应病、未超越于病,往来死生之一切有情乃应病、未超越于病。若屡屡观察此理,则[出世之]道乃生。彼即修习、多作其道。彼若修习、多作其道,则[十]结可[完全]断灭,[七]随眠乃能远离。非唯我独自应死、未超越于死,往来死生之一切有情,乃应死者、未超越于死。若屡屡观察此理,则[出世之]道乃生。彼即修习、多作其道。彼若修习、多作其道,则[十]结可断灭,[七]随眠乃能远离。非唯我独自所爱可意之物变亡,往来死生之一切有情所爱、可意之物,乃可变亡。若屡屡观察此理,则[出世之]道生。彼即修习、多作其道。彼若修习、多作其道,则[十]结可断灭,[七]随眠乃能远离。非唯我独自有业,领受业,以业为因,以业为亲缘,以业为归趣,我所造善恶之业,

非唯我领受,往来死生之一切有情有业,领受业,以业为因,以业为亲缘,以业为归趣,彼等所造善恶之业,彼等皆领受。若屡屡观察此理,则[出世之]道生。彼即修习、多作其道。彼若修习、多作其道,则[十]结可断灭,[七]随眠乃能远离。”

能定病与老 亦复能定死

有如法规律 是异生厌嫌

如斯法有情 我亦应厌此

于如是之我 此事殊相应

我如斯思惟 了知无依性

无病与壮年 成有命憍者

战胜一切憍 见出家安稳

我发勤精进 望求成涅槃

今我于诸欲 亦无修习欲

可成不退转 果遂罗门行

五十八

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中之重阁讲堂。尔时,世尊于日前分时,着内衣,披衣执钵,为乞食而入毗舍离[城],于毗舍离[城]行乞已,食后而还,入大林中,为昼息而坐于树下。复次,尔时,众多之栗遮毗童子等执搭箭之弓,带领狗群,往右往左徘徊于大林中。见世尊坐于一树下,见已而抛却搭箭之弓,将狗群却退一面,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而各自默然伸手合掌,侍于世尊。尔时,复有栗遮毗摩诃那摩散步于大林中,往右往左徘徊其间,见彼等栗遮毗童子各自默然伸手合掌侍于世尊。见已,而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栗遮毗摩诃那摩乃唱优陀那言:

“跋祇王万岁!跋祇王万岁!”

“摩诃那摩!汝何故如斯言:‘跋祇王万岁!跋祇王万岁!’耶?”

“大德!此等栗遮毗童子甚是放荡、粗野、傲慢。家族所赠之礼物,或有甘蔗、或枣子、或糕点、或麦芽糖、或糖果,皆为彼等夺取而食,夺取而食且蹴贵妇人或少女之背后。彼等今却各自默然伸手合掌而侍于世尊。”

“摩诃那摩!凡为善男子而具有五法者,或刹帝利灌顶王、或承领父祖传下之土地者、或部队之将军者、或聚落之聚落主、或民团之长、或复于各家门中各别为上位者,唯可期待繁荣而不衰退。何等为五?

摩诃那摩!世有善男子,起策精励,流汗,以腕力聚集如法、依德而得之财,恭敬、尊重、崇敬、供养父母。于是,被恭敬、尊重、崇敬、供养父母即以美意而愍念:‘汝获久生,受保护而长寿!’摩诃那摩!为父母所愍念之善男子,唯可期待繁荣而不衰退。

复次,摩诃那摩!有善男子,起策精励,流汗,以腕力聚集如法、依德而得之财,恭敬、尊重、崇敬、供养妻子、奴仆、佣人。于是,被恭敬、尊重、崇敬、供养妻子、奴仆、佣人即以美意而愍念:‘汝获久生,受保护而长寿!’摩诃那摩!为妻子、奴仆、佣人所愍念之善男子,唯可期待繁荣而不衰退。

复次,摩诃那摩!有善男子,起策精励,流汗,以腕力聚集如法、依德而得之财,恭敬、尊重、崇敬、供养比邻与为[自己之]田地作业人。于是,被恭敬、尊重、崇敬、供养之比邻于为[自己之]田地作业之人等即以美意而愍念:‘汝获久生,受保护而长寿!’摩诃那摩!为比邻与为[自己之]田地作业之人等所愍念之善男子,唯可期待繁荣而不衰退。

复次,摩诃那摩!有善男子,起策精励,流汗,以腕力聚集如法、依德而得之财,恭敬、尊重、崇敬、供养接受一切赠品之诸天。于是,被恭敬、尊重、崇敬、供养接受赠品之诸天,即以美意而愍念:‘汝获久生,受保护而长寿!’摩诃那摩!为诸天所愍念之善男子,唯可期待繁荣而不衰退。

复次,摩诃那摩!有善男子,起策精励,流汗,以腕力聚集如法、依德而得之财,恭敬、尊重、崇敬、供养沙门婆罗门。于是,被恭敬、尊重、崇敬、供养之沙门、婆罗门即以美意而愍念:‘汝获久生,受保护而长寿!’摩诃那摩!为沙门婆罗门所愍念之善男子,唯可期待繁荣而不衰退。

摩诃那摩!凡为善男子而具有五法者,或刹帝利灌顶王、或承领祖先传下之土地者、或部队之将军者、或聚落之聚落主、或民团之长、或复于各家门中各别为上位者,唯可期待繁荣而不衰退。”

第(15/59)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致命偏宠,顾少步步诱哄沐潇的三生出狱后,假千金被厉少霸宠独美二婚请柬发ICU,渣前夫拔氧气管抢婚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惊!修仙后,我被系统托管了!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楚枫楚月一长庚剑仙都被宗门废了,宗门有难关我何事?我,不孕不育雌性,开局就暴打兽夫乡村姑爷逆袭路三尸经末世娇女要吃饱,大佬前任求抱抱妻妾同娶:重生后我当场改嫁渣男他爹镇神误会误会加倍!原来我是他的挚爱女帝竟是我电子女友重返九零飒翻天,致富娇妻驯夫忙开局成反派?我强娶未婚妻老祖重生七零,牛马老夫妻弃子宠女七零北大荒:从觉醒空间农场开始一掌拍了作死主播,虎生到达巅峰让你当赘婿,不是让你统一天下双修:我一手执笔,一手执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