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比丘!又,云何有补特伽罗,是盈而闭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着持僧伽梨、衣、钵,[皆]是端正。彼于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趣苦灭道,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者,有补特伽罗,盈而闭者。诸比丘!犹如此瓶之盈而闭者。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诸比丘!有此等四种瓶喻之补特伽罗,存在于世中。”
一百四
一
“诸比丘!此等是四种之湖水。四者为何?
即:浅而见深者,深而见浅者,浅而见浅者,深而见深者是。诸比丘!此等是四种湖水。
二
诸比丘!正是如此,有此应以四湖水为喻之补特伽罗,住于世中。四者为何?
即:浅而见深者,……深而见深者是。
三
诸比丘!又,云何有补特伽罗,是浅而见深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着持僧伽梨、衣、钵,[皆]是端正,彼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此是趣苦灭道,不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者,有补特伽罗是浅而见深。诸比丘!犹如浅而见深之湖水。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四
诸比丘!又,云何有补特伽罗,是深而见浅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着持僧伽梨、衣、钵,[皆]不端正,彼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于此趣苦灭道,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者补特伽罗,是深而见浅。诸比丘!犹如湖水之深而见浅。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五
诸比丘!又,云何有补特伽罗,是浅而见浅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乃至……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乃至于此趣苦灭道,不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者补特伽罗,是浅而见浅。诸比丘!犹如湖水之浅而见浅。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六
诸比丘!又,云何有补特伽罗,是深而见深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乃至……彼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乃至……于此趣苦灭道,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是深而见深。诸比丘!犹如湖水之深而见深。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诸比丘!有此等四种之湖水,应喻补特伽罗,存在于世中。”
一百五
一
“诸比丘!此等是四种之庵罗。四者为何?
即:生而有熟色,熟而有生色,生而有生色,熟而有熟色是。
诸比丘!此等是四种之庵罗。
二
诸比丘!正是如是,有此等四种之庵罗,应喻补特伽罗,存在于世中。四者为何?
即:生而有熟色,熟而有生色,生而有生色,熟而有熟色是。
三
诸比丘!又,云何而有喻补特伽罗,是生而有熟色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乃至……端正,彼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乃至……道,不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补特伽罗,是生而有熟色。诸比丘!犹如庵罗生而有熟色。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四
诸比丘!又,云何有补特伽罗,是熟而有生色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乃至……不端正,彼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乃至……是道,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补特伽罗,是熟而有生色。诸比丘!犹如此种之庵罗,是熟而有生色。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五
诸比丘!又,云何而有补特伽罗,是生而有生色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乃至……不端正,彼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乃至……是道,不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是生而有生色。诸比丘!犹如斯种之庵罗,是生而有生色。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六
诸比丘!又,云何而有补特伽罗,是熟而有熟色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往、来、乃至……端正。彼于此是苦,如实了知……乃至……是道,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之补特伽罗,是熟而有熟色。诸比丘!犹如庵罗之熟而有熟色。诸比丘!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诸比丘!有此等四种之庵罗,应喻补特伽罗,存在于世中。”
一百六
一百七
一
“诸比丘!此等是四种鼠。四者为何?
即:挖穴不住,住穴而不挖,既不挖穴又不住,挖穴而又住。诸比丘!此等是四种鼠。
二
诸比丘!正是如是,有此等之鼠,应喻补特伽罗,存在于世中。四者为何?
即:挖穴而不住,……乃至挖穴而又住。
三
诸比丘!又,云何有补特伽罗,是挖穴而不住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通达:经……乃至……知解本文,彼于此是苦,不如实了知……乃至……不如实了知。诸比丘!如是有补特伽罗,是挖穴而不住。诸比丘!犹如斯鼠之挖穴而不住。我说此补特伽罗,应如是喻。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