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心所欲者 皆可向我求
七
我今无他愿 惟见枯木生
叶茂果多熟 得宝如贫者
心悦我眺望 再三与再四
八
帝释赍甘露 灌溉此枯木
树枝忽繁茂 快速凉荫生
九
眺得多果实 我悦实无限
帝释之一族 为我降幸福
一〇
鹦鹉愿如意 帝释再生实
伴妻去彼处 回归喜林苑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帝释是阿那律,鹦鹉之王即是我。”
四三一 哈利达仙本生谭
[菩萨=仙人]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心乱之比丘所作之谈话。彼比丘见一盛装之妇人而心乱,使指爪与毛发伸长,希望还归俗人,于是彼为阿阇梨及和尚相伴,强制带往佛前时,佛向彼比丘问曰:“闻汝心乱,是为真实耶?”彼答云:“世尊!是为真实。”佛问:“因何故耶?”彼答:“见盛装妇人而起烦恼。”佛言:“汝比丘!烦恼破坏德行,使人无气力,生于奈落。此烦恼必定使汝恼乱,何以故?袭击须弥山之风,运去一枯叶,乃无忝于耻也,然为此烦恼,随顺智慧而行,既得五通,得八等至净行之大德,亦有不能保心之统一而失去禅定。”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之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某村有八亿金财产之婆罗门家。彼之颜色为黄金色,人人称以金肤童子之名。彼生长后,于得叉尸罗受教育,养家族,及父母死,管理财产。彼心中自思:“财产虽然存在,而制作财产之人则已不存在,予面临死时,必被粉碎而终。”彼为死之恐怖所震起,以诺大财产与人,入雪山为遁世生活。七日间即逮得神通与等至。于彼处所,长久期间居住,食森林树根与果食,支持身命。
某时,彼为求盐与酢而下山,其后,达波罗奈,于国王之御苑一泊。翌日,于波罗奈行托钵,达宫城之门。国王见彼起归依心,呼彼近前,而揭橥白天盖使彼坐于国王长椅之上,劝彼食以优美好味之食物。此比丘述礼以辞之时,国王心中感觉更为满足,向彼问曰:“贵师往何处去?”彼答:“大王!予搜寻雨期之住所。”王云:“甚善!予敬知之。”朝食终了后,国王伴彼赴御苑,为彼于其处建造昼夜之住居,规定御苑之守卫为其侍者,如是国王向彼解释后离彼处而去。此大德其后常于宫城为食事,十二年间住于其处。
某日,国王于镇压国境叛乱而出发之际,向后云:“汝须照顾为我等福田之彼人。”王将照料大德之事托付于王后出征而去,自此以来,王后亲自向大德劝进食事。某日,王后准备食事完毕,但大德迟而未到,自己以香汤沐浴完毕,着柔软衣裳,开窗风凉身体,横卧于寝台之上。此大德是日稍迟,着上下之衣,手持钵由空中飞至,达到窗边;王后闻彼树皮制衣之折音,立即站起,其衣裳由身体滑落时,王后之美姿映入大德之眼中,于是彼之心中长达贰百千俱胝年月间所隐藏之烦恼,恰如箱中蛇之抬头,禅定忽然消失,彼心不能保持统一,立即进前执王后之手,于是二人立即放下窗帘。彼与王后行不义后,食事终了,回归御苑。自此以后,日日返复非行。
彼与王后之非行,传遍全市。大臣等向国王致书,告王曰:“哈利达仙人为此不义之行迹。”国王自思:“彼等思欲离间我等,而为如此之言。”不与置信。其后国王平定叛乱,归波罗奈,队伍行列整齐巡行市之周围,然后来至王后前问曰:“闻汝与仙人哈利达有不义之行,是为真实?”王后答:“是为真实。”虽然如此,国王仍不置信。国王自思:“如是予将亲向仙人质问。”王往御苑,会见之后,坐于一方,以第一之偈质问:
一
予闻婆罗门之言 彼哈利达耽爱欲
然则何处有虚报 尊师必为清净身
仙人闻此,心中自思:“予若答以未耽享乐,国王必信予言。然此世界除真实无确切之依所,弃真实之人,如何坐菩提树处?即不能成就菩提。予必须语以真实。”仙人决心不可破戒。原以菩萨依场合于五戒之中,虽有破杀生、偷盗、邪淫、饮酒之戒,但妄语————妄语破事物之条理、与虚伪为伴侣————此戒决不可破。因此仙人为语真实说第二之偈:
二
大王!大王闻风说 不伪乃真实
五欲使心暗 迷入不正路
国王闻此说第三之偈:
三
思惟善事锐智慧 如何如此亡失去
心中燃起爱欲火 如何之力不得镇?
于是哈利达仙人说示烦恼之力,说第四之偈:
四
大王!于此之世间 有四强烦恼
贪瞋憍与痴 智慧光昙闇
国王闻此说第五之偈:
五
行净戒律坚 哈利达圣仙
博学为贤者 来此受敬仕
其次哈利达仙人说第六之偈:
六
恶念伴爱欲 相遇甚不幸
贤仙乐法德 忽焉迷岐路
于是国王劝彼舍离烦恼,说第七之偈:
七
身体所生烦恼现 污染汝之美心姿
汝舍离此有上幸 人皆认知汝贤人
于是大德再得心之统一力,观察爱欲之灾害,说第八之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