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盛衰舍弃友 常念友人真与善
四
鹅鸟!如是我亦尽亲善 树为我亲亦友人
知树破灭我愿生 如此舍弃何得为
帝释闻彼之言,甚为满足,对彼赞赏后,欲赐彼物,而说次之二偈:
五
善哉!汝之友情与爱情 我今善得闻此语
汝今如此尊友情 贤者必可与赏赞
六
汝鸟鹦鹉请谛听 我今与汝以赐物
汝有心中所欲者 任何皆可向我求
鹦鹉之王闻此,选择赐物而说第七之偈:
七
鹅鸟!若汝与赐物 再使此树活
树枝出果实 结实成累累
甘果连繁荣 美事映光辉
于是帝释与彼赐物而说第八之偈:
八
吾友!汝见尊果树之姿 树枝出生多果实
优昙波罗汝可住 甘果连连美映辉
帝释说此终了,弃鹅鸟之姿,彼等夫妻现神通力,由恒河以手掬水,注入优昙波罗树之干上,尔时树之枝干忽然茂盛,生甘味之果实,露出如意宝山之状,美丽荣辉。鹦鹉之王见此,心中喜悦,赞赏帝释而说第九之偈:
九
眺得果实多 我心无限悦
帝释之一族 为我降幸福
帝释与鹦鹉赐物,使优昙波罗生出美丽果实后,连同帝妻须闇,回归自己住所。
对此说话,佛现等觉者说最后增添之偈:
一〇
鹦鹉愿如意 帝释再生实
伴妻贤能去 回归喜林苑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佛言:“汝比丘!昔之贤人生为畜生,尚无贪欲之心,然汝于如斯解脱之道出家,何故不弃贪欲之心耶?汝须早往此处所住居。”佛命令彼,并对彼说业处之禅定法。————彼比丘立即赴森林,行观法,得阿罗汉位————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帝释是阿那律,鹦鹉之王即是我。”
四三〇 小鹦鹉本生谭
[菩萨=鹦鹉]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律藏中之毗兰若品所作之谈话。佛于毗兰若渡过雨期,其后到达舍卫城时,比丘等集合于法堂,开始谈论:“诸位法友!如来为王族,又为佛,具大神通力,受毗兰若之一婆罗门招待。三月间佛滞留之当时,彼婆罗门或为恶魔入窍所宿,由彼竟未受一日之招待,然佛舍弃贪欲之所为,三月之间,只以少量之水与植物根之粉末支持生命而决不赴他处。如来如何以寡欲而为满足者耶?”时佛来问曰:“汝等比丘!汝等今坐此处为何语耶?”彼等答曰:“如是如是之语。”佛言:“汝等比丘!如来今弃贪欲之法,无何不可思议,如来于前生生为畜生时,尚弃贪欲之法。”佛为说过去之事。其详细情形与前揭示者同。
主分
一
绿叶蔽诸树 数多果实熟
何故汝鹦鹉 有心乐枯木?
二
我等多年间 栖树食果实
今虽无果实 友情不能变
三
此树今果枯 无叶亦无实
鸟离此树去 何故汝责求?
四
彼等慕树果 无果离树去
彼等鸟类愚 只敏于自利
五
善哉!友情与爱情 予善得此语
如是尊友情 贤者必赏赞
六
鹦鹉汝善鸟 我今与赐物