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六
云何其时有无痴?其时有所有之慧、智慧……乃至[三四]……无痴、择法、正见————是为其时有无痴。
是等为“其时有三因”。
一〇七
云何其时有一触?其时有所有之触、接触、等触、已等触性————是为“其时有一触”。[自本项至一一一项止参阅第二乃至六项]
一〇八
云何其时有一受?其时有所有之心悦、心乐、心触、所生悦乐之已受、心触所生悦乐之受————是为“其时有一受。”
一〇九
云何其时有一想?其时有所有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为“其时有一想。”
一一〇
云何其时有一思?其时有所有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为“其时有一思。”
一一一
云何其时有一心?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意处、意根、识、识蕴、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一心。”
一一二
云何其时有一受蕴?其时有所有之心悦、心乐、心触所生悦乐之已受、心触所生悦乐之受————是为“其时有一受蕴。”[自本项至一一五项止参阅第六〇乃至六三项]
一一三
云何其时有一想蕴?其时有所有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为“其时有一想蕴。”
一一四
云何其时有一行蕴?其时有所有之触、受、寻、伺、喜、心一境性、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正定,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力、愧力、无贪、无瞋、无痴、无贪欲、无瞋恚、正见、惭、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性、心轻性、身软性、心软性、身适应性、心适应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念、正知、止、观、勤励、不散乱,其时除受蕴、想蕴、识蕴或又有他缘已生无色之诸法————是为“其时有一行蕴。”
一一五
云何其时有一识蕴?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及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一识蕴。”
一一六
云何其时有一意处?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及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一意处。”[参阅第六五项]
一一七
云何其时有一意根?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及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一意根。”[参阅第六五项]
一一八
云何其时有一意识界?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及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一意识界。”[参阅第六五项]
一一九
云何其时有一法处?即受蕴、想蕴、行蕴————是为“其时有一法处。”[本项及次项参阅第六六项]
一二〇
云何其时有一法界?即受蕴、想蕴、行蕴————是为“其时有一法界。”
其时或又有他缘已生无色之诸法————是等为善法。
分段[终]
一二一
其时更有诸法、识蕴、诸处、诸界、诸食、诸根、静虑、道、诸力、诸因、触、受、想、思、心、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意处、意根、意识界、法处、法界,其时或又有他缘已生无色之诸法————是等为善法。
一二二
云何其时有诸法?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等为“其时有诸法。”
一二三
云何其时有诸蕴?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等为“其时有诸蕴。”
一二四
云何其时有诸处?即意处、法处————是等为“其时有诸处。”[自本项至第一四五项止参阅第六四、六七、七〇、七四、八三、八九、九五、一〇三项]
一二五
云何其时有诸界?即意识界、法界————是等为“其时有诸界。”
一二六
云何其时有诸食?即触食、意思食、识食————是等为“其时有诸食。”
一二七
云何其时有诸根?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是等为“其时有诸根。”
一二八
云何其时有静虑?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等为“其时有静虑。”
一二九
云何其时有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正定————是等为“其时有道。”
一三〇
云何其时有诸力?即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力、愧力————是为“其时有诸力。”
一三一
云何其时有诸因?即无贪、无瞋、无痴————是为“其时有诸因。”
一三二~一四五 [同于一〇七~一二〇]……乃至……有触、受、想、思、心、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意处、意根、识界、法处、法界,于其时所有之或又有他缘已生无色之诸法————是等为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