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比丘!此等乃五财。何等为五?即:信财、戒财、闻财、舍财、慧财是。又,诸比丘!何等为信财?
二
诸比丘!世间有圣弟子,为有信,信彼之世尊为……乃至……天人师、觉者、世尊,信如来之菩提。诸比丘!是名为信财。又,诸比丘!何等为戒财?
三
诸比丘!世间有圣弟子,远离杀生……乃至……远离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诸比丘!是名为戒财。又,诸比丘!何等为闻财?
四
诸比丘!世间有圣弟子,为多闻……乃至……依见而能通达。诸比丘!是名为闻财。又,诸比丘!何等为舍财?
五
诸比丘!世间有圣弟子,住于家,心无悭吝之垢,放舍,伸手[而施],欣弃于舍,满意于乞者,颁施物使乐。诸比丘!是名为舍财。又,诸比丘!何等为慧财?
六
诸比丘!世间有圣弟子,具慧而作圣之决择,趣尽正苦,成就生与灭之慧。诸比丘!是名为慧财。
诸比丘!此等乃五财。”
于如来之不动信 确立而称赞其人
圣所爱与善良者 持戒于僧伽有信
若为所见正直人 则彼之活命不空
与人则言不贫穷 然于信戒或清净
可精进于法之见 祈念智者之佛教
四十八
一
“诸比丘!或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何者,亦不能得此等之五处。五者为何?
二
或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何者,亦不能得所谓:‘我勿老’之理;……所谓:‘我勿病’之理;……所谓:‘我勿死’之理;……所谓:‘我勿尽’之理;或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何者,亦不能得所谓:‘我勿灭’之理。
三
诸比丘!无闻之异生者老,彼老之时,如是不思择,谓非唯我一人老,反之,有情之往来,凡有死生者,一切有情皆老;复次,我将老之时,可忧、可弱、可愁,可椎胸而号泣,可陷于迷乱,我饮食亦将无味,身色亦可变丑,作业亦将不灵活,又怨敌者可欢,又友朋者可忧。彼将灭时,忧、弱、愁,椎胸而号泣,陷于迷乱。
诸比丘!是名为无闻之异生,为中有喂毒之忧箭,而全自愁恼。
四
复次,诸比丘!无闻之异生,病……死……尽……灭。彼灭时,如是不思择,谓:非唯我一人灭,反之,有情之往来,凡有死生者,一切之有情皆灭;复次,我灭之时,可忧、可弱、可愁,可椎胸而号泣,可陷于迷乱,我饮食亦将无味,身色亦可变丑,作业亦将不灵活,又怨敌者可欢,又友朋者可忧。彼灭之时,忧、弱、愁,椎胸而号泣,陷于迷乱。
诸比丘!是名为无闻之异生,是中有喂毒之忧箭,而全自愁恼。
五
诸比丘!又,具闻之圣弟子亦老,[然]彼将老时,如是思择,谓:非唯我一人老,反之,有情之往来,凡有生死者,一切之有情皆老;复次,我将老之时,可忧、可弱、可愁,可椎胸而号泣,可陷于迷乱,我饮食亦将无味,身色亦变丑,作业亦不灵活,又怨敌者可欢,又友朋者可忧。彼将老之时,不忧、不弱、不愁、不椎胸而号泣,不陷于迷乱。
诸比丘!是名为具闻圣弟子,是已拔除喂毒之忧箭。无闻之异生,于其中而全自愁恼;圣弟子者,则无忧、无箭而全自安稳。
六
复次,诸比丘!具闻之圣弟子亦病……死……尽……灭,[然]彼将灭时,如是思择,谓:非唯我一人灭,反之,有情之往来,凡有生死者,一切之有情皆灭;复次,我灭之时,可忧、可弱、可愁,可椎胸而号泣,可陷于迷乱,我饮食亦将无味,身色亦可变丑,作业亦将不灵活,又怨敌者可欢,又友朋者可忧。彼将灭时,不忧、不弱、不愁,不椎胸而号泣,不陷于迷乱。
诸比丘!是名具闻之圣弟子,是已拔除喂毒之忧箭。无闻之异生,于其中而全自愁恼;圣弟子者,则无忧、无箭而全自安稳。
诸比丘!或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任何者,亦不能得此等之五处。”
所忧愁者于世间 少之利亦不可得
了知人忧与苦痛 又怨敌者可欢悦
决定义知者贤人 遇灾祸而不惊骇
于是则彼敌者苦 睹面与前不改变
赞叹咒文与善说 布施或者自习惯
每次可获得利益 何时亦可励其事
我与余人此利益 若了知不可得者
则不忧堪忍坚业 如今之我欲如何
四十九
一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憍萨罗王波斯匿即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尔时,王之夫人摩利迦命终。时有人即诣憍萨罗王波斯匿之处。至已,近耳而告之曰:“大王!夫人摩利迦命终。”作如斯言时,憍萨罗王波斯匿即苦痛、忧愁、落肩、伏面、沉思、困惑而坐。时,世尊即了知憍萨罗王波斯匿之苦痛、忧愁、落肩、伏面、沉思、困惑,而告憍萨罗王波斯匿曰:
二
“大王!或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任何者,亦不能得此等之五处。何者为五?
或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世间之任何者,亦不能得所谓:‘我勿老’之理……乃至……。
于世间之中忧愁……乃至……如今之我,将欲如何?”[参照前四十八之偈颂]
五十
一
一时,具寿那罗陀住波吒厘子[华氏城]之鸡园。尔时,文荼王夫人————可爱可意跋陀命终。彼即为可爱可意夫人命终而不沐浴、不涂油、不摄食物、不作业务,昼夜甚爱著于跋陀夫人之遗骸。时,文荼王告理财官披亚卡:“亲爱之披亚卡!将跋陀夫人之遗骸纳入铁制之油槽,以专工之铁制槽盛覆,使我等更得永见于跋陀夫人之遗骸。”“大王!唯然。”理财官披亚卡答文荼王已,而将跋陀夫人之遗骸纳入铁制之油槽,以专工之铁槽盛覆。是时,理财官披亚卡谓:“此文荼王可爱可意夫人跋陀命终,彼[王]即为可爱可意夫人命终而不沐浴、不涂油、不摄食物、不作业务,昼夜甚爱著于跋陀夫人之遗骸。文荼王或将亲近沙门、婆罗门,而闻彼之法以得拔忧箭耶?”又,理财官披亚卡谓:“彼之具寿那罗陀住波吒厘子[华氏城]鸡园。复次,对彼之具寿那罗陀,如是善扬称赞之声,[谓:]是智者、贤者、聪明、多闻,美所谈,善辩才,年老且成阿罗汉。若文荼王亲近具寿那罗陀,文荼王将闻具寿那罗陀之法,而得拔忧箭耶?”因此,理财官披亚卡即往诣文荼王所在处,至已而白文荼王:
“大王!彼之具寿那罗陀住波吒厘子[华氏城]鸡园。复次,对彼之具寿那罗陀,如是善扬称赞之声,[谓:]是智者、是贤者、聪明、多闻,美所谈,善辩才,年老且成阿罗汉。复次,若大王亲近具寿那罗陀大王将闻具寿那罗陀之法而得拔忧箭耶?”
“若然,亲爱之披亚卡!告知具寿那罗陀!住于领土内之沙门、婆罗门,如我者乃不能预知而予亲近耶?”
“诚然。大王!”理财官披亚卡答文荼王已,诣具寿那罗陀之处。至已问讯具寿那罗陀,坐于一面。一面坐已之理财官披亚卡白具寿那罗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