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贪、蛇、提婆达多、勤及非法。
第三 无戏论品
七十一
一
“诸比丘!成就四法之比丘,行无戏论道:又,彼为漏尽,决定圆满。四者为何?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具戒、多闻、发精进、有慧。
诸比丘!成就此等四法之比丘,行无戏论道;又,彼为漏尽,决定圆满。”
七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四法之比丘,行无戏论道;又,彼为漏尽,决定圆满。四者为何?
二
即:出离寻、无恚寻、不害寻、正见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四法之比丘,行无戏论道;又,彼为漏尽,决定圆满。”
七十三
一
“诸比丘!成就此四法者,当知是不善士,四者为何?
诸比丘!世有不善士,于他人之不德,不问即暴露,何况于问耶?
复次,被询问不细查,不遗漏、不踌躇,尽述他人之不德。诸比丘!当知,彼是不善士。
二
复次,诸比丘!不善士,于他人之德,纵然有问,不显露,何况不问耶?
复再,被询问,简漏而踌躇,于他人之德不愿承认,简略而语。诸比丘!当知彼是不善士。
三
复次诸比丘!不善士于己不德,纵然有问,不显露,何况不问耶?
复再,被询问,简漏而踌躇,于己不德不愿承认,简略而语。诸比丘!当知彼是不善士。
四
复次,诸比丘!不善士于己之德,不问即显露,何况于问耶?
复再,被询问,不遗漏、不踌躇,于己德充分、详评尽而语。诸比丘!应知彼是不善士。
诸比丘!若成就此等四法,应知是不善士。
五
诸比丘!若成就此四法者,当知此是善士。四者为何?
诸比丘!世间有善士,于他人不德,纵问亦不暴露,何况不问耶?
复再,被询问,漏而踌躇,于他人之不德,不愿详述,简略而语。
诸比丘!当知彼是善士。
六
复次,诸比丘!善士于他人德,虽不问亦显露,何况于问耶?
复再,被询问,不遗漏、不踌躇,于他人德愿承认、详尽而语。诸比丘!当知彼是善士。
七
复次诸比丘!善士于己之不德,不问亦显露,何况于问耶?
复再,被询问,不遗漏、不踌躇,于己不德充分、评尽而语。诸比丘!当知彼是善士。
八
复次,诸比丘!善士于己德,纵问亦不显露,何况不问耶?
复再,被询问,简漏而踌躇,不愿充分、详尽语己德。诸比丘!当知彼是善士。
诸比丘!若成就此等之四法,应知是善士。
九
诸比丘!譬喻娶进养女,或昼或夜之时,于养母或养父或丈夫,乃至奴仆或劳作佣人,彼之坚强与惭愧,现前即有;及至后来,彼为共住,为信赖,不论于养母或养父或丈夫,均将离去,不知其去处,如是所说,正是如此。诸比丘!世有一类比丘,出家趋于非家,或昼或夜之时,对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守园人或新学沙弥,彼之坚强与惭愧,现前即有;及至后来,彼为共住,为信赖,即使是轨范师或亲教师亦应离去,不知其去处,作如是说。
一〇
诸比丘!故应如是学。谓:我今当以如过门养女之心而住。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七十四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是第一。四者为何?
即:戒第一、定第一、慧第一、解脱第一是。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是第一。”
七十五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是第一。四者为何?
即:色第一、受第一、想第一、有第一是。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