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彼文荼王可爱可意夫人跋陀命终,彼即为可爱可意夫人跋陀命终而不沐浴、不涂油、不摄食物、不作业务,昼夜甚爱著于跋陀夫人之遗骸。大德!文荼王如闻具寿那罗陀之法而得拔忧箭,则向文荼王说法为甚幸。”
“披亚卡!对文荼王而言,今正是时。所谓时者,何时亦可。”
时,理财官披亚卡从座而起,问讯具寿那罗陀而右绕已,诣文荼王之处。至已,白文荼王曰:
“大王!具寿那罗陀首肯会面。对王而言,今正是时。所谓时者,何时亦可。”
“若然,亲爱之披亚卡!今驾多善美之车乘!”
“大王!诚然。”理财官之披亚卡答文荼王已,驾多善美之车乘已,白文荼王曰:“大王!王之多善美车乘已驾妥。”
二
尔时,文荼王乘善美之车,与多善美之车乘俱,为面谒具寿那罗陀,以大王之威势,向鸡园之方向前进。凡具车路者,以车代行已,从车而下,徒步进入园内,如是文荼王诣具寿那罗陀之处。至已,问讯具寿那罗陀,坐于一面。具寿那罗陀即告一面坐已之文荼王言:
“大王!或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任何者,亦不能得此等之五处。何等为五?……[乃至]……于世间之中忧愁……[乃至]……如今之我,将欲如何?[参照四十八之二~六]。”
八
作如是语时,文荼王白具寿那罗陀言:
“大德!是为何等之法门耶?”
“大王!是名拔忧箭之法门。”
“大德!呜呼!确已拔除忧箭。大德!呜呼!确已拔除忧箭。大德!我听此法门而得拔除忧箭。”
时,文荼王即告理财官披亚卡而言:
“若此,亲爱之披亚卡!荼毗跋陀夫人之遗骸,而为彼女作塔婆,今,我自今日始可沐浴,又可涂油,可摄食物,又可行业务。”
摄句:
取得、善士、施可爱可意物与等流
圆足、财、处、憍萨罗以及那罗陀
第二之五十
第六 盖品
五十一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于此,世尊向诸比丘言:“诸比丘!”彼等诸比丘乃回答世尊:“大德!”世尊曰: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障、是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何等为五?
三
诸比丘!欲欲者是障、是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诸比丘!瞋者是障、是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诸比丘!惛眠者是障、是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诸比丘!掉悔者是障、是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诸比丘!疑者是障、是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
诸比丘!此等五者是障、是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
四
诸比丘!若比丘不断此等五者之障、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者,于慧无力而羸劣,则或知自利,或知利他,或知俱利,或依人之善行而更能作殊胜之圣性,可作证智见,无有此理。
诸比丘!譬如有山间之川,远流、凌水势、漂物。有人若于其两侧作水道之口。如是,诸比丘!中央之川流乃分散、扩大、分开而不可远流、不可凌水势、不可漂物。正如是,诸比丘!若比丘不断此等五者之障、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者,于慧无力而羸劣,则或知自利,或知利他,或知俱利,或依人之善行而更能作殊胜之圣性,可作证智见,无有此理。
五
诸比丘!若比丘断此等五者之障、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者,于慧有力时,则或可知自利,或可知利他,或可知俱利,或依人之善行而更能作殊胜之圣性,可作证智见,得有此理。
诸比丘!譬如有山间之川,远流、凌水势、漂物。有人若于其两侧闭水道之口。如是,诸比丘!中央之川流即不分散、不扩大、不分开而可远流、可凌水势、又可漂物。正如是,诸比丘!若比丘断是等五者之障、盖,覆蔽其心、衰损其慧者,于慧有力时,则或可知自利,或可知利他,或可知俱利,或依人之善行而更能作殊胜之圣性,可作证智见,得有此理。”
五十二
一
“诸比丘!正说者若说所谓不善聚,可说其为五盖。诸比丘!此之五盖者,乃是纯不善聚。何等为五?
二
即欲欲盖,瞋恚盖,惛眠盖,掉悔盖,疑盖等是。
诸比丘!正说者若说所谓不善聚,可说此等之五盖。诸比丘!此之五盖者,乃是纯不善聚。”
五十三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是勤行支。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信心之比丘,信彼世尊是:应供、正等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者、天人师、觉者、世尊,信如来之菩提。无病、无恼,能成就平等消化,不过冷,不过暖,中庸而堪勤行。无谄、无诳,对于或是[大]师、或是智者、或是同梵行者,如实表示自己。精进而住,以断不善法,圆满具足努力善法,为坚固勇猛,荷负善法而不舍。具慧能决择,正趣苦尽,成就通达生灭之慧。
诸比丘!此等五者,乃是勤行支。”
五十四
一
“诸比丘!此等五时者,乃不堪精勤。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老而朽迈。诸比丘!此乃不堪精勤之第一时。
三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病而为病所制。诸比丘!此乃不堪精勤之第二时。
四
复次,诸比丘!时饥馑而苗稼不稔,乞食难得,不能捃拾遗谷以活命。诸比丘!此乃不堪精勤之第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