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
一
一时,世尊住般涅槃时之拘尸那揭罗(城)末罗族沙罗双树间。世尊于此处,对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则答:“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为一比丘,于佛或于法、或于僧、或于道、或于迹、或于意、或有疑虑而问。诸比丘!及至后来,我等之师,现已不存,如今,不能诣访世尊,勿作此后悔。”作如是语时,彼等诸比丘皆默然。
二
世尊再度向诸比丘言:
“诸比丘!为一比丘,……[乃至]……勿有后悔。”彼等诸比丘再次又复默然。
三
世尊三度告诸比丘言:
“诸比丘!为一比丘,……勿有后悔。”彼等诸比丘,三度默然。
四
时,世尊告诸比丘:
“复次,诸比丘!为尊敬,若不请问于师,诸比丘!同僚应告诸同僚。”作如是语时,彼等比丘默然。
五
时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是希奇!大德!是未曾有!大德!我于诸比丘中相信如是。于诸比丘中,无有一比丘于佛或于法、或于僧、或于道、或于迹、或于意有疑虑。”
六
“阿难!汝由信而语。阿难!如来于此则由智。于此诸比丘中,无有一比丘于佛或于法、或于僧、或于道、或于迹、或于意有疑虑。阿难!此等五百比丘其最后者,得预流,不退堕法、决定、是正觉者。”
七十七
一
“诸比丘!此等之四不思议,无须思惟;思惟于此等者,得狂乱、痛苦。四者为何?
二
诸比丘!诸佛之佛境界,是不思议,无须思惟;思惟此者,得狂乱、苦痛。诸比丘!修定者之定境界,是不思议,无须思惟;思惟此者,得狂乱、苦痛。诸比丘!业异熟是不思议,无须思惟;思惟此者得狂乱、苦痛。诸比丘!世界之思惟是不思议,无须思议;思惟此者得狂乱、苦痛。
诸比丘!此等四种之不思议,无须思惟;思惟此者,得狂乱、苦痛。”
七十八
一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是清净施物。四者为何?
诸比丘!有施物,依施者为净,依受者则非。诸比丘!有施物,依受者为净,依施者则非。诸比丘!有施物,不论依施者或受者,均不净。诸比丘!有施物,不论依施者或受者均净。
二
诸比丘!又,云何有施物,依施者为净,依受者则非耶?
诸比丘!世间有施者,具戒,是善性;受者无戒,是恶性。诸比丘!如是有施物,依施者为净,依受者则非。
三
诸比丘!又,云何有施物,依受者为净,依施者则非耶?
诸比丘!世间有施者,无戒,是恶性;受者具戒,是善性。诸比丘!如是有施物,依受者为净,依施者则非。
四
诸比丘!又,云何有施物,不论依施者、依受者,均不净耶?
诸比丘!世间有施者,无戒,是恶性;有受者,复无戒,是恶性。诸比丘!如是有施物,不论依施者、依受者,均不净。
五
诸比丘!又,云何有施物,不论依施者、依受者,均净耶?
诸比丘!世间有施者,具戒,是善性;有受者,复具戒,是善性。诸比丘!如是有施物,不论依施者、依受者,均是净。
诸比丘!此等四者,是清净施物。”
七十九
一
一时,具寿舍利弗,……乃至……坐于一边之具寿舍利弗,白世尊言:
“大德!有何因,有何缘?一类之人,同营商业而失败?大德!有何因,有何缘?一类之人,同营商业,不如所期?大德!有何因,有何缘?一类之人,同营商业,能如所期?大德!有何因,有何缘?一类之人,同营商业,能超越所期?”
二
“舍利弗!世有一类人,往访沙门或婆罗门已,而令自恣曰:大德!请就需要物开示。彼于自恣处不施物,彼于彼世死,若于此世生存,彼即使如何经商,其商业必将失败。
三
复次,舍利弗!世有一类人,往访沙门或婆罗门已,而令自恣曰:大德!请就需要物开示。彼于自恣却不如预期施物,彼于彼世死,若于此世生存,彼即使如何经营商业,其商业不如所期。
四
复次,舍利弗!世有一类人,往访沙门或婆罗门已,而令自恣曰:大德!请就需要物开示。彼于自恣如预期施物,彼于彼世死,若于此世生存,彼不论如何经营商业,其商业将如所期。
五
复次,舍利弗!世有一类人,往访沙门或婆罗门已,而令自恣曰:大德!请就需要物开示。彼于自恣如预期施物,彼于彼世死,若于此世生存,彼即使如何经营商业,其营业必将超越其所期。
舍利弗!此世有一类人,同营商业,失败是因、是缘。复次,舍利弗!此……经营不如所期是因、是缘。舍利弗!此……经营如所预期是因、是缘。复次,舍利弗!此世有一类人,同营商业,超越其所期是因、是缘。”
八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