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其时有观?其时有所有之慧、智慧、择、思择、择法、解了、近察、各察、聪睿、善巧、审悉、审察、思、近解、睿智、怜利、遍察、观、正知、导慧、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宫殿、慧明、慧现、慧光、慧宝、无痴、择法、正见————是为“其时有观。”
五六
云何其时有勤励?其时有所有心之发勤、精勤、勇猛、专心、策励、勤、努力、气力、坚心、勇猛不弛缓性、志欲不弃性、不弃勤爱、勤爱努力、精进、精进根、精进力、正策励————是为“其时有勤励。”
五七
云何其时有不散乱?其时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乱、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为“其时有不散乱。”
或其时又有他缘已生之无色法。是等为善法。
句分别竟
第一诵终
五八
其时更有四蕴、二处、二界、三食、八根、五支静虑、五支道、七力、三因,有一触、一受、一想、一思、一心、一受蕴、一想蕴、一行蕴、一识蕴、一意处、一意根、一意识界、一法处、一法界,或其时又有他缘已生之无色法。是等为善法。
五九
云何其时有四蕴?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六〇
云何其时有受蕴?其时有所有之心悦、心乐、心触所生悦乐之已受、心触所生悦乐之受————是为其时有受蕴。
六一
云何其时有想蕴?其时有所有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为其时有想蕴。
六二
云何其时有行蕴?其时有触、思、寻、伺、喜、心一境性,有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力、愧力、无贪、无瞋、无痴、无贪欲、无瞋恚、正见、惭、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性、心轻性、身软性、心软性、身适应性、心适应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念、正知、止、观、勤励、不散乱,又其时除受蕴、想蕴、识蕴或又有他缘已生之无色诸法。是为其时有行蕴。
六三
云何其时有识蕴?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处、意根、识、识蕴以及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识蕴。[参照第六项]
是等为“其时有四蕴”。
六四
云何其时有二处?即意处、法处。
六五
云何其时有意处?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处、意根、识、识蕴以及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意处。
六六
云何其时有法处?即受蕴、想蕴、行蕴————是为其时有法处。
是等“其时有二处”。
六七
云何其时有二界?即意识界、法界。
六八
云何其时有意识界?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处、意根、识、识蕴以及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意识界。[参照第六.六三.六五项]
六九
云何其时有法界?即受蕴、想蕴、行蕴————是为其时有法界。
是等“其时有二界”。
七〇
云何其时有三食?即触食、意思食、识食。
七一
云何其时有触食?其时有所有之触、接触、等触、已等触性————是为其时有触食。[参照第二项]
七二
云何其时有意思食?其时有所有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为其时有意思食。[参照第五项]
七三
云何其时有识食?其时有所有之心、意、故意、坚实心、净意、意处、意根、识、识蕴及相应之意识界————是为其时有识食。[参照第六三项等]
是等为“其时有三食”。
七四
云何其时有八根?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
七五
云何其时有信根?其时有所有之信、确信、善解、现前信、信、信根、信力————是为其时有信根。[自本项至八二项止参照第一二乃至一九项]
七六
云何其时有进根?其时有所有心之发勤、精勤、勇猛、专心、策励、勤、努力、气力、坚忍、勇猛不弛缓性、志欲不弃性、不弃勤爱、勤爱努力、精进、精进根、精进力、正策励————是为其时有进根。
七七
云何其时有念根?其时有所有之念、随念、专念、念、忆念性、忆持性、不浮游性、不忘性、念、念根、念力、正念————是为其时有念根。
七八
云何其时有定根?其时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乱、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为其时有定根。
七九
云何其时有慧根?其时有所有之慧、智慧、择、思择、择法、解了、近察、各察、聪睿、善巧、审悉、审察、思、近解、睿智、怜利、遍察、观、正知、导慧、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宫殿、慧明、慧现、慧光、慧宝、无痴、择法、正见————是为其时有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