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为超己事 亦勿行非法
勿渡非渡场 勿牵无益事
三九
刹帝利种王 能知此等事
国势常增盛 如月白分中
四〇
可为亲族爱 光辉朋友间
智者身灭后 可生至天界
如是,大士如升空之月,如佛之熟达,彼答婆罗门之质问。多数之人等同声喊叫、拍手,扬起千度万岁之呼声,振起衣着,弹指投以指饰及其他之饰物,如是所投之财宝,升至千万。王亦欢喜,授彼以大荣誉。苏奇罗陀亦向大士奉上千金之璎珞,于黄金薄板以天然生朱色书写疑问之答案,回归因陀罗波罗萨多市语王法施之事。王善保其法,登天上界。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佛言:“汝等比丘!如来非自今始,前生亦为优良之疑问解答者。”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大财胜王是阿难,苏奇罗陀是阿那律,郁头兰是迦叶,巴陀罗伽拉是目犍连,桑伽雅少年是舍利弗,三婆婆贤者即是我。”
五一六 大猿本生谭
[菩萨=猿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于提婆达多投石所作之谈话。即彼使弓师由其后向佛投石,比丘等言提婆达多之恶口,佛言:“汝等比丘!提婆达多非自今始,前生即向予投石。”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与王于波罗奈治国时,迦尸村有一百姓婆罗门耕田后放牛,开始为整理锹锄工作。牛等往某林薮中吃食树叶,渐次逃入森林之中。婆罗门于须牛之时,放下锹锄,寻牛不见;悬心搜查,入森林中,各处徘徊,遂来至雪山。彼不知方向,七日之间无食物而彷徨。彼见一镇头迦树而攀登食其果实,足下踏滑,落于六十肘之奈落谷底,于其处经过十日。
尔时菩萨生于猿之种族,食各种果实见彼,积石为踏足之处,将此男引上悬崖。然彼乘猿熟睡之时,欲以石碎猿之头,大士知其行为,跳跃至树上:“君往下行,予以树枝之端传递,教君之出路。”大士使彼男由森林脱出登路,自己则向山麓而隐其姿。
此男对大士犯罪,患得癞病,成为此世之人间饿鬼;彼七年间为痛苦所恼,彷徨步履之中,入波罗奈蜜伽奇拉苑,于栅间扩展芭蕉之叶,颠狂痛苦而卧。尔时波罗奈王往苑中于各处巡回散步,见彼问曰:“汝为何人,汝因何而受苦?”彼向王全部详细谈称经过。
为说明此意,佛曰:
一
波罗奈之王 国土增大者
诸臣友为伴 来至王苑中
二
癞病婆罗门 肌肤现白斑
浆疱天树花 瘦脉管露出
三
姿容实可哀 见彼沈苦难
王心起怖畏 为何夜叉者
四
汝之手足白 汝之头更白
身体有斑纹 汝之癞疾多
五
汝之脊凹凸 有如锤排列
汝之手足黑 痀瘘且有节
世间如是人 予曾未得见
六
足颤涂尘土 瘦脉管突现
饥饿身枯萎 汝由何处来
七
丑陋不美观 色恶姿容怖
汝虽有生母 亦不愿见汝
八
前生为何业 无故杀何人
汝为何邪业 遭遇此苦难
其次为婆罗门所唱之偈:
九
实则我语汝 语物如巧者
贤者于此世 称我真实语
一〇
探牛独徘徊 道暗速入林
种种象往来 广漠荒林中
一一
猛兽起徘徊 迷林不得出
烦恼饥与渴 彷徨逾七日
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