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为世界主 我生优于彼
大臣闻彼之语,归向国王申述其由,国王自思:“彼若不来,任何事只得停止。”遂噤口不言。帝释再于午夜中,前来立于空中问曰:“大王!贵君已招多毛迦叶行牺牲祭耶?”国王答曰:“招之不来。”帝释云:“大王!贵君可盛装王之王女羌达瓦蒂,使萨羿哈伴去,告谓:‘若汝往行牺牲祭,国王将此王女与汝。’彼对王女生爱着心,必可前来。”国王同意:“予依言照办。”翌日,萨羿哈伴随王女送去。萨羿哈伴王女赴迦叶前会见,亲切交谈后,使美如天女之王女与之对面,彼则于一方等待而立。彼未守护根见王女,见而同时生爱着心,失去禅定。大臣知彼已失于爱着心,谓曰:“圣仙!若汝自往行牺牲祭,国王对汝,将以王女与汝为妻。”彼因烦恼颤抖而问曰:“国王与予王女耶?”大臣答:“若汝自身前往施行,国王能与王女。”彼云:“甚善,予当照办,如得此王女,将往行牺牲祭。”于是束发为仙人之姿,伴王女乘盛装之车赴波罗奈。
国王闻仙人来,设牺牲兽之系留坑,实施一切准备。国王见仙人来,语之曰:“若卿行牺牲祭,则予相等于因陀罗;牺牲祭终时,则予与女于卿。”迦叶同意:“谨遵王命。”翌日,国王率迦叶与羌达瓦蒂一同赴牺牲兽之系留坑,其处并列象马牡牛等一切四足兽,迦叶开始着手杀戮一切之兽以供牺牲,集于现场庶民见迦叶,语之曰:“多毛迦叶!汝之此举为不适当不适合之事,汝何以行如斯之事?”于是悲伤说次之二偈:
六
月有力而日有力 沙门婆罗门有力
大海潮时更有力 妇人之力胜诸力
七
盖为羌达瓦蒂女 为王繁荣与汝语
不见迦叶苦行者 竟为得女行供牺
尔时迦叶为行牺牲祭自思:“予先击杀牺牲象之颈。”于是举起宝剑,象见此为死之恐怖所吓,举大声悲鸣,其他象、马、牡牛闻其叫声,亦为死之恐怖而叫,庶民等亦同等举起叫声。迦叶闻此大叫之声,催动悲情,眺望自身之束发,尔时于迦叶之眼中映现束发,须髯及胸腹之毛,彼生悔恨之念云:“予犯不适合之罪。”为表明感情,说第八之偈:
八
因望王女之情怀 予由爱欲为残忍
予今探求此根源 断除系缚之贪爱
尔时国王向彼云:“吾友!勿恐。予与汝王女、王国并七宝,汝速行供牺。”迦叶闻其言曰:“大王!予早已不望彼之烦恼。”于是说最后之偈:
九
予咒世界多爱欲 国王!苦行优于五官欲
我舍爱欲修苦行 王国王女汝应有
彼如此说毕,心专注于遍业处,得一旦失去之超自然力,于虚空结跏趺坐,为国王说法劝云:“王应向解脱之道前进,破坏牺牲兽之系留坑。”使国王向一般庶民与无畏施。如是不顾国王之留住,彼由虚空飞行,向自己之住所而去。其后,彼一生涯行梵住,遂成受生梵天世界之身。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四谛之理————说四谛竟,此为爱欲所恼之比丘得阿罗汉位————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萨羿哈大臣是舍利弗,多毛迦叶即是我。”
四三四 鸳鸯本生谭
[菩萨=鸳鸯]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贪欲之比丘所作之谈话。根据传说,彼其贪欲,贪比丘日常之使用品,放弃阿阇梨及和尚之义务,朝起入舍卫城于毗舍佉之家,一同饮美味之粥与几多之食物,昼间更食种种好味之粳米、肉、饭。于此仍不满足,更由此访问如小给孤独,拘萨罗王所说种种之家。
某日,对此比丘贪欲之事,于法堂开始谈论。佛来法堂问曰:“汝等比丘!汝等为何语坐于此处?”彼等答:“如是如是之语。”佛唤彼比丘近前问曰:“闻汝贪欲,是为真实耶?”比丘答:“是为真实。”佛言:“比丘!汝何故为贪欲耶?汝前生即为贪欲,于波罗奈对食象之尸体犹不满足,更由彼处出发往恒河之岸居住,最终遂入雪山。”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之都,梵与王治国时,有一只贪欲之乌,于波罗奈食象之尸肉等徘徊而不满足,彼云:“往恒河之岸食鱼之脂。”往赴其处食死鱼,住二三日,其后更入雪山食诸种类之果实,其后更又达到住鱼鳖众多之大莲池。见于彼处有二鸳鸯食水草青苔而住,彼思:“此鸟具非常美丽之色,现为幸福之生活,彼等之食物亦必为佳味。予将探问彼等之食物为何?如与彼食同等之食物,自己亦将成为金色。”于是往彼等之居所而行,为亲切之交谈,栖于枝之一端,赞美彼等说最初之偈:
一
二鸟相并乐彷徨 我问金色之衣鸟
鸟!于人人间被赏赞 何种之鸟善告我
鸳鸯闻此说第二之偈:
二
鸟!人人皆来赞我等 乐住鸳鸯为赏赞
鸟类崇贵幸福者 彷徨池面无恐怖
乌闻此说第三之偈:
三
鸳鸯!汝等于池面 如何食果实
肉由何处来 求来为食耶?
汝如何得食 崇高有如是
诸种力与色 使汝如此优
于是鸳鸯说第四之偈:
四
乌!我等于此池 更未食果实
我等由何处 得以求肉食?
除去烂树皮 即食青苔草
不为口腹欲 身不犯恶行
尔后乌说次之二偈:
五
鸳鸯!汝等所语者 悉皆悖我心
我思汝美丽 食物必甚佳
至今我考虑 与前为相异
然则我心中 忽焉现疑念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