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汝问利与法 应知三婆婆
二四
婆罗门!恰如欢乐月 处于夏季中
为有树与花 美胜他诸月
二五
如是虽年幼 已得应之智
不问三婆婆 勿侮彼年幼
婆罗门!汝问利与法 应知三婆婆
二六
婆罗门!恰如树木掩 鬼神群栖家
有雪香醉山 天药送光香
二七
如是虽年幼 已得应之智
不问三婆婆 勿侮彼年幼
婆罗门!汝问利与法 应知三婆婆
二八
婆罗门!华鬘如灯心 誉高如烧林
不知饥饱事 如引里裳裾
二九
若人食醍醐 烟旗高如云
虽有最上林 亦易为烧尽
取灯多火薪 如夜山顶辉
三〇
如是虽年幼 已得应之智
不问三婆婆 勿侮彼年幼
婆罗门!汝问利与法 应知三婆婆
三一
依速知良马 依荷知驮牛
依乳知乳牛 依语知贤者
三二
如是虽年幼 已得应之智
不问三婆婆 勿侮彼年幼
婆罗门!汝问利与法 应知三婆婆
如是桑伽雅称颂三婆婆时,苏奇拉他自思:“予且发问,听其回答。”彼问:“然则汝弟现居何处?”于是彼开窗伸手指示云:“彼于馆前之街路上与儿童等游戏,彼面如金色之子,彼即为予之弟。请往其侧,向彼询问,彼将如佛之善答汝之疑问。”苏奇罗陀闻彼之言,出馆往少年之侧。不知何时,彼少年脱去衣着挂于肩上,两手拾土而站立。
佛为说明此意,唱偈曰:
三三
巴拉多瓦伽 来至少年前
此大婆罗门 见彼家外戏
大士见婆罗门来至自己之前站立,问曰:“尊公!有何事前来?”彼答:“三婆婆!予巡回步旅阎浮提中,无人能达予所提出之问题。”大士自思:“彼有全阎浮提不能解决之疑问,于是来至予处,予当竭尽智力为之解开。”于是自觉惭愧,拂去手中尘埃,由肩去下着物附身:“汝请质问,婆罗门!予将如佛世尊之状,善答于汝。”彼如一切知者之举动。于是婆罗门以偈询问曰:
三四
拘楼后裔誉高王 遣我使者来问道
彼问利与法二者 财胜王作如是云
利法二者我问汝 三婆婆!我今问汝汝答我
彼所问之疑问,对三婆婆而言,如中天所悬之满月,清楚而明了,于是向彼言曰:“如是请听。”彼答法施之问题而唱偈曰:
三五
犹如善巧人 我实为汝说
不问行不行 王应善知此
三婆婆立街道上,以如蜜之音声说法之时,其音声扩及于全波罗奈市十二由旬。尔时王、副王及其他一切诸人皆集合前来,大士于多数人等当中进行说法。
如是依此偈可知质问之言,今彼继续语法施之问题:
三六
苏奇罗陀!王若问利法 今日与明日
无有相同者 王起把握时
三七
苏奇罗陀!王若问利法 唯答分内事
不可如愚人 慎勿奉邪道
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